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正文
分享到:

莆田:母亲河畔 城市蝶变

2022-08-15 08:29:5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林剑波 林爱玲 陈盛钟

手记

逐绿而行 生态托底

福建日报记者 林爱玲

盛夏时节,木兰溪入海口左岸涵江段,30多万平方米的红树林长势喜人。这片“水上森林”与碧海蓝天交织在一起,成群水鸟栖息其间,尽显生态和美画卷。

“自从种植了红树林,不仅鸟儿常见,连水质都好起来了。”随着海岸生态提升和景观工程的开展,木兰溪入海口区域成了新“网红”,前来观赏红树林景观的市民日益增多。

从“谈水色变”到“因水而立、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短短二十余年,木兰溪从曾经的水患之河,蝶变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

莆田深刻理解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全景态地图”式的格局系统性开展全流域综合治水,哪怕是一草一木,也让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改道不改水”、污水处理厂变身“湿地公园”,到木兰溪入海口种下“海岸卫士”红树林,再到实施“水上巴士”水系连通工程,每一个项目都在逐绿而行,用生态托底。因为人们懂得,上游绿水清清,方可滋润下游良田万顷。

绿,是这片大地的底色;金,是对生活富足的追求。两者都是人民的真切期盼。当前,莆田全市上下正积极践行“俯下身子抓产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聚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文旅经济四大未来产业。生态文明不仅是展示今日莆田的一张“金名片”,还是莆田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聚宝盆”。用好换算标尺,算好经济账,生态文明建设的莆田路径将越走越宽。

1  2  3  4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