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省首个假冒服务商标类的刑事案件开展公开听证

2023-03-31 16:55:32 林先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东南网3月31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加油站挂着“中石油”的商标,员工也穿着“中石油”的制服,但是加完油后打出的发票落款却为某便利店。被消费者举报后,这家位于福州市闽清县的加油站才露出“李鬼”原型。

记者了解到,3月30日,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依法对这起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件举行公开听证,这也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我省首个假冒服务商标类的刑事案件。

2021年7月,闽清县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消费者张先生投诉称,他在该县坂东镇“中石油”加油站加油后,微信扫码支付显示收款人名称为某便利店,张先生怀疑这是假冒的中石油加油站。之后,行政主管部门经核查,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原来,2021年5月,邓某买下这家加油站开展经营,并聘用了蔡某作为站长。虽然邓某前期与中石油福州分公司开展了会谈,且整个加油站的装修和员工制服等,都按照中石油的标志进行了配置,但直到加油站临近运营,双方因为条款没有达成一致而未签署授权合同。

“到了开业日期不营业,很不吉利啊。”眼看着精心挑选的“吉时”到了,邓某便指示蔡某照常开业。于是在2021年7月10日,这家“中石油”加油站便开了张。

虽然油品都是向正规石化企业订购,但是收款码等却绑定在邓某名下的某便利店,不少中石油用户持卡前来加油,也被告知不可以使用。仅仅过了7天,邓某、蔡某就被消费者举报,并在接到行政主管部门通知后,自行将“中石油”相关标识拆下。根据统计,这7天里,加油站共收入五万余元。

作为集中办理全市知识产权案件单位,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受理此案。经办检察官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大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把假冒服务商标的行为列入了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而同样是加油服务,邓某和蔡某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在同一种服务上使用与“中石油”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正是假冒服务商标的行为,其所涉非法经营数额达人民币5万余元,两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在办案中,检察官综合考虑邓某、蔡某两人认罪认罚,主动配合整改,售卖的油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非法经营数额刚达立案标准等情况。为提升案件办理透明度,3月30日,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邀请听证员、侦查机关代表等,于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举行公开听证会。

在听取各方陈述后,听证员同意检察机关拟做出的相对不起诉决定,邓某、蔡某也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忏悔。

承办检察官表示,后续还将发出检察建议,一方面建议行政主管部门对涉案加油站给予行政处罚,另一方面建议涉案加油站加强企业合规整改,确保守法经营。

检察官提醒,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服务商标所承载的商业价值早已不再逊于商品商标。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一定不要抱有扮“李鬼”的侥幸心理,假冒他人“服务商标”不再仅仅是民事上的侵权行为,对情节严重的,将会构成犯罪,并被依法判处刑罚及并处罚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