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的历史细节
2023-06-27 11:07:16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销烟池 从1839年6月3日开始,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英美鸦片,活动持续至6月25日结束,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被称为“虎门销烟”,它被载入马克思的名著《鸦片贸易史》。 马克思在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诚如马克思所言,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顶点,它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在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李小松、陈泽弘编著《历代入粤名人》评价林则徐所领导的这场禁烟运动:“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查禁鸦片的本身。它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决,一洗贪官污吏加予中国的耻辱,唤醒中华儿女为民族生存而奋斗,揭开了中华民族近代史的新一页。” 虎门销烟得以顺利实施是在林则徐等人坚决斗争的基础上完成的。面对鸦片流毒所带来的危害,清政府从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第一条禁毒法令开始,屡禁不绝,找不到根治的办法。道光年间,鸦片贸易猖獗、白银外流加剧,此时朝廷中有以太常寺卿许乃济为代表的“弛禁”派,提出了以下主张:鸦片贸易合法化,允许洋商将鸦片作为药材纳税;鸦片入关后准许以货易货,但不得以白银购买以减少白银外流;允许民间吸食鸦片,禁官不禁民;放宽内地民众栽种罂粟的限制,以内地种植取代外国进口。 这些观点受到以鸿胪寺卿黄爵滋为代表的“严禁”派的强烈谴责。黄爵滋向道光皇帝上书《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这份禁烟运动的重要文献指出了鸦片吸食泛滥、白银大量外流导致民力削弱、国库空虚的恶果:“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买烟具,为市日中。盛京等处为我朝根本重地,近亦渐染成风。……故自道光三年(1823年)至十一年(1831年),几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1831年)至十四年(1834年),岁橱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1834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弛禁”派与“严禁”派的论争令道光皇帝犹豫不决,1838年9月9日林则徐上奏折《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文中指出:“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段警语振聋发聩,终使道光皇帝下定决心开展禁烟运动。 1839年1月8日,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离开北京奔赴广州,处理“海口事件”。林则徐发布《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的告示,传令沿途驿站官员无须安排迎送、一切费用自己承担。3月10日到达广州之后,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的协助下,步步为营与洋商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据刘乾先、董莲池等主编《中华文明实录》“虎门销烟”条目记载:“3月18日,他召集行商,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林则徐还深入调查研究,采取了严厉的措施禁烟:一、勒令烟贩三日内全部上缴所存鸦片。二、要求外商写下永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否则‘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三、积极备战,在川鼻和尖沙咀击败英国侵略军的挑战。经过斗争,击败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阻止禁烟的阴谋,封锁了洋馆,撤退了中国雇员,迫使英美烟贩于4、5月间交出鸦片二万余箱,共重二百三十七万余斤。” 林则徐采取了恩威并举的方式,一方面许可保护洋商正常的贸易,另一方面沉重打击查顿、颠地、马地臣等不法洋商走私贩卖鸦片的恶劣行径,成功收缴了大量鸦片。 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将鸦片押解进京查核,得到准许的旨意。为什么后来并没有押解进京而改为在虎门海滩销毁呢?齐上志《虎门销烟的由来及意义》一文研究指出,是由于福建上杭进士、时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的邓瀛上了一道《请就地销毁鸦片疏》,该疏分析押解进京之举劳民伤财,且程途遥远易滋生弊端。道光皇帝听从,并重新下旨令林则徐就地销毁鸦片。 林则徐选址虎门海滩挖了两个大池,据原址竖立的《销毁鸦片烟池》碑上的碑文记载:“烟池每个纵横十五丈余尺(合2500平方米),四旁栏椿钉板,池底平铺石板,前设一涵洞,后通一水沟,池岸周围,广树栅栏。浸化之法:先由沟道车水入池,撒盐成卤,所有烟土逐个切成四瓣,投入卤中,泡浸半日,后将烧透石灰抛下,顷刻便如汤沸,再由民夫各执铁锄木耙来回搅截,务使颗粒悉化,候退潮时,启放涵洞,烟渣随浪送出大海,然后用清水洗涤池底,不任涓滴留余。” 虎门销烟所销毁的鸦片总计19179箱外加2119袋,总重量达2376254斤。为震慑鸦片贩子、扩大宣传效果,当年“虎门销烟”的活动现场是开放式的,允许当地居民、士绅百姓以及外国传教士、记者等人围观,在现场观看的英国人裨治文《镇口销烟记》如此记述:“我们曾反复考察过销烟的每一个过程,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于我们的臆想,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一工作更忠实的了。在各个方面,显然是比广州看守外国人的时候严密得多。有个穷人试图拿走身边的一点鸦片,但一经发觉,几乎立即被依法惩办。即使偷去一点鸦片,那也是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目击后,我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事实。” 销烟活动顺利完成之后,林则徐向道光皇帝上奏销烟流程及最终成果,道光皇帝朱笔批示:“可称大快人心一事!”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它的完成标志着禁烟运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虎门销烟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一天正是虎门销烟结束的翌日。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