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正文
分享到:

“福茶香飘”活动在武夷山举办 凝聚非遗力量共建福建茶业范本

2022-12-14 18:39: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作者:蔡丽洁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638.jpg

“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之“福茶香飘”主题活动现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东南网12月14日讯(本网记者 蔡丽洁)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加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福建相关的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提升,进一步做好福建省茶文化保护传承弘扬,12月14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之“福茶香飘”主题活动在福建南平武夷山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福建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活动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签署联合倡议书,提倡共同守护非遗保护成果、共同凝聚非遗保护力量、共同搭建保护合作平台、共同激发传承创新活力,形成福建传统制茶技艺保护传承与创新运用的“福建范本”。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701.jpg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之福建6项(东南网记者 蔡丽洁 摄)

活动现场播放了庆祝“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短片《福茶香飘》。武夷山市非遗展演中心带来《武夷茶舞》民俗表演,福建省非遗传承人章志峰带来非遗茶百戏表演。现场设有6个制作技艺项目的产品展示区及品茗体验茶席,邀请国家级及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互动,加强对福建茶文化和非遗的推广。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茶文化武夷论坛,共话非遗保护传承和茶产业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发来祝贺视频,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发来贺信。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陈绍军、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危赛明发表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孙威江为论坛作主旨发言。论坛中专家学者以茶论道,做了《共享世界非遗成果,文化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国际标准和非遗的乌龙茶产业发展分析》等主题报告和经验分享,为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深层次、宽视野、多维度的启发与建议。此外,与会嘉宾还考察了燕子窠生态茶园等,详细了解南平茶文化保护、茶科技研发等情况,不断讲好福建茶故事,推动茶文化走向世界。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704.jpg

活动现场(东南网记者 蔡丽洁 摄)

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用通表示,南平自古以来就是著名茶区,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近年来,南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强化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三产融合,大力加强与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推动建设一批茶文化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设施。组织创作编排《武夷茶舞》《茶韵留香》等一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歌舞、曲艺、戏剧等文艺节目,成功举办中国(南平)茶科学家论坛、“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主题活动等,进一步弘扬好、传承好茶文化。注重茶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体验项目,推出“武夷·茶世界”等一批文旅新业态,着力营造“处处有茶香”的浓厚氛围。南平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做好“三茶”统筹发展这篇文章,推动福建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全力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认为,“福建的茶叶产量、综合产值、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福建茶在国内销售市场上的影响力都当之无愧,位居全国第一,福建茶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关于如何把福建深厚的茶文化融入到茶叶产业发展,刘仲华也给出了几点建议,“福建多地正在建设茶庄园、茶叶博物馆,如武夷山市以茶文化为中心的茶旅综合体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发展茶文化首先是跟旅游结合,然后跟历史博物馆行业结合,通过茶旅形式来进行展现。第二可以通过茶艺表演等茶文化和现代演艺的融合,来推广茶文化以及茶文化相关的消费方式。文化其实是产业升级,同时也是消费升级,以多种形式的融合创新,福建的茶文化一定会产生自己的魅力。”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告诉记者,“‘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是对整个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这说明民族的茶文化已经融入了时代,走向了世界。所有传承人都要握好四个字‘严谨精湛’,把制茶技艺传承好,做出一杯好茶,要把这民族文化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去,然后去创新,更好地融入时代走向国际。”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