网评情缘|做东南网的忠实粉丝和铁杆作者
| 2021-10-18 09:23: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
时光如梭,眨眼间接触网络评论已经10余年。若说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则新闻评论就堪为有形的意见。还曾记得,最早接触新闻评论这种题材是在《人民日报》,当时被一篇评论员文章所深深吸引。短、实、快的新闻评论,迅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从《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开始,连着读了很多篇评论文章,慢慢地也开始尝试着写。 刚入道,摸不着头绪,写的稿子经常发不出来。还记得很清楚,20块钱的约稿都常常中不了。这个时候,在朋友劝说下停了下来,开始看别人写的稿件。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看到了东南网刊载的一些稿件。当时,东南网评论专栏《西岸时评》在评论圈颇有名气。其刊载的一些文章,旗帜鲜明、针砭时弊、文风清新,在网络评论中可谓独树一帜。尤其是东南网评论频道的《晶艳周刊》,里面很多好文章读来让人受益匪浅。在静下心来读了很多文章之后,慢慢地找到了思路,发现了评论写作的“诀窍”。于是,又开始拿起了笔,给报纸和网络写稿。慢慢地,稿件开始被一些媒体采用了。 真正与东南网结缘,是因为《撸起袖子加油干,携手共建新福建》这篇文章。当时,在读了《西岸时评》多年后,终于结识了东南网孙编辑。2017年1月17日,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正式开幕。这一天,孙编辑向我约稿。由于是第一次约稿,孙编辑提了很多细致的要求,让我深感“压力山大”。还曾记得,当时孙编辑特别强调,评论稿件一定要耐看,要有深度有思想,决不能泛泛而谈。她以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经验为例,勉励我要精心、用心与诚心,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勤动笔,努力写好每一篇评论稿件。孙编辑的话语,让我更加坚定了写作的信心。 后来,憋了老半天,把写的稿件发过去后,孙编辑又不厌其烦地予以润色,最终稿件刊发后还获得了福建政协好新闻奖。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付出终有收获。在评论写作方面,让我更加清楚了选题的重要性。毕竟在这个资讯共享的时代,只有选好主题文章才会有价值,也才会有受众。事实上,有时一些独特的“小新闻”,往往会引来超高的关注率。当然,稿件决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接地气聚灵气,以亲切的面孔、真切的语言来赢得读者共鸣。在这之后,和东南网缘分越来越深。在孙编辑的鼓励下,也给东南网写了一些稿件,成为了东南网的忠实粉丝和铁杆作者。 感谢孙编辑,也希望东南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打造深入人心、贴近事实的新闻平台,为开创新时代新福建发展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祝东南网越办越好!(杨飞) |
相关阅读: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