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农人”乡村显身手
2023-10-29 08:44: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10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近日,记者驱车前往厦门翔安大宅社区,阡陌纵横,随处可见农人忙碌的身影。“嘿,这儿!”循着声音望去,一张黝黑的笑脸在层层绿浪中露出来。 “现在是洋桔梗定植的关键时期,棚内的湿度、温度都要严格把控,因此最近我都泡在花棚里。”文奖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金杰迎面而来,跟在他身后,记者穿过石板路,眼前是连片的洋桔梗大棚,土壤深处,一条条黑色管线正输送着水肥能量。 梁金杰是一名“新农人”,他曾经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了6年。2011年,过了而立之年的梁金杰想要有点改变,便辞职回乡开始种植反季节仔姜。后来,梁金杰成立文奖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洋桔梗。梁金杰说,通过市场考察,他了解到我国洋桔梗的市场需求量正逐年增加,一二线城市花店对其十分青睐。但福建还鲜有人引种,“种的人少,才有更大的市场”。 不仅要种,还要“聪明”地种。“洋桔梗的生长对环境,特别是对水的要求极为严苛。”说话间,梁金杰打开手机,查看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梁金杰说,洋桔梗虽然喜欢湿润环境,但过量的水分对洋桔梗根部生长不利,易受病害侵入。因此,他采用滴灌设施,相近的两排洋桔梗中间铺设着一条滴灌带,通过手机系统连接水泵,定时定量且均匀地为洋桔梗输送水肥。 谈论间,记者不禁好奇,这片花田能有多少产能?梁金杰大致计算,花田面积不大,只有8亩,但每亩纯利润3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目前我种了16种颜色的洋桔梗,现在定植,来年元旦后就可以陆续销售直到6月底。” “新农人”筑梦乡村,是厦门对乡村振兴之路的积极探寻。厦门通过给出实惠政策、提升技能素养、搭建创业平台,吸引年轻人回归、奔赴美丽乡村。 据了解,来厦门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每年10万元,最长不超过三年的财政补助,截至目前,厦门共扶持高校毕业生41名,扶持资金达1060万元,扶持力度走在全省前列。 将返乡下乡创业大学生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训对象,通过职业能力培训、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化水平。2022年以来,厦门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5130人次,培育100名农村“双创”带头人。作为政策受益人,梁金杰不仅自己经常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种植技能培训,学习新技术,还把学习到的农业新技术、新思想传递给“老农人”们——他建议农户多用生物有机肥代替传统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存活率;他带领农户轮作,引进销售渠道促农增收。 如今走进厦门乡村,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农创客、文创客、科创客,各类型的“新农人”正在乡村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汤永强深耕苦瓜育种领域,培育出优质苦瓜种子,每年约有2000万粒种子从厦门走向全国,播撒在超10万亩的土地上。 许丁上返乡创业,带领乡亲建设安装节水喷灌设施,胡萝卜、小葱等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戴着眼镜的许丁上成了农民眼中的种田能手。 曾旭瑜创办的厦门市绿瓢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研究试验,已完成所有水叶菜绿色标准化种植规范,每日蔬菜销售量可达2吨,丰富着厦门市民的“菜篮子”。 …… 数据显示,厦门返乡创业大学生创办的主体产值总和已经超1.67亿元,带动周边农民就业约3057人次,增收约3064万元。2022年厦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连续19年保持全省第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