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福州:守护城市“根”与“魂” 文化遗产放光彩

2024-08-26 08:53:14 作者:方炜杭 卞军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系统保护、开展活化利用,福州持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守护城市“根”与“魂” 文化遗产放光彩

东南网8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卞军凯)坊巷悠悠,瑰宝相聚。8月初,由福州市属文艺院团倾情打造的《闽风雅韵》剧场演艺在三坊七巷开演。伬艺作品《秦楼月·春回坊巷》、闽剧经典《荔枝换绛桃》……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演艺以沉浸式的方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福州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根”与“魂”。作为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树立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持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实施系统保护,开展活化利用,全力守护有福之州“根”与“魂”,为“福”文化传播注入新动力。

加强顶层设计

以刚性制度守护城市瑰宝

近日,由福州市名城古厝设计院设计编制的《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之林觉民故居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第二稿)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这次保护修缮将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最小干预原则等,对林觉民故居正座及紫藤书屋进行修缮。

林觉民故居始建于清代,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故居曾走出林觉民、冰心两位名人,平时开放为林觉民、冰心故居展览馆,是福州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林觉民故居的精心呵护,是福州全力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缩影。

20世纪90年代,福州建立了文物保护“四个一”机制(成立一个文物局、一支考古队,增加文物部门一颗“印”,每年安排文物修缮经费100万元),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制定《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最早拥有相关保护条例的城市之一。此后,福州不断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顶层设计,用刚性的制度守护福州的“根”与“魂”。

今年6月,福州印发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推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现已完成31幅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

以法之威严,护城市瑰宝。目前,福州已公布实施20多个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制度护航、法治保障。

如今,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卓著,全市现有4783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21个历史地段、1000余处历史建筑、400余处传统风貌建筑分布在福州全域,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璀璨瑰宝。

坚持系统保护

充分汇聚传承合力

“好神奇的大漆!”前几天,在福州朱紫坊沈绍安漆艺博物馆,一场非遗体验研学火热开展。沈绍安漆艺博物馆所在的芙蓉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研学活动现场,非遗和古建筑相映成辉,孩子们在工艺美术师带领下,近距离感受福州大漆艺术的魅力。“古厝建筑和脱胎漆器,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福州文化遗产。”沈绍安漆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学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能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薪火相传,源于系统保护。

福州创新建立历史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机制,逐步构建起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的文化遗产保护格局,推动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体系。

梁厝的保护修缮以梁氏宗祠等建筑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环境成片保护,重现绵延千年的耕读文化村落;古镇复兴的生动实践——永泰“嵩口模式”获中宣部批示推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闽清样板”,将古厝文化、生态文化和传统村落风貌巧妙结合……

弦歌不辍,得益于人才会聚。

福州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邀请129名专家入库,并积极发挥专家智库作用。2016年起,福州连续多年举办文物古建工匠培训班和岗位技能竞赛,推动古建筑一线技术人员培养和古建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生力军。

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年来,福州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为原则,引进建筑师、设计师全程参与历史建筑调查、修缮改造设计和运营管理等。通过成立闽都文化研究会、福州市古厝研究会及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壮大文物保护志愿者、文物保护专员、文物守护人队伍,充分汇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合力。

创新活化利用

让文化遗产绽放新光彩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既要让文物、古街区、老建筑等留得住,也要让它们“活”起来。

今年夏天,被观众列为“2024年暑期最值得期待”的古装探案剧《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在网络上获得热度与口碑双丰收。7月30日,《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福建首店签约落地福州三坊七巷,计划在国庆节前开放运营,为福州市民和游客献上一份独具魅力的大唐文化盛宴。

如今,三坊七巷已成为福州传统文化展示中心、交流平台、文创产业基地,每年接待游客量超千万人次。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则成为全省非遗聚集地。截至去年年底,已有近20种非遗业态入驻该街区,涉及漆器、木雕、建盏、德化白瓷、永春织画等,非遗展示文化馆、非遗主题餐厅等文旅新业态相继涌现。“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三捷河地段保护与活化”获得2019年度优秀勘察设计奖全国一等奖,街区成功入选“2022全国优秀文化遗产旅游案例”。

为推动更多文化遗产从“保”下来、“活”下来到“火”起来,福州在全省率先推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管理办法,通过持续创新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重塑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独特性与文化景观个性,向世界传递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文化风采。

今年“五一”期间,超576万人次畅游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等文化遗产成为市民、游客热衷的网红打卡点。特别是烟台山一带,富有年代感的建筑被充分活化利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共同开发保护利用的模式,推动文物、历史建筑得到保留修缮,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让文化遗产保护的“福州样本”得到广泛认可,绽放新的光彩。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