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福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成果——新冠肺炎“鼻喷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2022-12-05 17:47:26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5日讯(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李珂 通讯员 高凌)5日,记者从厦门大学、福建省科技厅获悉,由福建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的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成果——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以下简称“鼻喷疫苗”),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于12月2日获得批准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

鼻喷苗采用经特别改造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双重减毒甲型流感病毒作为载体,插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RBD基因片段研制而成。

该款“鼻喷疫苗”由厦门大学牵头,联合香港大学、北京万泰公司共同研制,是我国布局新冠疫苗应急攻关的五条技术路线之一,也是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鼻喷疫苗”。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宁邵团队介绍,该“鼻喷疫苗”采用流感病毒载体,可在呼吸道诱导多维度保护性免疫应答,其通过鼻腔喷雾方式接种,可在呼吸道形成预防新冠病毒入侵的第一线免疫屏障,具有快速起效、持久保护等特点,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各种关切突变株具有突出的广谱保护优势,且接种方式便捷无痛,民众接受度更高,有助于大幅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

该“鼻喷疫苗”适用于 18 岁及以上人群,包括未免疫任何新冠疫苗人群,以及既往已接种过 1 针、2 针或 3 针其他新冠疫苗人群,均采用 0、2 周程序接种两剂。数据表明,不论用于无免疫史人群的基础免疫还是有免疫史人群的序贯加强免疫,该“鼻喷疫苗”对于Omicron突变株感染导致的COVID-19均可产生良好的保护效力,60岁以上人群保护效力不弱于18-59岁人群,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据悉,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科技厅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省科研攻关组职能,组建工作专班,单独设置新冠病毒疫苗组,充分调动全省科技资源和各方力量,组织开展新冠疫苗科研攻关。 “我省第一时间启动了科研攻关快速应急响应机制。”福建省科技厅社发处处长陈建林介绍,2020年疫情初期,省科技厅快速摸排全省传染病防治、病毒检测、疫苗研发等领域优势科研单位、企业和专家,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启动征集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疫苗研发方面重点依托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宁邵团队,从减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两条技术路线开展应急攻关。

为保障疫苗研发投入,福建省发挥科技创新资金引导作用,坚持“疫情急需,短期见效”“先研究,后立项”“边研究,边申报”原则,采取“特事特办”,简化立项程序,启动实施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1+N”项目,特别对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承担的疫苗研发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在获得国家应急项目经费基础上,省科技厅再给予重点经费支持,激励科研团队研发更多“硬核科技”成果。

“我省还布局建设疫情防控高安全等级科技创新平台。”陈建林介绍,福建省科技厅聚焦福建省缺乏高安全等级医学研究实验室这一突出难题,积极融入全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整体布局,依托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谋划并推动建设厦门大学动物及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得到国家科技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加快新冠疫苗研发工作、推动产品早日上市,福建省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全力跟进做好课题立项、临床前研究、申请批件、临床研究、紧急使用等环节服务保障工作。据介绍,该“鼻喷疫苗”于2020年8月27日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经过努力,“鼻喷疫苗”陆续完成了国内I期、II期和拓展临床试验,海外Ⅲ期临床试验也于今年10月7日揭盲,研究数据显示,该疫苗对Omicron株导致的症状性感染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和极好的安全性。

据悉,福建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的另一疫苗项目“新佐剂重组新冠肺炎疫苗”也在加快研制,目前已完成首批试验产品灌装,正在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和临床前安全性评估。

除疫苗产品外,福建省科技厅正同步推动福建省“广谱抗新冠病毒口服药3CL蛋白酶抑制剂GST-HG171”尽快上市使用,加快高效便携快速“个人核酸居家自测试剂盒”项目投产,加速基于紫外光病毒瞬灭技术的全国首套“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产业化,力争为国家疫情防控贡献更多福建方案与科技力量。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