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正文
分享到:

盐田曲确:“KiKo”声中传乡情

2022-09-27 09:28: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



东南网9月27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郑培銮 文/图)

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成千上万,但您听说过用咀嚼声命名的小吃吗?在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就有这么一种独特的小吃甜点,因吃起来酥脆而得名“曲确”,当地人直接叫作“KiKo”,意为“曲确”与牙齿碰撞发出的脆响。

国庆长假将近,霞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盐田曲确”的传承人谢善辉又在店里忙碌起来了。配料、煮糖稀、切割、封装……尽管已制作“曲确”20多年,他对每道工序仍然进行得十分认真细致。

挑选好几种需要的糖类和花生是“曲确”制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每一颗花生都需要人工细心筛选,而麦芽糖与白砂糖也要采用最为优质的。制作中,多种糖的熬制则是让糖脱胎换骨的独特技法。高温让水分快速蒸发,使糖的黏合度、甜度都得到极大提升,不断搅拌让食材中单糖与多糖快速混合溶解,“曲确”的口感因此变得更加甜糯。炒制中加入的花生仁,既提升了糖的甜度,又让“曲确”甜而不腻。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熬制,炒好的“曲确”出锅,谢善辉需要在糖快速冷却的间隙完成对“曲确”最后的塑形与切割。撒粉、擀压、切割一气呵成,谢善辉熟练而精准的刀功,赋予“曲确”工整饱满的形态。一份酥脆的“曲确”制作完成了,一上架便引来大家争相购买。

“清脆、香气浓郁,非常好吃!”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先生在谢善辉的店里边买边品尝,连声称好。

据介绍,“曲确”在盐田乡的历史有将近200年了,最早也就是家家户户过年过节做一点送给亲人,或者亲戚串门喝茶的时候做茶点,后来慢慢演变为当地的特色小吃。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