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 | 厦门:破译“美丽经济”发展密码

2023-08-15 07:58:44 作者:黄培坤 游笑春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1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培坤 游笑春 通讯员 洪欣琳)

仅1.65万亩的种植面积,就创造出106.5亿元的总产值。这是2022年度厦门市花卉苗木产业交出的成绩单。

高达64万元的亩产值,远高于全省花卉苗木平均亩产值8.81万元。厦门,在全省花卉苗木产业中展现“高素质”。

如今,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厦门正通过科技兴花和三产融合,探索一条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亩产背后的发展密码是什么?近日,记者探访厦门市花卉苗木企业,了解“美丽经济”背后的故事。

科技兴花

依靠创新破解土地要素限制

全自动化播种生产线,一小时可播种十几万粒;种子催芽专用人工气候室,不仅能提高出芽率,还能缩短1~3天的出芽时间……

走进位于厦门海沧的棠潮园艺暨班纳利中国育种中心,不见工人,只见机器在导轨上来回穿梭。在精心培育下,一盆盆花卉种苗长势良好。

这里是世界顶级花卉育种公司——德国班纳利种子公司在全球布局的第四个育种基地,也是亚洲唯一的育种基地。去年6月,这个总投资两亿元的项目一期正式运营。棠潮园艺,成为国内第一家引进世界知名育种公司在中国大陆设立育种中心的企业。

秋海棠、长春花、鸡冠花、矮牵牛……记者在现场看到,已建成的3.5万平方米智能化玻璃温室里,不少新品种正在测试中。棠潮园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詹瑞琪介绍,投产至今,育种中心已生产各类优质花卉种苗2063万株、盆花93万盆,产值2234万元。二期建成后,这里将打造国家级的草花种质资源库,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工厂化育苗中心。

“最大的亮点,就是这里研发的新品种不是德国制造,而是厦门制造。”厦门市海沧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廖传锟说,“班纳利在北美、荷兰、德国设有三个育种中心,唯独厦门争取到了自主知识产权。这样的突破,经历了两年艰苦的谈判。”

厦门科技兴花的探索,源于种苗被“卡脖子”的隐忧。

“每生产一株苗都要交版税,有些国外授权销售的品种,版税占总成本60%以上。”詹瑞琪表示,花卉育种,和芯片一样,是核心技术。因此,棠潮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攻克长春花、石竹等花卉育种技术,重点培育适应本土生长、市场认可度高的花卉新品种。

海归博士、棠潮园艺育种研发部总监刘思洋是团队的核心成员。7月,福建省首家花卉种业产业研究院——由省农科院和棠潮园艺共同发起建设的厦门棠潮花卉种业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以中德双方合作确定的主要草花种业前沿育种技术创新、育苗技术创新及高品质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

刘思洋成为厦门棠潮花卉种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他告诉记者:“借助省农科院平台,研究院将发力草花新品种测试,帮助企业进行新品种认证及推广。同时,对适合厦门种植的草花新品种,在生物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方面进行高水平合作。”

福建,是中国花卉苗木重点产区和主要出口省份,福建盆栽花卉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目前,花卉苗木产业被福建列入林业八大工程和乡村振兴十大特色产业之一。

然而,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福建与花卉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认为,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弱,科研水平滞后,科技资源分散,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益品种缺乏,导致我国花卉产业在产业链利益分配中难以拥有话语权。

厦门花卉产业的发展,就面临这样的痛点。

海沧土质肥沃、水量充沛,拥有发展花木产业良好的资源禀赋。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厦门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市场需求,海沧东孚逐渐聚集了一批花农。

海沧区花卉苗木产业协会秘书长沈韶希,就是早期在海沧创业的花农之一。2013年开始,凭借从欧洲学来的扦插技术,他创办的厦门华艺苑园艺场发展迅速。

“‘东孚牌’草花当时在全国排名前列,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具有竞争优势。”沈韶希说,“厦门优质独特的种苗品种大多来自欧洲和东南亚。”

如今,海沧已发展成为厦门最大、最主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年产值2亿多元。其中草花占厦门总产量90%以上,占福建总产量60%以上,小菊花出口数量全国最大。

然而,由于土地资源受限,海沧花木产业的发展,遭遇规模难以突破的瓶颈。

“我们只有4300亩种植面积可用于产业发展,如果不在高质量发展上突破,产业竞争力难以形成。”廖传锟表示,和其他产区一样,厦门花木产业也形成了对国外种子种苗的依赖,导致生产、物流、销售成本较高。

推动产业升级,海沧正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招商引资策略,以产业补链、延链为导向,重点引进高端研发、育种育苗、乡村旅游和“农业+”项目,推动花卉产业做精、做优。

三产融合

向新消费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花木产业的潜力有多大?专家测算,种植花卉苗木亩产值可达2万~3.5万元,相当于种粮或其他经济作物的3~5倍;而且,花木产品每销售1元,能带动综合产值5~6元。

从上游的种苗、种球、种子产业,到下游的加工、物流和服务业发展,花木产业可延伸的领域涵盖地产、景观、旅游、食品药品等。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花木产业具有强劲的辐射带动能力。

“目前,海沧已经引进了超过2000个花卉新品种,这些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金砖厦门会晤等重大国际盛会的景观营造中。”厦门市海沧区花卉苗木协会黄会长介绍。

厦门的“赏花经济”,正因高颜值的花园城市打造渐入佳境。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厦门持续掀起“赏花热”,园博苑新春花展、天竺山桐花旅游节、厦门国际花卉新品种展、大屏山樱花谷……持续举办的花事盛会,吸引了一大批外地游客来厦赏花。

4月举办的2023厦门国际花卉新品种展,是全省首次举办的花卉新品种展。展会设置温室种植、户外种植、盆栽及企业风采等四大展示区,参展的1000余个新优品种涵盖三角梅、蝴蝶兰、国兰等草花品类,来自国内外的70多家企业、科研单位参展,其中国外参展商近30家。

融合一、二、三产,海沧花木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明显。以花兴产,海沧区整合“一山一水一方田”“一花一泉一玛瑙”鲜明资源特色,举办海沧桐花旅游节。位于厦门海沧下陈社,依托棠潮项目打造“下陈小旅行”品牌,承接研学活动,串联村内农家乐、民宿、古厝、文旅打卡点,盘活乡村旅游动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建设中的海沧天竺山花海观光园项目,规划花海、花溪等场景,引入声、光、电等互动技术,打造成儿童生态体验研学基地,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近100个,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0万元。

“厦门花木产业谋求下一步发展,需要超前的意识、视野和格局。”黄会长表示,厦门可以以城市景观提升为方向,打造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园林景观,促进园林绿化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运用,拉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花镜,是花卉行业瞄准的方向。以园林美学为指导,花镜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能充分表现植物景观生态和谐的自然美、色彩美和群体美。

“花镜行业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前景广阔。前不久厦门举办的第二届花镜大赛,反响热烈。”黄会长认为,“花镜的推广应用,一方面将推动厦门园林绿化‘由绿转美’,另一方面将培育厦门本地品牌,打开新的花木消费市场。”

记者了解到,今年,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将创建美丽乡村庭院150户、美丽乡村微景观500处、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100个、美丽田园8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10个,这将为厦门花木产业拓展发展新空间。

充实人们精神文化、满足美好生活向往,花木是重要载体。

以科研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以文旅融合延伸产业链,以城市景观提升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厦门正破译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写好“美丽经济”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