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逐绿奋进,青山变“金山”
2022-04-04 07:52: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
东南网4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郑文敏)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 “当前几天在电视新闻里听到总书记又提起‘三库’时,我感到非常亲切!”4月2日,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94岁的黄振芳老人激动地说。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曾到黄振芳家庭林场进行调研。1989年1月,宁德召开规模空前的林业工作会议,习近平非常有创见地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 33年来,在“三库”绿色生态理念指引下,周宁县林地面积增加了5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8%增长到72.96%,绿色家底逐年厚实。 今年4月1日,后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妙香和周宁农信社签订贷款合同,成功贷到10万元“碳汇贷”。“村里的林木资源可折算成碳汇价,作为贷款的质押担保,这是我没想到的。”据悉,这是周宁县首笔林业碳汇贷款。 后洋村成功获得“碳汇贷”,得益于该村丰富的林业资源。 在黄振芳家庭林场的示范带动下,多年来后洋村掀起造林热,林地面积扩种到7300多亩,村里座座荒山变青山。 近年来,后洋村积极探索林旅融合产业化发展模式,和谐牧业、三杉花卉、林下中草药种植等绿色产业纷纷涌入,推动村民增收致富,青山变“金山”。去年,后洋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依托森林这座‘碳库’,村里享受了红利。接下来,我们将用这笔贷款继续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林下旅游等林下经济,把山林经营好,让这笔绿色财富源源不断。”张妙香说。 2021年7月,全省首个“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落户周宁,该基地以“三库”理念探索“以林兴业”。去年,周宁县国有林场一期减排量成功在福建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成为宁德市首个实现成功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累计成交13.6万吨,实现交易收入138.3万元,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能富”的新路子。 周宁县林业局局长阮孙富介绍,为更好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县里创新设计“碳汇+”融资模式,为县域范围内拥有碳汇资源的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主体、小微企业等,量身打造专属碳汇金融产品“碳汇贷”。目前,已为后洋村、苏家山村发放共计30万元。 “碳汇贷”是以植树造林产生的碳汇收入和经济收入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贷款,预计可实现的碳汇收益权能用于贷款质押。 与传统的抵押品不同,“碳汇贷”引入绿色资源要素,碳排放收益可作为现金资产。 七步镇苏家山村也加入“卖碳翁”行列,他们以2000多亩集体林地贷得20万元“碳汇贷”,用于发展茶叶、水果等村集体经济。“守着绿水青山,也能有金山银山,这让村里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信心更足。”苏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苏文达说。 下一步,周宁县还将加快设立林权(碳汇)交易中心,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持续探索林业碳汇生态惠民的发展模式,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丰富的林业碳汇资源,为周宁做足水文章提供了有力支撑。 3月22日,周宁抽水蓄能电站顺利完成3号机组定子吊装,吹响冲刺全面投产发电的冲锋号。该电站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电网煤炭消耗量约20.79万吨、二氧化碳41.58万吨。目前,周宁县已建成水电站38处,去年清洁能源总装机约55万千瓦。 逐绿奋进,探索不止。今后,周宁将继续紧抓“森林”做文章,带领乡亲奔小康。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