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高血压标准争论 血压偏高人群应该这样做
2022-11-17 23:08: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作者:冯川叶东南网11月17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见习记者 周霞)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下称“《实践指南》)。《实践指南》推荐: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这一消息引发了较大关注,更让不少人感到紧张。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那么高血压的诊断究竟以哪项标准为参考?记者联系了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所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良地教授进行详细解读。 高血压诊断标准未变 《实践指南》供临床医生参考 谢良地教授表示,11月13日发布的《实践指南》主要给临床医生参考使用,让其在实际诊疗时给予患者更加全面详细的治疗建议。可以认为是专业人员制定的行业标准,还没有成为国家标准。 我国还有另一份已经广泛应用多年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由我国著名高血压专家刘力生教授领导牵头组成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在1999年发布,经历了2005年、2010年以及2018年的三次修改,目前正在酝酿新的修订版。 此外,不同人群适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如老年人、孕妇、幼儿的标准血压范围均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谢良地教授表示,各个指南存在差异性,要多维度地理解及应用。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未改变: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 血压处于临界值人群要引起注意 如果自测血压处在临界值的人群,需要服药吗?如果血压偏高,应该怎么做呢? “无论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下调,从专业角度上来看,血压值只是医生关注的指标之一,还要看危险因素,包括血脂、血糖、遗传因素、性别等。”谢良地教授建议,如果自测血压处于临界值,首先要核实自己的血压测量方法是否标准,应当选取几天时间进行多次测量。另外,还应前往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如果血压确处于临界值,自身须提高关注,同时,医生也会建议病人开展“摸底”工作,综合考虑病史、体检结果、各项身体指标等因素,以便判断是否需要用药。 高血压可防可控可治 谢良地教授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并延缓高血压发病和对心脑肾的损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要做到)心理平衡、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谢良地教授认为,真正的合理膳食是低盐、多纤维、多水果、多蔬菜、喝足水、适当的鱼肉蛋奶豆等。吸烟酗酒、运动量少、透支体力,都是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是无法根治的,但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完全能够控制病情,避免严重后果。由于大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因此谢良地教授建议大家常关注、常测量。如需自行测量,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无污染、易操作,便捷高效且测量精准,能够达到与水银柱血压计相同的测量效果。“在医院里,很多科室和场所都摆放了自动量血压的装置,并且有详细的说明书教大家使用。我们也借用很多场所场合来做宣传,让大家有更多量血压的机会,做到及时发现,对社会、全民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谢良地教授介绍道。 高血压患者用药通常是长期甚至终身的。当下,高血压药物已经列入医保体系,政府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如果患者使用最基础的降压药,每年最低费用甚至不到百元。“一般家庭完全能够负担长期使用降压药。”谢良地教授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每年都开展高血压义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