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繁育,打造水产“漳州芯”
2023-03-01 08:14:4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3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文娟 苏益纯)近日,省海洋与渔业局新增确定4家省级水产良种场,漳州2家企业入选。截至当前全省共有省级水产良种场67家,其中漳州16家,位居全省前列。 作为水产种业大市,漳州持续推进产学研融合,全面推广水产优新品种。目前,漳州全市拥有苗种场2047家,年育苗量超1771亿尾,产值约45.6亿元,水产良种覆盖率达74%以上;育苗品种数量和总产量均居全省第一,鲍鱼、蛤类、牡蛎苗种产量居全国首位。 产学研合力 走进漳浦县佛昙鸿达水产育苗场的育苗车间,一只只体型健硕的种虾在池塘里欢快地游动。“这就是‘闽水科1号’种虾。最近订单一批接一批,许多客户都是奔着它来的。”育苗场负责人杨志宏说。 “闽水科1号”是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杨章武及其对虾育种团队培育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系,具有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南美白对虾俗称白虾,在我国对虾养殖产量中占比超过85%。白虾是引进品种,我国无自然分布,国内白虾虾苗行业约35%的优质种虾依赖进口。”杨章武说,但进口SPF(无特定病源)种虾繁育的一代苗存在价格昂贵、在开放式池塘养殖中适应性较差、养殖存活率不稳定等问题。 与此同时,本土虾苗种质质量也亟待提升。“目前,我省生产的白虾苗中,未经严格选育的商业养殖成虾留种占比较大,遗传背景不清,极易造成种质退化,使虾苗生长缓慢、抗逆性减弱。”杨章武介绍。 为了解决白虾种苗技术“卡脖子”问题,杨章武及其对虾育种团队早在2007年就开始进行白虾育种研发工作,并于近5年主持实施福建省农业种业工程“南美白对虾种质创新工程”项目,以鸿达水产育苗场为实验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 “以前一直用传统方法育虾苗,质量和成活率不稳定。杨教授团队来了以后,指导我们要隔离不同种源,育苗的水温、密度、盐度等条件也有讲究。科学育苗,虾苗长得又好又快。”有20多年育苗经验的林立阳说。据了解,“闽水科1号”比“土苗”亩产量提高52%,生长速度提高31%。 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教授级高工尤颖哲介绍,近几年,漳州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通力合作,实施了罗非鱼、石斑鱼、对虾等多项福建省种业创新工程与产业化项目,培育了“新吉富”罗非鱼、珍珠龙胆石斑鱼、“大鲀1号”东方鲀等一批新品种、新品系。 智能化育苗 在位于诏安县金星乡的福建省宝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藻类培育车间内,陈列着300多个藻类培养瓶。“从宁波大学贝类产业团队提供的3克左右微藻开始,经过‘四级’扩繁培育,才有了每日3000多立方米的藻类供应保障,这些都是贝苗和牡蛎幼苗的饵料。”公司负责人沈琴宝说。 在育苗车间,技术工人对着显微镜观察花蛤幼苗的健康情况。“育苗对环境要求很高,公司引进的海水处理设备和温度调控设备,能严格把控水质、盐度、温度、氧气、饵料含量。”沈琴宝说。在水质监测室,监测大屏上显示着每口圩塘的水质、饵料投喂、水温水位等情况,若指标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目前,厂里已有2万平方米的室内育苗池、5000平方米的饵料培育室,并在广东、福建、江苏、辽宁等海域配套了5000亩示范养殖滩涂地。 深厚的产业基础、齐全的育苗配套,吸引了中国工程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9家省内外科研团队来此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开展“硬壳蛤良种选育、大规格苗种培育和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菲律宾蛤仔良种培育与规模化制种”等种业技术攻关项目。 近年来,漳州积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水产养殖提质增效。目前,全市有国家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家、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1家、省级渔业种业园区2家、省级水产良种场9家、市级水产良种场16家。 市场为导向 “企业选育新品种,必须以市场推广和应用为主要目的。”漳州市古雷开发区霞美镇鑫泰水产养殖场负责人林凤宝说。 近几年,以小包装形式销售的大规格带壳牡蛎市场需求量大。针对市场需求,长期扎根产业一线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牡蛎育种团队,依托鑫泰水产养殖场,加快推进“福蛎1号”新品系的研发与苗种繁育,2021—2022年累计培育新品系苗种3.5万亩。去年11月,“福蛎1号”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 “与未经选育的对照组福建牡蛎相比,‘福蛎1号’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个头大、肥满度高等优点,有‘四季肥’的美称。”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宁岳介绍。“福蛎1号”种苗不仅受到本地养殖户的欢迎,还销往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去年销售金额超1000万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科、企合力选育优质品种。近年来,漳州共选育云龙石斑、“闽水科1号”(南美白对虾)、“福蛎1号”(牡蛎)等良种、新品系共7种,总推广面积63600亩。 “今年,漳州将编制水产种业发展规划,建设五大水产种苗基地集中区,全力打造全国水产种苗集散基地。同时成立漳州市水产种业协会,盘活各方资源,推动种苗‘保、育、测、繁、推、用’各环节形成合力。”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与质量监督科科长蔡杨鹏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