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 点亮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侧记
2023-03-20 22:44:4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
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蔡丽洁 摄 东南网3月20日报道(记者 蔡丽洁)这里有凝聚民心多元化宣讲的理论强音,有全域拓展深度整合的创新模式,还有敢担善为永动激昂的志愿服务……近日,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泉州石狮召开。会议交流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现了自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福建各地结合本土优势,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由试点探索转为全面拓展、全方位推开的生动实践和良好成效,激发福建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澎湃动力。 首要任务实推进 理论宣讲最强音 福建充分发挥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优势,积极组织“新时代宣讲师”、乡土文化人才等理论宣讲队伍,开展新思想学习宣传活动,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推动新思想走深走实走心,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理论学习宣传在八闽大地长流水、不断线,有力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光芒。 据悉,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厦工作期间居住的深田社区,厦门市定期开展《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学习交流会,宣讲员实地实景带领居民重温原文、忆往昔、话担当;厦门还采取专家、群众同台“组合式”宣讲、融合文艺演出的“嵌入式”宣讲、图文影音分平台推送的“融媒体”宣讲模式,并建立理论宣讲“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基层骨干+百姓名嘴”资源库,组建2000多支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宣讲新思想;持续开展“金牌课程”“优秀讲师”“十佳宣讲员”等评选活动,增强宣讲员的积极性。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钟伟东认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基层宣讲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的重要载体,发挥中心阵地作用,并通过突出主题宣讲、壮大宣讲队伍、创新宣讲方式,融通理论话语和百姓话语,才能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龙岩市不断强化中心(所、站)红色阵地属性,发挥闽西红色资源优势,培育“薪火讲师团”“小蜜蜂”宣讲团等宣讲队伍2516支。“龙岩市已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理论宣讲体系,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舞蹈、山歌、小品中,用乡音乡语传递党的声音,为全面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文明力量。”龙岩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溢在发言中表示。 机制阵地双抓手 资源共享高效能 福建省文明实践工作紧盯全覆盖目标,全面梳理盘活各类阵地资源,按照“五有”要求,激活、整合、下沉、共享各类资源,优化阵地建设布局,截至目前已建成县级实践中心88个、实践所1110个、实践站17044个,中心、所、站实现建设全覆盖。 福州市按照“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塑”的思路,推动资源要素集约集聚、高效利用。福州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07个,其中市级57个、县级50个,推行“文明实践网格”“五联”工作模式,即:组织联动、队伍联建、阵地联用、项目联创、活动联办,形成独具特色的“联合体发展模式”。据福州市委文明办主任林家枢介绍,同时,福州市还坚持在盘活用好现有资源上做文章,建立“人才资源库”“设备资源库”“志愿服务资源库”三大资源库,汇聚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等人才100名,培训场地、教育设备、文体器材、宣讲设施等设备60处,文化、应急等志愿服务资源30项,实现资源集约共享、有效利用。南平市充分用好民间社会组织力量和文明单位力量,积极协调文明单位为县(市、区)解决实际问题,全市10个县(市、区)均建立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组织与中心(所、站)结对帮建制度,结合三下乡、党日活动、团建活动、党建宣讲等活动,将专业志愿者和优秀资源下沉到中心(所、站)。南平市委文明办主任黄益水表示,“针对南平市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创新资源整合新方式,探索互联共建机制,提出联建共享建议。例如指导延平区推行‘五联共建’工作机制,引导各实践站按照相邻就近原则联合组建联建片,以志愿队伍共建、志愿活动联办、志愿资源联用、志愿信息联通、志愿成果联享的方式推进文明实践工作。” 为了更有效活化利用阵地资源,福建省市县三级成立中心建设工作指导组,通过部门挂钩帮建、结对共建、“省县共建”等方式,推动各级各类资源下沉中心(所、站),实现党政群各部门共同参与文明实践常态化。宁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孙清宝表示,宁德市用足用活现有资源,引导各地统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百姓宗祠、乡村大舞台、各类综合场馆等公共资源,建设综合实践平台,实现“一个阵地,多种使用。”同时,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将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功能融入阵地建设,联合宁德高速公司建立全省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志愿服务惠民生 数字赋能创品牌 福建各地全面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优秀项目(团队)2.5万个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技科普、便民义诊、法律援助常态化服务。其中,福州市晋安区的“医心医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2年度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最美”先进典型。福州市晋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卓婷婷介绍道,该项目于2019年启动,整合各类医疗资源,搭建全民健康桥梁,统筹新店镇卫生院等各类医疗机构平台资源,采取“专业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志愿者”的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免费义诊、爱心赠药、上门接种、健康直播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项目邀请医疗机构知名专家开展卫生健康知识线上直播公益讲座,至今累积观看人数超25万人次,点赞达33万人次。 2019年6月,石狮市宝盖镇紧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全省首创推行“乡风文明积分制”,包括善行公益、移风易俗、中心工作、表彰奖励四个方面,对村民文明行为给予积分奖励,个人文明积分可以汇集到二维码门牌形成家庭文明档案。文明积分可兑换生活商品及服务,通过“文明表现换积分,积分兑礼遇”的模式,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能很好地增强群众文明意识、规范文明行为,创建文明新风。 福建聚焦养老、育幼、帮困以及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学习宣讲类项目与服务民生类项目融合推进,创新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将普惠性资源深入社区基层。漳州市11个县(区)均由党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兼任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大力吸纳科技能人、先进人物、农村乡贤等人才资源,形成以党员干部带头,基层群众为主体、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的志愿服务网络。此外还编印了文明实践和志愿者口袋书1.1万本,组织志愿者参与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水平,不断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志愿服务项目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福建已经打造各类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品牌项目300多个。如今,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嫁接志愿服务工作,为文明实践工作赋能,是新时代的新命题。石狮市委书记、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黄春辉在会上介绍道,2021年12月,石狮市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四单”系统小程序,运用“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以数字化赋能文明实践。云平台设置实践地图、群众点单、服务清单等板块,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操作闭环,实现供需精准服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经形成近千项点单服务。“该云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共通的方式,链接石狮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石狮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石狮市科学技术协会、鸿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单位,建立文明实践地图、志愿服务项目清单。群众还能自行在平台上下单,平台将对接各个文明实践站点、各相关部门解决群众需求。”石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蔡振宇说。 截至目前,全省有19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65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学雷锋志愿服务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54个;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55个;全国文明城市达14个,总数并列全国第六位,地级以上全国文明城市占比88.89%,位居全国前列。一串串漂亮的数字背后,凝聚了福建全省人民向上向善的精神气韵。2023年,全省文明办系统将以实施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动中心建设提档升级、向纵深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