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经济 > 正文

莆田市苏塘村:田地“托”出去村民享红利

2024-08-09 09:03:40 作者:陈汉儿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陈俊泉 林禧香 实习生 俞书楠)

盛夏时节,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苏塘村的农田里,20多亩旱稻在微风的轻抚下舒展身姿,目之所及,满是令人心醉的金翠色彩。很难想象,这片沃野良田原是一块荒草丛生的盐碱地。

苏塘村面积不大,共有耕地1700多亩,其中1000多亩是旱地,土壤盐碱度高,土地瘦瘠不良,加之青壮年大多外出经商,村中老龄化严重,田地几乎撂荒。

如何开发唤醒“沉睡”的土地?2019年,苏塘村党支部书记林国春发起成立“全体村民皆股民”的股份制经济合作社,首批流转125亩田地,以每亩900元的年租交付农业企业,实施代耕代种。

挖井取水、铺管引水、渠道蓄水,再通过有机肥改良、客土改良等方式改善表层土壤……在莆田市中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加持下,这百亩抛荒田焕发新生,花菜、白菜、胡萝卜沿着田垄次第而出,长势喜人。按照粮蔬轮作的标准化种植模式,这块“醒来”的荒地还为当地村民带来近百个就业岗位。

在苏塘村草莽自然村的地头,记者看到,一块平整的稻田里插着不同字样的标记牌。这是当地携手福建农林大学团队打造的旱地作物科技示范基地,种植着20多亩节水抗旱稻,亩产可达千余斤。“目前基地引进试种各种优质水稻品种多达50个,并持续开展多年生水稻适应性实验、‘旱稻+大豆’套种实验等,成效显著。”基地管理人员谢志雄说。

在苏塘村下厝“旱改水”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土地测量、清理沟渠等作业,村民梁金阳颇有兴致地在一旁察看。“我在村里种植的旱稻收成不错,听说接下来要把旱地改成水田,我也想试试种水稻!闲置土地流转后,农业生产有奔头,我们都乐意支持。”

今年,苏塘村依托秀屿区乡村振兴研究院以及省、市科技特派员力量,探索实施耕地“旱改水”提质改造项目。“项目首批对155亩的中低产旱田进行‘旱改水’改造,通过现代化农业设施辅助,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让农民增收的同时,优化生态环境,扮靓美丽乡村。”林国春介绍,后续将配套建设粮食烘干仓储厂,进一步延展农产品价值链,便于农产品销售运输。

产业有势头,农户有奔头。去年6月,苏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举行了莆田市首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普惠分红,4800多位村民领到分红款。“中秋节前后,我们打算进行今年的分红仪式,数额虽小,却能让大家对未来更有信心。”林国春说,下一步,苏塘村规划打造“1+N”乡村产业基地集群,通过产业带动,预计明年村集体收入将提升15%。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