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福州开幕
2023-06-08 08:46:34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2023年6月7日,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福建省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是全国总工会首次举办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也是全国总工会首次在福建举办全国性的职工技能大赛。大赛设置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无人机操作员3个工种,共有来自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支代表队、264名选手参加决赛。 决赛主题为“提升数字技能,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旨在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培养更多数字领域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引导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勤学苦练、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数聚匠才技创未来 本次大赛决赛规格水平高、覆盖范围广、赛事工种新,围绕数字技能应用领域职工需求,涵盖数字模拟、人工智能、物联网控制等多个数字技能领域,设置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无人机操作员等3个决赛工种。决赛工种项目情况如下: 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该工种的竞赛是全国首次机器人焊接的一类竞赛。据了解,焊接在制造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火箭、飞机、汽车,小到电脑、手机、芯片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应用。全国从事焊接工作的技能人才超过30万人,近年来均往焊接机器人操作技能人才方向培养。而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既要求有高超的焊接技能,又需要有数字化的思维,因此对选手的要求非常多样,既要会用传统手工焊接工具,更要用好新时代数字化焊接工具。具有较高的技能要求。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个人实操的比赛中,采用主观题的形式,主要考核选手在土建、机电和幕墙专业模型的创建及相关应用水平。同时,还设置了团体实操技能的比赛,这就需要选手在实际项目应用中的BIM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以确保团队间的协调与配合。 无人机操作员。本次无人机大赛经过对以往诸多领域的多项无人机赛事进行调研,结合技能应用和技术创新,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为基础,科目设置主要根据近年来无人机在各行业的应用进行设计。无人机操作员是通过远程控制设备,操控无人机完成既定飞行任务的人员。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利用无人机完成一些人类难以完成的高难险和有毒有害工作成为可能,通过无人机可以进行植保、测绘、摄影、高压线缆和农林巡视,在物流等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这场赛事不仅是一次以赛促训的“大比拼”,更是一个高手过招的“竞技场”、全国技能人才的交流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代表队、近300名参赛选手,均是来自各地数字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他们在决赛中以良好的心理素养、过硬的操作技能,展示真功,用高超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诠释“匠心”,通过大赛的舞台,互学互鉴,展现出新时代数字技能人才的风采,对推进数字技能在职业领域的普及和运用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比赛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均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按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实施。比赛试题由大赛技术委员会专家组命制,理论考试采取闭卷、机考方式进行。决赛成绩理论、实操权重设定为3∶7。 为进一步体现数字化办赛宗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线上参赛积极性,努力提升全国职工数字技能水平,决赛期间,同步举办线上比武,包含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两个工种的比赛。焊接设备操作工实操线上比武,参赛选手可在线沉浸式体验虚拟搭建的操作场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实操线上比武使用的系统,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且具备完善的防作弊功能。鼓励全国职工实时挑战现场参赛选手。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将为理论答题与大比武优胜者颁发纪念证书。 大赛决赛设个人奖、团体奖和组织奖。获得各工种前3名并符合推荐条件的选手,将由选手所在省(区、市)总工会在次年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各工种前20名的选手,经核准后将由大赛给予奖励;获得单项和团体总分前三名的代表队,颁发本届大赛名次奖牌(杯);获得第4至第10名的代表队,颁发本届大赛优胜奖牌;在本届大赛线上线下组织和承办、协办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开展以“提升数字技能,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为主题的技能竞赛,是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的一次生动实践,必将发现和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激励和引导广大职工勤于钻研技术、练就过硬本领,为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字元素、工匠元素、福州元素开闭幕式亮点满满 开闭幕式紧扣“提升数字技能,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主题,创造性地将大赛三个工种的技能元素、科技手段与和舞台艺术深度融合,并结合福州代表性的福文化项目,精心打造这场庄重、简约、精彩、奋进的产业工人盛会。 开幕式特别为参赛队伍设计了风采展示环节,32支参赛队代表汇集在舞台中央的巨大榕树周围,象征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代表齐聚福州榕树下,展现当代职工风采。开幕式展演节目的灵感也来源于本次决赛,节目《奋斗》通过声光电等舞台效果,模拟激光切割、数控焊接出巨大的立体“福”字效果,演员们扮演的建模工程师,用数字技术展现“有福之州”数字生活场景;《勇立潮头主力军》,通过数控机械臂铺展与变化,将高难度的空中技术技巧动作表演与机械臂相互配合,呈现出科技工匠们在云中漫步、高峰险峻、宇宙行游的梦幻意境。开幕式舞台以充满创新科技多维空间的动感画面,呈现数字工匠们在新时期勇立潮头的主力军形象,展现当代数字科技主力军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勇立潮头的群体形象。 闭幕式展演节目《七溜八溜 不离福州》以“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的手法,融合传统闽剧、木偶戏、RAP说唱、情景剧等艺术,用机器人与演员同场演绎的形式,讲述数字工匠薪火传承,为建设数字福建、有福之州取得的丰硕成果;《建功新时代》以大歌舞大联欢的歌伴舞形式,展示科技工匠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信念永恒,抒发了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家国情怀,用昂扬的旋律,为本次大赛画上圆满句号。 精彩纷呈的开闭幕式展演,以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数字元素、工匠元素、福州元素,从数字化应用、职工风采、工匠精神等多维度进行呈现,烘托出本次全国职工数字化技术技能大赛的主题和特色,让大赛成为一届特色突出、亮点纷呈、影响深远的盛会。 全程数字化融合福文化 本次大赛是中华全国总工会首次举办数字经济领域技能大赛,也是福州近年来承办的规格最高、单项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职业技能大赛。为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办好本次大赛决赛,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省总工会的指导支持下,福州市在组织、宣传、服务、保障等方面精心筹备,突出赛事全过程数字化、融合展示“福”文化、打造“礼遇工匠”品牌,力争呈现一场数字化应用领域精英角逐比拼盛宴,全方位展示“数字福州”建设成果。 在承办大赛决赛的过程中,福州立足自身的探索和实践,体现“福州水平”、打造“福州品牌”、贡献“福州经验”。在赛事设置上,打破传统竞赛线下竞技的特点,所有参赛选手可在不同地点和赛场,依托互联网实现同步在线比拼,使劳动技能竞赛本身更有数字特色。这种“互联网+竞赛”“云竞赛”等一系列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劳动技能竞赛新模式,也是福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新路径。近年来,福州启动数字工匠培养计划,为了更好地助力技术工人适配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福州市总工会牵头指导福州市数字经济领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组织开展福州市职工数字产业专项竞赛等多项赛事。2022年共承办3场省级竞赛活动及6场市级竞赛活动,其中就包括了一系列数字经济产业职工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赋能,通过竞赛培育一批高素质数字人才。目前,已基本形成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市级一类赛、二类赛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体系。 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福州也将进一步激活完善产业工人的学习教育体系和技能竞赛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技能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在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中,激励一线技术人才发掘自身潜力和创造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匠人匠心”融合发展,以数字变革引领全面转型,为推动数字经济更好赋能实体、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