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秋风起,蟹脚肥!福州大闸蟹抢“鲜”上市

2023-09-15 10:52:42 作者: 来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每到夏末秋初之际,老人家总会念叨起“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这句谚语,提醒你又到9月了,此刻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福州大闸蟹上市了吗?销量如何?

大闸蟹价格预计比去年便宜

而且品质更优

秋风乍起,大闸蟹已经抢“鲜”上市,几乎每个海鲜水产店都将装着大闸蟹的泡沫箱摆在店门口最显眼处。

image.png

福州大闸蟹抢“鲜”上市

“早上刚送到的大闸蟹,满满的全是蟹黄!”早晨8时许,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海鲜摊主们正在卖力揽客。

几个海鲜摊位的大闸蟹价格根据公母、品质和个头的差异有所不同,价格区间在45~65元/斤。一位摊主表示,“精品”大闸蟹按只卖,重约3两,一只15元;同等大小的母蟹比公蟹每斤贵上5~10元。

俗话说“九月母,十月公”,顾客们都偏爱母蟹吗?摊主说:“实际上公蟹卖得比母蟹更好,因为便宜些。”不过,各个摊位的大闸蟹进货量都不多。

“珍沃国际海产”店主林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天陆续有顾客来买,不过目前还不是大闸蟹最肥美的时候,顾客最多买几只尝鲜。

记者注意到,几家水产店还定制了“大闸蟹中秋礼盒装”。“送礼可以选8只、10只或12只大闸蟹,包装好放在大礼盒里非常有面子。”店主说,提前预订价格会更加优惠。“现在的个头还小一点,到中秋前大闸蟹会更肥美,但是价格也会翻一倍左右。”

“云双活鲜店”店主周女士说,今年的价格预计不会比去年的贵,去年卖到了100多元一斤,“而且今年的螃蟹品质比去年的好”。周女士打开一只母蟹,只见蟹黄十分饱满。“再过两天,2两、3两、4两的大闸蟹都会陆续上市。”

不仅线下大闸蟹开始热卖,线上礼品卡也在火热促销中。打开朴朴APP,阳澄湖大闸蟹卡券有298元和588元两种;大闸蟹母蟹一只(85g~110g)约15元,大闸蟹公蟹一只(90g~110g)约10元。而蟹状元(福州仓山店)则按照3对装、4对装、5对装的规格进行销售,公蟹6两5只加上母蟹4.5两5只的价格高达4698元。

福州市场上的大闸蟹

多产自江苏湖区

大闸蟹产自哪里?记者观察到,近期上市的部分大闸蟹的宣传牌上,都注明“选自江苏优质湖区”。

蟹状元(福州仓山店)客服告诉记者,大闸蟹都精选自江苏优质水域,主要产区有:长荡湖、大纵湖、高邮湖、阳澄湖等。

走访过程中,几位海鲜市场摊主也表示,大闸蟹是这两天才从江苏进货的,“江苏刚开始大量上市”。

“珍沃国际海产”店主林先生称是“阳澄湖附近”;“云双活鲜店”店主周女士则说福州的大闸蟹几乎都来自于洪泽湖。

“阳澄湖的大闸蟹都是按礼盒卖的,一般不会在农贸市场见到,价格很贵,3两重的螃蟹6只要600多元。”周女士提醒道,如果在菜市场有商家称自家的大闸蟹产自阳澄湖,很有可能是骗人的。

大闸蟹应该如何挑选呢?周女士介绍,在挑选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所要购买的大闸蟹是否具备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这四个特征。“之前是‘六月黄’,螃蟹壳都是软的,现在上市的大闸蟹都是发育成熟的,外壳很坚硬。”

周女士说,吃大闸蟹主要就是吃蟹黄和蟹膏,丰腴的脂肪和蛋白质带来极致的口感。不过,她认为眼下还不是大闸蟹的最佳赏味期。“九月圆脐十月尖”,再过一个月,蟹黄红膏的比例才是恰到好处。她表示,最近福州市民更爱买毛蟹,“如果是自家吃,可以购买毛蟹,价格优惠个头大”。

“蟹”逅美味,莫忘健康

“中医认为大闸蟹性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不适宜体质虚寒的人食用。”福州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潘鸿贞说。此外,过敏人群、痛风人群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不宜多吃螃蟹。

食用大闸蟹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每餐食用的量不宜过多,成人一顿食用2只左右为宜。”潘医生表示,大闸蟹忌与柿子、梨、花生等共食,以免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最后,潘医生提醒道,市民应选择新鲜的大闸蟹食用,尽量将其进行高温烹饪,并且蟹胃、蟹心、蟹肠等部位有细菌、毒素残留,吃的时候要把这些部位清除干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