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云端 山那边 海里面 ——气象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福建实践
2023-07-14 16:47:23 来源:福建省气象局 责任编辑:吴静 我来说两句 |
东海澄碧、闽江如练、武夷叠翠、土楼茶香……“四时福建”(北京)文旅推介活动中,福建形象引来世界瞩目:多山、多水、多绿,森林覆盖率长期冠居全国,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全优,城市空气优良率名列前茅。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优先已成为全省上下的理念共识和发展逻辑。 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每一分绿色都来之不易。闽山闽水的沧桑巨变,同样见证了气象部门久久为功的试验与实践:探索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发挥趋利避害作用,在释放生态红利、丰富地方绿色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蕴含着气象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丰富启示。 眼下,福建省气象部门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上深耕不辍。 融合:诗和远方交相辉映 6月27日凌晨,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的日出观景台上,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守候第一缕阳光。当霞光冲破云层,光影在天空和海面渲染,人们大呼“不虚此行”。 这里被誉为“中国观日地标”,2022年入选全国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后,霞浦县气象局便开启全省首个“实景+海上日出”气象服务。不仅日出景观“可遇可求”,德化县用一条条九仙山雨雾凇、云海等气象景观预报串起了网红打卡路线,景观出现时景区游客超过日载限量8000人;平潭用准确率达75%的“蓝眼泪”概率预报,让游客科学“追泪”……哪一天哪一时是最佳观赏期?气象和文旅部门安排得明明白白。 6月6日,首款“天气景观预报”文旅信息产品发布,为“清新福建”与“福”文化注入新活力。依托72小时气象预报,以时间为轴,365天以风景美图、创意海报、音视频、互动话题等形式,精准推荐全省每日最佳出游地、气象景观打卡点、民俗风物等,带动 “气象+文旅”资源开发,引导游客“精准”游福建。这正是今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新华社、省气象局在全国率先推出“气象+文旅”品牌——四时福建的题中之义。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省委省政府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精心呵护八闽大地的青山绿水、文化遗产,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省气象局联合文旅部门认定100个气候福地、13个县(市、区)政府创建“中国天然氧吧”、4地成为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力促文旅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今年第一季度,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11079.58万人次,同比增长25.8%;旅游总收入1322.80亿元,同比增长42.9%。 视野转向霞浦县海岛乡,山海美景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天气变化是否影响游客安全和体验成了当地政府和旅游从业者最关心的事。为此,气象、文旅联防联动防范应对气象灾害,强化旅游交通安全预报预警服务、海上旅游气象安全保障服务、港口码头进出口船舶通行效率和安全、部门间全媒体传播气象灾害科普宣传,用服务的力量推动绿色平安出行。 6月26日中午,来自广东的陈先生一家特意挑选微风天乘快艇登上北礵岛,避免了晕船。入住民宿后,在记者的引导下登录福建省气象局出品的知天气客户端,得知未来3天旅行目的地将出现高温热浪,便调整计划改在岛内小住。 “ ‘清新福建’既是一张亮丽的名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福建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志说。在推进生态文明改革试验中,福建省气象部门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通过撑起旅游出行安全伞、挖掘生态气候资源、创新气象景观预报等方式,拓宽绿色惠民、富民路径,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改革的试验成果。 赋能:乡亲们的幸福藏不住 “海带苗下海后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养殖户就要遭受很大损失。”6月26日,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志安说,海带苗从室内高密度低温培育到下海养殖,时机非常重要,气象预报对养殖户来说必不可少。 霞浦县是“中国海带之乡”,年产鲜海带150万吨、产值16亿元,养殖户超过1万户。环海的地势与多样的地形造成天气复杂多变,海带养殖户长期以来深受天气问题困扰。对此,霞浦县气象局制作发布专报,提醒养殖户抓住冷空气南下的节点抓紧下苗。 有着50亩海带、近20年养殖经验的北壁乡池澳村村民陈孝杰,根据天气专报合理下苗,还适当调整挂绳的水层高度,避免光照太强影响苗体成长。2022年,霞浦气象局发布海带苗入水专题气象报告1期,晾晒服务专题244期,为养殖户减少损失3000多万元。 在福鼎,气象服务融入浓浓茶香。打开福鼎“数字气象 智慧茶园”微信小程序,太姥山绿雪芽茶园温度28.1℃,空气湿度81%,20厘米土壤湿度25.1%……小气候环境一目了然。 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绿雪芽有机茶基地工作人员何正春说,这些数据,不仅能科学指导茶农茶企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农事措施,还与福鼎白茶溯源大数据融合,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立体式全程监管。 2022年以来,福鼎市建设14个标准化茶园立体气象监测站,与地面气象区域站网构成覆盖全域1400万平方米的白茶立体气象监测网,为开展茶叶气象服务、茶叶气候资源评估认证、茶叶与气象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撑。 气象科技成果还在白茶生产销售中得到转化。2022年3月,福鼎白茶公共品牌获评“福建气候优质农产品”,可溯源“茶叶气候品质认证”二维码推动了白茶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促进福茶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为将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福建省气象部门持续提升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定量化评估技术和数字化水平,构建枇杷和蜜柚等气候品质认证模型,为65家茶企、12家特色水果种植基地提供气候品质认证服务,颁发“气候优质农产品”牌匾85块,气候品质认证证书100张,提供溯源二维码176.3万枚。 好气候能赚钱,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气候饭”。安溪39家茶企49批次高端茶叶销量约增加10%-20%,漳浦石榴镇2889户种植户6428亩青枣亩产值增收20%,果农增收3200多万元。 蓄势:美丽中国青山常在 6月29日,2023年武夷山国家气候观象台科技咨询会在南平武夷山市召开,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科技大咖云集,共话武夷山国家气候观象台高质量建设。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体系中的首位。绵延千里的武夷山,是我国东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生态综合价值可见一斑。 2019年,武夷山国家气候观象台位列入24个国家气候观象台之一。同年7月,武夷山国家气候观象台、武夷山国家公园气象台揭牌成立,既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气候观象台,也是全国首个专为国家公园成立的气象台。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开展垂直廓线、大气成分等多种新型观测项目,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数据综合处理系统、完善气象趋利避害服务体系。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首次发布生态气象公报,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供科技支撑。 今天的武夷山观象台,不断推进业务转型,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方向瞄向更宽广的视野—— 森林火灾,是绿水青山的大敌。森林覆盖率高达65.12%的福建,时常面临森林火灾的威胁。气象部门在配合打造省、市、县三级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的基础上,2023年武夷山气象部门新建3座地面烟炉,常态化利用烟炉开展增雨作业,为防灭火工作洒下“甘霖”。 7月2日,武夷山市首席岩茶厂厂长杨文春来到茶叶试验品种园,查看水仙、肉桂、瑞香、大红袍等10个茶叶品种的分区规划种植情况。今年初听说气象部门开展武夷岩茶试验,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武夷山考察时,杨文春有幸作为茶叶种植大户和专家,在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当面聆听总书记教诲,越发坚定了科技种茶的信心。 做大“朋友圈”,共创“大未来”。福建省气象部门以“优等生”成绩交出生态答卷:局校合作不断深化,与清华大学合作山洪预警示范区建设项目;国际交流步伐加快,《武夷山区域的气候变化事实与预估》在“2022中国—俄勒冈州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论坛”重磅推出;持续释放绿色牵引效应,近3年获批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20余篇科技论文,成功举办两届“武夷论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咬定青山,成就更多借绿生“金”。 (本报记者:李冬梅 姚梦圆 曾杰 林铖 陈苑旻)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