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不二”法
2023-06-06 09:44:2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记得还是小学生时候,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所限,没钱买书,除了课本外,家里几乎没有其他书,因此只能向家有藏书的同学借书看。为了看书,还曾经偷偷地拿家里的大米去换书看。 上世纪70年代,父亲单位发了一张内部购书票,买了一部《水浒传》供批判用,几百页的书被我翻得都卷了边。那时候是想读书但缺书。 参加工作后,怀着对书的极度渴望,我将平生第一次领到的工资,全部“捐”给了书店。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得空逛书店、买书,成了生活当中最为惬意的一种享受。后来,不仅去书店买书,还上网“淘书”。买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财政支出”。随着家中藏书越来越丰富,书柜新添了一组又一组,专辟的书房三面墙全部放置了书橱,藏书近万册,散发出缕缕书香。我把书分成小说、散文、历史、旅游、法律等,将它们分门别类放置。闲暇时,“检阅”满屋的书,随手翻开一本书,便陶醉其中,心里真是如沐春风。 可是问题也来了:买书容易,往往便会产生“姑俟异日观”的念头。新书到手,不急着看正文,先摩挲一阵,前看后看,随意翻翻,然后归之书架,总觉得自己的书,有时间再看吧。下一次正式开始精读,就不知何年何月了。于是,书便越积越多,除书柜里挤挤挨挨的书,仍有许多书实在塞不下,只能任由其横七竖八散落于房间各个角落。时间一长,上面落满灰尘。 对于我们普通人家来说,不是藏书越多越好。读书学习,也要讲求效用。有人提出“读一不二”,就是专注看一本书,看完后,再买再看下一本。我觉得这话有道理。读书,不在于贪多,而在于求精。“读一不二”,是获得读书体验、收获的一条路径。 为了提高书籍的效用,我还和亲朋好友进行图书互换,交流着看;尤其是随着年纪增长,要为自己的藏书做“减法”,把看过的、可有可无的图书送给需要的人家。我慢慢地从热衷于买书变为更加注重在读的过程中,努力要求自己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让自己从中收获认知的提升、思想的丰盈、精神的成长。(扬凡)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