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国内首艘绿色智能串联式混合动力港作拖轮顺利交付

2023-10-21 08:35:2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作者:林侃

东南网10月21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 文/图) 10月18日,福建船政旗下企业东南造船为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建造的5000马力新能源混合动力拖轮(MW637-1)——“厦港拖30”轮顺利完工交付(左图)。该船是国内首艘同时满足串联式混合动力、绿色船舶、智能船舶附加标志的高技术高附加值拖轮,填补了我省在新能源拖轮应用方面的空白。

福建船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船是福建船政积极贯彻工信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以节能减排为核心,为建设“电动福建”而承建的全电力混合推进船舶,系福建省电动船舶重点示范项目。“厦港拖30”轮投入使用后,预计年综合节能率约为26%,与常规拖轮相比,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53吨,一氧化碳约5.13吨,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约6.97吨,颗粒物约0.12吨。

据介绍,“厦港拖30”轮设计总长38.3米,型宽10.6米,型深4.9米,设计吃水3.6米,设计航速13.2节,正车系柱拖力约61吨,配备3套柴油发电机组及1860千瓦双Z型全回转带导流罩螺旋桨,配置的锂电池组在纯电航行模式下续航能力为2小时,满足单作业航次港区零排放、静音航行等要求,其配置满足沿海航区航行作业要求,主要用于协助进入港口大型船舶的停靠和驶离,在港内完成拖带、顶推等作业。

“厦港拖30”轮采用业界先进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技术,在作业模式下,锂电池组可根据实际需求投入使用,起到削峰填谷、节能减排作用,有效解决以往常规动力拖轮作业过程中因负荷突变引起的冒黑烟问题。此外,该船还配置了智能船舶系统,可实现自主靠离泊、安全驾驶及作业辅助、机舱设备智能监测与辅助决策、智能运维管理、船岸协同一体化等功能。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