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张伯玉:三年宋太守 十万绿榕树

2024-08-20 10:09:52 作者:陈凯伦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榕城”二字,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唐末翁承瓒的一个诗题《甲子岁(904年)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日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所撰的《太平寰宇记》记载:“榕,其大十围,凌冬不凋,郡城中独盛,故号榕城。”

福州人工种植榕树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多位官员如王逵、蔡襄、程师孟、黄裳、梁克家等主政福州期间都曾倡导植榕。然而,真正将福州广泛种植榕树的传统发扬光大的,是张伯玉太守的倡导与实践。张伯玉是福州史料记载颁布政策鼓励市民植榕的第一人,他推行“编户植榕”政策以施行政令的方式发起,鼓励并引导民众广泛种植榕树。

张伯玉,字公达,生于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籍贯为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市)。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年仅21岁的张伯玉高中进士,随后更在书判拔萃科中脱颖而出。步入官场后,以其刚正不阿的品格和卓越的文才,继胡瑗、王逢、张刍之后,主持儒学教育。庆历四年(1044年),张伯玉因敢于直言、清廉有节,深得范仲淹的赏识并被其推荐至朝廷,成功应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皇祐元年(1049年),张伯玉任侍御史。当时,陈执中为宰相,张伯玉直言:“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陈执中闻此,自然心生不悦,遂寻由将张伯玉外放至偏远之地任职。宋仁宗深感张伯玉之才不可多得,不顾陈执中的反对,特旨赐下五万银钱以示慰藉。之后,张伯玉先后在太平州、严州、越州等地为官。

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时年62岁的张伯玉,自越州知府任上荣调福州知州之职,历经24年官场生涯,这是他仕途的最后一站,任期不及3年。

早在1045年,福州知府蔡襄便率先从福州大义渡直至漳泉驿道,有组织、有计划地倡导植榕,为福州的绿化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张伯玉任职福州之时,福州虽已有所绿化,但面对旱涝交替与酷暑难耐的天气,城内居民生活仍显困苦,疾病频发。同时,街道绿茵稀缺,河堤、官署等公共区域的绿化也显得薄弱。经过深入调查,张伯玉发现榕树这一高大常绿乔木,以其根系发达、涵养水源、抵御自然灾害及美化环境的独特优势,成为改善福州环境的理想选择。

于是,他毅然发起“编户植榕”政策,“令通衢编户浚沟六尺,外植榕为樾,岁暮不凋”。他动员19.7万余户福州百姓按照户籍编制,沿街每户在指定的地点或道路两旁挖掘宽六尺的深沟,并在沟外种植榕树。种活一棵,赏银一钱;不种者或毁树者相应罚款,情节严重者施于法典,予以拘役。他把重点放在通衢绿化遮阴上,河堤、官署多植之,并亲自倡导示范,在府衙门口左右各种了一株榕树,还要求地方官员带头多种。时福州府有30万人口,张伯玉在4.8平方公里古城内外植榕上万株。

张伯玉虽在1068年离任福州,但他的“编户植榕”政策得到了继任者程师孟的继承与发扬,并写诗赞美张伯玉:“三楼相望枕城隅,临去犹栽木万株。试问国人来往处,不知曾忆使君无?”此后,梁克家等官员也对榕树情有独钟,至宋熙宁后,夏季炎热的福州城形成了“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独特景观,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迄今,在福州秀冶里、朱紫坊、桂枝里及其毗邻的乌石山,依然繁茂着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榕树奇景。譬如,朱紫坊河畔屹立着一棵被誉为“龙墙之榕”的奇观,其根系裸露,构筑成一堵自然之墙,形态蜿蜒,宛若巨龙凌空飞舞。西门高峰桥畔有一棵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人字形榕”,其繁茂的根系中,一条特别强健的须根跨越河面,深深扎入对岸土壤,成长为坚实的副干,与主干交相辉映,共同构筑成一个壮观的人字形架构,成为过往船只的必经之“门”。

张伯玉虽在福州知州任上时间不长,却以“三年宋太守,十万绿榕树”的实绩赢得了福州百姓的敬仰与怀念。为纪念这位勤政爱民、造福一方的先贤,福州市在建设西河公园时塑起一尊3.8米高的“张伯玉植榕”雕像,他左手高擎,右手持锄,头顶榕树,目光远眺天际的姿态,仿佛正托举起一座绿意盎然的未来之城。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