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清护企 福建检察机关在行动
2023-02-10 09:32: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苏依婕 严顺龙)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2022年8月,省检察院印发关于“亲清护企”依法能动办理涉企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泉州检察机关“亲清护企”模式,两次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文化品牌。 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依法能动、用心护企。近年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不断总结提升涉企刑事办案特色做法,在案件审查、司法处置、法律监督、权益保障、配套制度等方面持续完善工作模式,推动“亲清护企”从一地探索上升为制度文件,再推广为全省生动实践。 依法履职 助企业“轻装稳行” 数十项专利和计算机程序著作权,实现产值2100万余元……不久前,厦门益某公司负责人向回访的检察官介绍了公司解除“司法羁绊”后的“新气象”。 该公司主要从事无人售卖设备研发、提供智能零售系统解决方案,创业之初因缺乏科研经费,在网上通过发展会员筹措资金。2017年4月,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被立案侦查。此后,案件悬而未决,企业发展受阻。 2020年,厦门市检察机关在清查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时发现该案长期侦查未结,在卷证据难以证明企业构成犯罪,遂引导公安机关侦查补证,查清案件事实,依法撤销该案。该公司得以卸下“包袱”,放手转型。 涉企“挂案”长期未结,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已成为不少涉案企业的“挂心事”。为此,我省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清理工作,强化侦检协作,找准从个案到类案的监督路径,对涉民营企业久侦不结的案件,依法督促侦查机关撤案或依法处理,及时为企业“松绑”。截至目前,共清理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109件,清理率100%。 为营造安定有序的投资创业环境,我省检察机关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2022年来,依法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害民营企业利益犯罪217件302人;依法批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等犯罪案件225件321人,起诉434件809人。 “为避免司法办案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我省检察机关严格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加大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力度,审慎使用人身权和财产权强制措施。”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省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不诉率较上一年增长9.64个百分点,并做好不起诉、判缓刑法治教育,最大程度释放保护民营企业权益的司法善意。 把脉开方 让企业“重焕生机” 一系列串通投标案,中标项目总金额高达7.95亿元,案情清楚,证据确凿。起诉前,检察官为何犹豫了? 2018至2019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潘某等人组织省内多地多家企业串通投标,涉案企业包括多家当地建筑业龙头企业。若就案办案、一诉了之,涉案企业能否存续?如何避免“办了案子、垮了企业、失了就业”? 平潭综合实验区检察院给出了答案:将企业合规整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结合,按照“一企一策”指导涉案企业开展合规整改,先行依法对通过合规整改的企业和关联人员不起诉,并通过检察建议、检察意见,促进个案合规提升为行业合规,努力实现“办理一起案件、扶助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 随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深入推进,类似的受益企业在我省越来越多。 2021年,我省被最高检确定为第二批企业合规建设试点省。对于涉企刑事案件,全省检察机关在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或者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等的同时,不断创新合规模式,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整改,让其重焕生机。 治已病,也要抓未病,企业方能稳健长久。 在民营经济重镇晋江市,面对民营企业合规建设的庞大需求,该市检察院联合市工商联、发改局等25家单位成立全国首个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服务联盟,应邀为企业提供合规体检,打造非公企业法治教育基地,逐步构建“合规体检+刑事合规+合规人才培训+专家论坛+法治教育”五位一体格局。目前已有421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体检排查合规风险3880个,一批企业“脱胎换骨”,走上合规经营轨道。 创新举措 为企业纾困解难 去年4月,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办理的鹰某公司等侵犯商业秘密案,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典型案例。 “这种内外勾结、新老协同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模式,有代表性。”办案检察官陈则钟介绍,游某原为福建一家科技公司员工,离职后创办了鹰某公司,伙同原公司在职或离职员工窃取公司解码库源代码以生产扫码设备,走上了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道路。 为更好地保护该科技公司合法权益,鼓楼区检察院依法追诉犯罪、推进追赃挽损,并发出检察建议,推动法院最终判决禁止被告人从事条码扫描设备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也是全省首例知识产权适用禁止令案件。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为惩治侵权假冒、激励科技创新、维护公平竞争,我省检察机关持续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全国首创开通“福建知识产权检察在线”,直接受理知识产权控告申诉;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签署《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多元纠纷解决、技术调查官等10项机制。 针对企业更多元的司法需求,全省检察机关亦不断探索服务方式,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延伸法治服务触角,我省在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设立检察联络点79个,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设民营企业“绿色通道”。福州、宁德、漳州等地检察机关推行“法务区服务窗口”“驻企检务” 等检企联动模式,并安排检察官等“点对点”联系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数据赋能,服务提质。2020年以来,针对疫情冲击下“企业融资难,涉案企业融资更难”的痛点,泉州市检察院牵头打造“司法+征信”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协同,对涉案企业“精准画像”,为司法办案提供企业信用参考,也为企业融资“增信”。依托该机制,21家企业及46名经营者被不起诉或建议适用缓刑,5183家企业融资6.74亿元。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