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勇探前沿,以科技硬实力催生新动能
2024-07-01 09:04:3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近日在京揭晓,“福建产”科研成果迎来高光时刻。氮化碳光催化、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复杂海岸环境沙滩保护修复、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形成和扩散……这些直面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斩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多项大奖。 它们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突破,而且许多是和经济社会息息相关的关键技术应用,彰显我省科技创新能力节节攀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新成效。 全链条创新,点燃产业新动力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宁德时代,牵头完成的“面向大规模产业化的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关键技术”,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牵头人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向记者介绍,秉持解决社会刚需、实现产业化目标,宁德时代在关键性技术上进行前瞻布局,在电池安全性、电池性能以及极限制造等方面持续创新,用科技创新保持公司产品的先进性。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但长期以来,电池电量存储少、续航里程短、自燃难灭危害大、大规模制造品控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 为解决这些难题,为我国实施汽车强国战略扫除障碍,坚韧敢闯的宁德时代迎难而上。吴凯向记者介绍:“项目聚焦高比能材料、高安全电池、大规模高品质制造三大技术关键,进行了一系列关键的创新。” 吴凯告诉记者:“项目解决了三元材料沿晶界破碎和释氧的问题,创制了单晶镍钴锰三元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使电芯的比能量率先突破300瓦时每千克,取得了国际性的领先。” 针对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提升,项目组发明了亚微米金属复合高分子功能集流体、气动自断电保护顶盖、高温烟尘与高电压网络分离新技术等,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电池安全体系。 “项目的另一个成果是创立了PPB(十亿分之一)级大规模制造工艺装备技术,一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成百上千个,每个动力电池都是独立安全单元,需突破传统制造业PPM(百万分之一)级缺陷管控标准。项目组突破了电池纳米-微米-毫米-米级跨尺度变形态高速制造技术,实现单线效率超过10吉瓦时/年,远超国际领先水平,建成锂电行业全球唯三‘灯塔工厂’。”吴凯说。 “市场是创新最好的‘老师’,海量消费者的反馈能够为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引。在这种正向的研发生态下,相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实力会不断增强、持续引领。”吴凯表示。 近年来,宁德时代从市场需求出发,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模式,解决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正是这种全链条创新,打破了科研与市场的壁垒,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 吴凯表示,宁德时代将通过持续的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持之以恒,从理论突破走向应用推广 从沙滩保护修复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到工程应用推广的系统性原创成果……历经20余年攻关,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复杂海岸环境沙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不仅构建了我国沙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引领了国际强潮沙滩侵蚀机理与防护技术的创新发展,填补了我国沙滩修复综合技术空白,推动了我国海岸保护理念的转变和海岸防护技术的进步,还推广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项目第一完成人、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所长蔡锋介绍:“沙滩侵蚀是全球性挑战,针对复杂环境开展适应性的沙滩保护修复是国际性难题。我国半数以上的滨海沙滩遭受持续侵蚀退化,而我国岸线曲折、动力环境多变、人工岸线占比高,环境更复杂,修复难度更大,必须自主创新研发。” 为此,海洋三所牵头,联合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科研攻关。 科学研究之路没有坦途,贵在持之以恒。“研究的方向目标不能散、不能变。”谈起科研攻关经历,蔡锋对记者说,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在海洋三所,整个团队初心不改,都跟着他沿着一个方向展开工作。 蔡锋表示,项目团队能从当初的基础研究进入技术研发以至工程应用,源于“厦门实践”。 心系每一片海滩,不懈钻研攻坚。蔡锋深耕海滩资源保护修复近30年,把厦门作为我国海滩养护技术的研发基地。他的团队在项目攻坚的20余年间,长期奋战在海滩动力地貌和海滩修复的科研前线。“为摸清华南砂质海岸的动力地貌特征,蔡锋所长带领团队走遍华南地区,抓住每一次台风来临的研究机遇。台风到哪里,调查研究就跟到哪里。”项目第四完成人、海洋三所海洋与海岸地质实验室主任戚洪帅回忆。 最终,蔡锋带领团队让海滩修复技术从厦门走向全国,在沿海各省(自治区)的滨海城市近百项海滩修复养护工程中推广应用,为我国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提高了海岸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了海岸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了滨海景观和旅游休闲文化生活。 加快融合,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才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我省获奖项目看,高校、院所和企业同向发力,优势创新资源加速整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凸显,推动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脱颖而出。 “当了解到昆明理工大学在研究真空冶炼的蒸馏技术,紫金铜业迅速组织科研团队与学校取得联系,推进问题解决。”由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紫金铜业参与完成的“新一代绿色高效提炼稀贵金属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攻克复杂稀贵金属合金真空气化分离关键技术中,得益于产学研合作,成功实现了铅铋合金中的金、银提纯。 安捷利美维电子(厦门)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完成的“面向高性能芯片的高密度互连封装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公司与广东工业大学陈新教授等团队在智能制造方面长期深入合作,历时14年,双方突破了电子高密度互连基板制造等多项关键技术,成为该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一直以来,我省着眼于长远,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优化科研资源供给机制,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据介绍,近5年,全省共实施105个科技重大专项,攻克了新一代钠离子电池、白羽肉鸡育种等一批关键技术。据悉,我省还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专业化小试中试平台基地。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需求,打造一批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转化服务,力争至2025年全省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到80%左右。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参与完成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华侨大学参与完成的“半导体材料高质高效磨粒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厦门大学参与完成的“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集美大学参与完成的“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我省获奖项目,不少是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年来,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揭榜挂帅”机制,在全国较早探索实行资金可直接拨付至省外揭榜单位,推动11家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当前,我省正加快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线上线下高效对接,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创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