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弘扬“福”文化 呼唤闽式生活出圈

2022-02-15 22:07:06 作者:游孙权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汉字魅力独具,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概没有比“福”更恰当的字眼了。与“福”字内涵相契相合、相融相通,新时代福建高扬福星高照、福佑中华的主题,倡导和推广闽式生活方式,并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广,可谓欣逢其时、条件俱佳。

福建乃福地,福来福往、福建见福。福建、福州、福清、福安、福鼎等地名,反映的是老百姓所念所盼。福建物产、景观与文化资源荟萃山海之精华,可以让人们尽享口福、大饱眼福、怡情悦性。福建气候宜人,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可谓福人居福地、招徕福人游。虎年虎福寓吉祥,立足推动中华传统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和推广丰富多彩、静雅闲适、康健喜悦、尚美向上的闽式生活,让福文化更加可知可感、可行可融。

(一)

闽式生活体现在舌尖上,吃闽菜、品闽茶,带给人们的是烟火之境的味蕾享受。

中国味、东方美食闻名天下,吃中国菜在全世界被捧作人生幸福的标配之一。中国菜有所谓十大菜系、八大菜系之说,闽菜都在其列。闽菜不仅山珍海味食材丰饶、烹饪调制技法多样、名师大厨代代相传、经典菜品名小吃推陈出新,而且秉持就地取材、食疗养生、药食同源的理念,奉行“天之气”“地之味”“物之性”三者与人合一,孕育了丰富的、极具智慧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饮食文化,形成了福州菜、闽南菜、莆田菜、客家菜等众多地方风味流派。与其它菜系相比,闽菜有着独特的风味与品质、鲜明的特色与优势。去年,福建出台政策措施促进闽菜繁荣,以期通过政企同心、各方合力,开发出更多具有福文化内涵的闽菜菜谱,软菜硬菜合理搭配、菜品酒水相宜相衬,打造从平民菜馆到高端商务宴席的系列化闽菜餐饮品牌,并推动闽菜餐饮服务向食材生产端和供应链有机延伸,努力让闽菜吃得更健康、更安全,让更多的人们尽享闽菜赏味山海、养生康健的福气。

中国是茶的故乡。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从远古时候起,茶就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了。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俨然是汇通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的“神物”,成为东方生活美学不可或缺的元素。闽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界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这不仅在于福建是中国最重要的产茶省份之一、是乌龙茶的故乡,而且福建积淀着极为深厚的茶文化,关乎种茶、制茶、品茶、赛茶、售茶等的技艺或故事经久不衰、广泛流传。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闽茶涵盖了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再加工茶等众多品类,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正山小种、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等名茶各具特色、各自芬芳。喝茶要因人而异,不同体质、不同喜好的人喝不同的茶,但闽茶卓荦大观,其中总有一款“适合你喝的茶”。近年来,福建高度重视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大文章,倾力打造福茶网,目的就是让更多人喝上闽茶,并且喝出健康、喝出情谊、喝出商机。

古人说:“食者,民之本也”。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吃闽菜、品闽茶已远远远超出“食”的需求层面。“无酒不成宴”。福建各地酿制的黄酒、米酒、白酒都不乏名品,饮之或满口醇香或绵甜爽净。与闽菜一样,闽酒历史悠久、名品众多、补身宴客两相宜。喝茶讲究情致和环境,茶文化的氤氲中,茶和茶具搭配,更加茶香馥郁,韵味悠长。建盏、德化白瓷是福建茶具的精品……福建的这些元素,让人们在味蕾得到满足和享受的同时,增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恩与欢喜。

(二)

闽式生活体现在行止处,亲近闽山水、领略闽风光,给人们带去的是自然之境的感官享受。 

闽中多山,闽在水中。闽人有福,寄居于山水之间。闽山凝翠,满目葱茏,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6.8%;闽水奔涌,江海相连,福建江河自成体系、海韵天风独往来。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他71岁的人生历程中,除先后在江西、浙江、湖南、安徽逗留三年多外,大多时间在福建度过。他热爱大自然,暇时多徜徉于山水间,登山临水、探幽访胜、吟咏风物是其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闽地山光水色赋予了他无穷的诗情与哲思。朱熹一生写下咏闽山水诗超过230首,既展现了闽地山水独有的秀美画卷,也体现了喷薄的才情、深邃的哲思,达到诗情、画意与理趣的完美结合。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经五度入闽旅行,在他所涉足的十多个省份中,唯独到福建的次数最多、范围最广,从北部的仙霞岭到南端的诏安,穿越了全省,历经20多个府、县。他把对闽地山川的钟情热爱写入了游记,向世人、向后人宣传了福建的秀丽山水。

