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经济评弹·锐评 | “猪周期”须凭“硬实力”实现“软着陆”

2022-04-18 08:35:18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拟开展年内第四批4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工作,以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合理区间。官方连番出手调控,有效提振市场信心,但供强需弱局面的扭转还需要有个过程。

2018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全国生猪供给大幅减少,猪价一度高不可攀。随着非洲猪瘟防控取得成效,加之各地密集出台生猪产业扶持政策,生猪养殖企业纷纷扩栏补栏,散户大量入局,生猪产能迅速恢复。供给激增后,市场反转,全国猪价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下跌。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呈现全国性持续波动下降态势。同时,受国际形势影响,国际粮价水涨船高,饲料原料成本陡增。据国家发改委监测,近期猪粮比价持续低于5∶1。据悉,按照当前生产成本,自繁自养规模养猪场出栏一头110公斤生猪,亏损300元至500元。受此影响,不少养殖场、养殖户加快商品猪出栏以止损,进一步加剧生猪市场供应阶段性过剩局面。

好消息是,下行曲线或许即将过去。行业分析认为,当前生猪价格已低位运行较长时间,进一步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国家发改委表示,如后续生猪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国家将持续开展收储工作,并指导地方抓紧收储,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合理区间。

事实上,从去年7月开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便开始有序回调,半年多时间里压减近300万头。今年前两月,全国月均新生仔猪数较去年9月份高峰下降约10.7%。按照生猪生长周期测算,今年6月后,商品猪上市量将有所回落,供需矛盾有望得以缓解。

目前,从整体来看,全国生猪出栏量仍处高位,加之消费淡季、饮食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叠加,生猪价格仍将低位运行一段时间。“猪周期”的真正拐点,或许还没有那么快到来。但行业的信心与底气不能靠被动等待,更应该源自内在“硬实力”。

眼下,一场生猪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正与本轮“猪周期”同步进行:部分散户加速调减产能,逐步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场则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相对从容地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

比起散户,规模化养殖场在生产管理、养殖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以福建为例,近年来,全省大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全省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已达8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化养殖场生猪死淘率可以控制在10%以内,每头能繁母猪每年可提供出栏商品猪18头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料肉比等体现养殖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同样有着不俗表现。不少现代化养殖场还引入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可实现远程智能盘猪、智能称重、膘情监测、智能饲喂、可追溯管理,在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疫病传播风险的同时,有效提高单位产出。而在猪价下行的情况下,各大企业进一步采用节水、节料、节能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实用技术,实现节本增效。

得益于此,福建生猪产业在“猪周期”面前,表现出了极强的抗摔打能力;相较于其他省份,受低迷行情影响相对有限。这正是福建生猪产业的底气与信心所在。

当然,“猪周期”考验的不仅仅是企业规模化水平,还对行业基础建设与相关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生猪产销信息发布机制,为从业者调整产能提供依据;利用好金融保险工具,充分发挥好期货产品套期保值功能,开发生猪价格指数等特色险种,为企业分散市场风险提供更多手段……这些都有助于平滑“猪周期”,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生猪市场。

猪粮安天下。猪肉是事关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其稳产保供兹事体大。生猪产能恢复成果来之不易,要时刻警惕低价、高成本双重挤压引发生产者对市场失去信心,导致产能短期内急剧下滑,造成“硬着陆”。只有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持续提高产业韧性,才能以“硬实力”实现“软着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