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永泰:突出三大特色 让乡愁有“乡”可寻有处安放

2023-07-13 09:46:24 作者: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黄墙青瓦、荷风送香

蛙鸣阵阵、孩童嬉戏

步步皆景

……

7月的永泰

古香古色的传统村落大美画卷徐徐展开

image.png

▲同安镇爱荆庄

目前

永泰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3个

省级传统村落47个

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2022年

永泰全面启动

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

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三大特色

高标准编制相关规划文本

形成以嵩口、同安、梧桐三个片区为核心

辐射带动全县保护利用的工作格局  

活化利用

古民居留住乡愁

image.png

赖泽樟 摄

位于大樟溪畔的嵩口镇是目前福州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随着古镇活化的不断深入,近期镇上又有一座老宅完成更新改造,以永泰李梅文化体验中心的形式对外开放。

走进改造一新的老宅,你肯定想不到,它的前身是一栋几近倒塌的木构祖屋,仅剩一隅厨房保留使用。经过修缮,新旧特色融合,老宅焕发新生。

负责改造设计和运营这座古民居的是乡建人石浩男和谢方玲夫妇。过去的9年里,他们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嵩口古镇活化、乡村振兴第一线。“我们希望能够在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中间找到平衡点,打造一个自然而缓慢的温暖古镇。”谢方玲说。

其实,在保护改造的最初阶段,嵩口镇就明确了一件事——原住民决不能离场,这一观念也延续至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是乡村文化复兴的关键。为此,我们持续聘请闽台乡建团队扎根嵩口,将嵩口作为传统村落‘活化’的试验田。”嵩口镇有关负责人说。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嵩口镇修复了163座明清古建筑,有序恢复古镇赶圩、肥狮、藤编、武术等文化元素,咖啡馆、书店、电影院等现代功能也在古建筑中扎根,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的“嵩口模式”。

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沉睡的乡村资源被唤醒。目前,通过以政府为主体,协调古厝租赁、托管、补助和房屋使用权置换等活化方式,嵩口镇已完成35座古民居的租用流转,完成成厚庄、张元幹故居等9座古民居的托管,补助龙口厝、和也厝等6座古民居的修缮。

新旧结合

永泰庄寨享誉世界

image.png

赖泽樟 摄

古村落的保护、开发、活化,不仅留住老百姓的乡愁,也为古村落的发展按下“加速键”。这一点在永泰庄寨的保护和开发上同样可见一斑。

庄寨是永泰传统村落独有建筑,被誉为“明清时期南方民居建筑的奇葩、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现存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庄寨就有98座。2015年9月,永泰成立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依托宗亲力量创建庄寨保护与发展中心,下设38个理事会,由村民代表主持,陆续撬动2000万元民间资本用于庄寨保护和修缮。

从最初的抢救性保护30座濒危的庄寨,防止房屋不塌不倒,到近两年庄寨的活化使用,庄寨酒店、研究基地、婚庆基地等新兴业态的出现,永泰的古庄寨真正活起来了。

白云乡北山村的北山寨变身为永泰第一家庄寨酒店;同安镇的爱荆庄布置展室,承办红色文化展览;不远处的仁和庄继续承担乡村社区教化职能,打造仁和书院……“新”“旧”结合之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庄寨保护和发展的队伍。通过科学的活化,沉寂多年的庄寨展现全新面孔。

如今,永泰庄寨的名声享誉国内外,永泰庄寨建筑群获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荆庄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黄氏“父子三庄寨”入选世界文物观察名录,北山寨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案例解读》。

破解难题

打造共同富裕样板

image.png

传统村落古建筑和古民居点多面广,活化保护利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钱从哪来?产权如何认定?这两大长期困扰传统村落保护的难题,在永泰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找到化解途径。

针对过去农村三资家底不清楚、交易不规范、价格不透明等问题,永泰出台《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工作机制》等文件,规范农村产权流转程序,形成农村资源流转变资产、资产交易变资金的闭环交易链,实现农村三资流转的可持续发展。

在各项政策支持下,位于东湖尖山脚下的大喜村开启“整村运营”模式。“我们引入运营团队进行整村策划运营,成立大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将村里的土地、林地、房屋等闲置资源作为公司股本,并保证全体村民均在村集体公司占有同等比例的股份,探索实施由企业出资、村集体公司出资源、第三方公司运营的模式。”大喜村党支部书记黄时杰说,该村已引入在野集团、鹇来谷文化有限公司、小海狸文化公司、鹿森书院等一批文旅企业入驻,2022年村财收入达50万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永阳大地发生的深刻变化,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近3年,永泰通过平台搭建并利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传统村落5.8亿元,不仅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硬改造”,亦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农村文化振兴等“软实力”。

留住乡愁,创新发展,永泰通过一个个项目的撬动,对古村落采取整体或连片保护的同时,活化善用,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一个寄托乡愁的桃源秘境,也打造出一个共同富裕的“永泰样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