山水有境自成风景。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与峰峦纵横交错,地貌涵盖丹霞型、花岗岩型、岩溶型、火山岩型、海岸岛屿型、石臼型和海蚀等形态。因之,八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或以山胜、或以形名、或以水显、或以洞闻、或山水俱佳,或巍峨、或纤巧、或朴拙、或华丽,真可谓一山一世界、一水一画廊,反映了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神奇造化,令人叹为观止。漫长的海岸线赋予了福建如诗如画的海景,鼓浪屿、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嵛山岛、南日岛等岛屿,每一处都别具一格,在碧涛海浪中构成一道道独特靓丽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2021年6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对构建优化全省旅游发展格局作了进一步部署,强调突出“山”的魅力和“海”的风情,充分展现八闽山水景观、滨海风光,促进城乡美丽景区与美好生活相融,让福建城乡大地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旅游大景区。八闽未来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期待更多的人们与福建相遇、与福建结缘,来闽观光休闲旅游,循自然之道、享生态之福。

(三)            

闽式生活体现在闲暇时,赏玩闽工艺、感悟闽人文,给人们带去的是心灵之境的精神享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艺术积淀十分深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八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福建的传承与发展。唐宋以来,在中原文化主导及与古闽越文化、海洋文化的互动交融中,八闽文化不断走向成熟、定型,并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华文化伟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福建得以充分彰显。八闽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体现在诸多领域。其中,闽工艺技艺精湛,“特艺品”众多,福州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泉州青石雕、木偶头雕刻、艺术陶瓷,莆田木雕、古典家具,漳州刺绣、木版年画,南平建盏、剪纸,龙岩竹编竹刻、连史纸,宁德银首饰,厦门漆线雕等,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闽建筑多元并存,构造形式和平面布局都富有地方特色,迄今,福建土楼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闽浙木拱廊桥、闽南红砖建筑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目录》,福州市华林寺大殿等90座建筑或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德古田吉祥塔等571座建筑或建筑群被公布为全省级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福州古厝声名鹊起,“前世”说不尽、“今生”更出彩,成为了福建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的典范代表。闽戏曲是中华戏曲的璀璨明珠,福建作为戏曲大省,现存20多个地方剧种,尤其以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歌仔戏)、客家木偶最为出名,目前拥有省级以上传统戏剧类非遗49项,保存一万多种的戏曲剧目抄本和大量的戏曲史调查资源。闽宗教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汉传佛教在福建的兴盛程度堪称全国第一,中国佛教的净土宗、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唯识宗、华严宗、密宗、禅宗等八大主要宗派在福建不同程度地传播过,影响最大、最为流行的禅宗“五宗七派”,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黄龙派、杨歧派,都与福建有着密切关系。福建历史上文化教育几度兴盛,是名符其实的科举大省,历代进士人数近11000人,从中涌现出一大批历史名人,他们在学术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科技、历史、地理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思想家朱熹、李贽,历史学家郑樵、袁枢,文学家柳永、刘克庄,翻译家严复、林纾等杰出人物,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福建自古向海出发、依海而兴,大量的、频繁的、从未间断的海洋实践活动,创造了一系列海洋历史事件,涌现出一个个海洋英雄人物,积淀了造船与航海技术、妈祖信仰等极为丰富、生动、独特的海洋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反映了中国海洋文明的鲜明特征和辉煌成就。特別是,福建先民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创建者,是历史上代表中国进行世界海洋贸易和维护海权的最主要力量,使福建不仅成为中外经贸交流的前沿阵地,也成为中外文化的交汇碰撞之地;同时,有力推动了海外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为当今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可以依凭的重要人文支撑。

福建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领导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斗争的重要实践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理论的重要发祥地、红色政权的重要开创地、红色人文的重要凝结地、红色精神的重要传承地,全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见证了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血路历程,见证了中华文明淬火成钢、再铸雄魂的蜕变升化,决定了福建包括革命遗址遗迹在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崇高价值和特殊地位,其影响力是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是无可替代的。

福建蔚为大观的这些文化资源衍化成闽地摇曳多姿的人文景观,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和影响力。截至2020年12月,福建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个、历史文化街区3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6个,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24个,中国传统村落494个。八闽城乡大地的古物芳华、古韵新姿,总能为到访的人们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让人们更加真切感受“岁月静好,尽享太平”的美好生活,更加深刻领悟“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历史启迪,更加充分迸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激情,共同沐浴“福建见福、福满人间”的福地福气与福德福报。

(四)

人们生活在凡尘世间,何曾离开过烟火之境,自然之境,心灵之静?烟火之境当解口腹之欲,自然之境可解身躯之倦,心灵之境应解魂府之虚。践履闽式生活,但尝千蛊味,八闽风物足堪慰乡愁;但行千里路,八闽风景足堪慰风尘;但识千般乐,八闽风情足堪慰平生。东南呈祥,山海献瑞,福建有福天、八闽乃福地,福星高照、福佑中华,福播八方、福泽天下!(作者:游孙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