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绿水青山成为发展靠山
2022-07-11 08:53:0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苏依婕)夏日清晨,华安县华丰镇高石村薄雾环绕,溪水潺潺,村内河道专管员邹坤木正忙着巡视河道,守好村里的“宝贝水”。 高石村是华安县保护较完整的传统村落之一,依山傍水,森林覆盖率超90%,流经村里的溪水洁净可直饮,吸引了矿泉水厂落户于此。每逢佳节,村民常取甘甜溪水酿制美酒。 与如今的和谐静美不同,过去的高石村曾是一派“脏、乱、差”光景。 “我们从河道治理入手,将保护生态环境列入村规民约,还成立了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定期对村容村貌进行巡逻检查。”高石村党支部书记邹火标说,村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观与古朴的村落风貌,并采用“公司+农户+村委会”的方式成立旅游发展公司,建设一批配套项目,慢慢聚起人气。如今,高石村被列入国家级生态保护旅游区,成为游客休闲康养的好去处。 绿水青山不仅滋养着高石村,也是华安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靠山。 华安是原中央苏区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西苏区宽广的游击区和向外扩展的战略要地。虽地处山区,但华安县森林覆盖率达72.33%,九龙江北溪贯穿全境,既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继张家界之后第二个以县域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好生态养育“金叶子”,因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华安种植铁观音历史悠久。也正因“一片叶”,官畲村实现山乡巨变。 20多年前,大山深处的官畲村穷得出名,买东西常靠赊账,被人称为“赊村”。2002年,官畲村老支书蓝金福外出时发现,不少村子靠种茶制茶,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别的村可以,我们也可以!”蓝金福带领5户农户先行试种铁观音,第一年净赚了3000元,第二年光靠卖茶青就有了近6万元的利润。村里人家纷纷效仿,几年间,全村种茶面积达1600多亩。依托优良的土壤、水质和多云雾天气种植的高山铁观音优质畅销,村民因此走上致富路。2018年底,村里还引进旅游公司开发特色乡村游,观畲舞、品畲茶、尝畲菜……八方游客不断,曾经闭塞的畲村变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目前,华安是全国第二大铁观音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约10万亩,茶业从业人员2.5万人,“北溪乌龙”名声在外。 “近几年,因茶叶市场行情波动,我们将茶文化与休闲观光、生态康养相融合,打造一批观光茶园,让这一富民产业重焕生机。”华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丰桦说。依托绿水青山和世界文化遗产大地土楼群等资源禀赋,华安县推动茶旅文融合发展,成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 5月,华安入选全国2022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名单,为我省唯一上榜的县(区)。“以此次农综改为契机,我们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推动富民产业提质增效,探索乡村振兴的‘华安经验’。”陈丰桦说。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