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八闽文脉·向海 | 闽南艺术家的“海鲜情结”

2023-07-10 10:43:14 作者:林恒立 来源:厦门晚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提及以鱼虾为题材的画作,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齐白石、张大壮等人。

闽南民谚云:

讨海人请亲家,不是鱼便是虾。

因为靠海吃海,不少闽南艺术家也怀有“海鲜情结”,把海产品当成创作的重要题材。

image.png

萧百亮,出生于厦门,少从胞兄百川学画,后出洋谋生。抗战期间参加陈嘉庚领导的爱国华侨抗日组织,1954年回国定居厦门。擅长花鸟画,画风受岭南画派、海上画派影响。笔墨简洁,独具新意。来源:《萧百亮画集》

国画家萧百亮的鱼

“加拉鱼煮白菜,其味至美。若添番茄,则嫌浓滞。无奈立意不在笔先,令人悔之莫及矣。”这段话并非出自哪本烹饪著作,而是国画家萧百亮于其画作《海边风味》里的题跋。

加拉鱼,即嘉腊鱼。朱家麟《厦门吃海记》说:

“嘉腊鱼头煀白菜”乃闽南名菜,特别是鱼头那十三块肌肉,结实香美有如软玉,是此菜的精华。

鲜甜的嘉腊鱼何必加番茄呢?笔者少时就对此有过疑问,长辈的回答却只是“润色”二字。无怪乎,萧百亮如此感慨。

萧百亮画作常以鱼、虾、蟹为主题。

image.png

萧百亮《海边风味》

画家林岑在其《怀念萧百亮先生》一文中写道:

萧先生最为令人叹为一绝者是他画的“溪鱼”。有一次,《厦门日报》刊登了先生的一幅题为《力争上游》的群鱼图;一向不赞成我学画的父亲拿着报纸指给我看并说:这幅“溪鱼”画得非常生动,这位画家一定很熟悉这种鱼的生活习性,要好好地学习……

水彩画家张厚进的蟹

厦门市美术馆有一幅《蟳红酒醇》实在逼真,令观者明明吃完午餐,肚子却咕咕叫起来。但见画面中一盘蒸好的膏蟹,旁边还有一篮生猛的同类,前有几颗海螺,后头还摆着一缸陈年老酒。

image.png

《蟳红酒醇》,作者张厚进,福建永春人,从事美术教育四十余年,擅长水彩画,曾任中国水彩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水彩水粉画会会长。

此时,不禁想起厦门市知名文人柯伯行的《醉蟹》来:

霜膏露髓润清秋,风味樽前足散愁。

笑向无肠公子问,沈(沉)酣别有酒肠否?

林懋义评价张厚进的画作:

厚进老师早期受“流动展览画派”影响,近年又吸收了梵高的印象画派长处,构图严谨,用笔坚实、浑厚,色彩明净,水分滋润,透明度强。像《海味》那刚出汤的蟳、大虾、血蚶,色调和谐,水分掌握得恰到好处。

——林懋义《鹭岛情思》

张厚进厨艺很好,画完海鲜,就会给家人带来口福。张家玮在《关于我爷爷的炖猪脚、红酒与水仙》一文中回忆:

我爷爷烧菜是一流,也时常以菜入画……一个小矮桌,上面放着最近要画的东西,平时有水果,有海鲜,也有鲜花……每次我爷爷完成一张画时,后面几顿饭都特别美味,原因就不用多说了……

装置艺术家黄永砯与“鱼”

近观丰子恺画作《香饵自香鱼不食,钓竿只好立蜻蜓》,会令人联想到厦门的装置艺术作品《姜太公钓鱼,钩是直的》《双饵》《鱼头火车》。

image.png

装置作品《双饵》,作者黄永砯(1954—2019年),福建厦门人,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一员,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黄永砯的作品寓意深刻,但难以描述。在一次访谈中,他解释说:“如果作品就摆在那里,为什么还需要描述?……所有的描述都是试探性的,我们不要被所谓的‘作者’的描述所迷惑。”

漆画家沈福文的虾

在四川《达州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年逾91岁的画家沈福文在本已封笔的情况下,倾情创作了一幅中国画《虾》。

栩栩如生的画面,令观者赞叹。

image.png

漆画《虾》,作者沈福文(1906—2000年),福建诏安人,著名美术教育家、新漆艺开拓者。曾就读于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国立杭州艺专、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8年归国任国立艺专教授,后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

据乔十光所忆:

20世纪40年代,他和常书鸿结伴到敦煌考察写生,发现敦煌图案的神秘、含蓄、旧损很适合用大漆来表现,回来后便把敦煌藻井、壁画图案融入漆艺创作中,创作了一批敦煌图案的漆艺作品。

——《美术观察》2008第3期

沈福文的漆画《虾》更是独具特色。

李婉莹《沈福文漆画中的中国元素》评论说:

颜色的层次感营造了一种月色静谧、岁月静好的意境。这意境毫无喧宾夺主之意,整个作品中最熠熠生辉的还是那几只活泼可爱的小虾。左下角镶嵌螺钿片象征气泡,成为点睛之笔。螺钿片闪闪发光,发出七彩光泽,安排得十分巧妙。

晚年,近90高龄的沈福文教授在北京、厦门、漳州等地举办个人漆艺作品展,引起很大反响。

这些寻常海鲜,在画家们的生花妙笔下,神采奕奕,跃然纸上,既有富有自然生态之趣,又有时代生活气息。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