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个转企”按下转型加速键
2024-11-24 10:14:2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16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支持“个转企”工作 福建“个转企”按下转型加速键 东南网11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10月28日,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委金融办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个转企”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激发个体工商户内生动力为着力点,大力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有效降低转型门槛和成本,让个体经济更有活力、更具韧性。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11月20日,我省共有个体工商户538.79万户,占民营经济主体的73.45%。今年以来,共办理“个转企”登记1100家,其中通过直接变更登记的有32家。 打通环节让个体工商户敢转愿转 “原以为‘个转企’手续会很复杂,没想到当天就办好领照了!”11月12日上午,沈先生在云霄县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高兴地说,他将名下的云霄县鸿记酒类商行转型为企业,开业日期、名称字号等都保留下来,有效解决了扩大经营需求问题。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是指个体工商户转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组织形式的登记行为。 据了解,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前,“个转企”登记模式存在政策衔接不畅的问题,导致部分个体工商户不敢转不愿转。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按以往办理流程采用“一销一立”登记模式,经营者需要先去辖区所在地登记机关注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再申请企业开办业务,企业无法保留原个体工商户成立时间、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荣誉称号、信用记录、专利商标等要素,这对转型后的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厦门市某食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按原“个转企”模式登记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发生变化,原个体工商户的银行贷款无法转移至新登记企业名下,无法享受与“个转企”前原个体工商户同等条件的利率贷款。此外,有关部门将转型前后的经营主体视为不同的经营主体,在土地、房产、车辆等产权转移中按交易转让程序办理,不仅涉及资产评估、过户转让等成本增加问题,且手续环节多、材料繁、耗时长,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采用‘直接变更登记’方式转型为企业,进一步简化了登记流程,最大限度保留了个体工商户的原字号,延续了原个体工商户成立日期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些政策措施既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又拓展了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空间,对其生产经营、商业品牌价值等方面的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市场监管局注册审批处副处长江青龙对记者说。 激励培育帮扶个体工商户做优做强 相对于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商业信誉、经营领域、品牌效应、竞争能力等方面缺乏优势,“个转企”是个体工商户扩大经营规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方式。 然而,大部分个体工商户习惯传统“家庭式”“作坊式”经营模式,一些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对“个转企”后企业经营的应对能力不足。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管理费用较个体工商户显著增加,削弱了“个转企”的主动性。 “市场监管部门结合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针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发展型’和‘名特优新’等个体工商户进行重点培育帮扶,加强‘个转企’政策宣传解读,支持引导其转型为企业。”江青龙说,“‘直接变更登记’支持原行政许可延续或变更,保留获得的荣誉和权益。支持原个体工商户获得的专利权、商标权等依法转移至转型后的企业名下,有利于该企业文化理念、品牌文化的传承。” 此外,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由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转为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营风险。 我省“个转企”新政策刚落地,漳州市长泰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开辟“个转企”绿色通道,第一时间通知了有意愿采用新模式办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并于11月14日下午当场办结并颁发了长泰区第一家“个转企”新模式登记业务。 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海稳电子产品经营部、漳州开发区璞石餐厅也在当地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个体工商户直接变更登记转型为企业。 据悉,转型后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条件的,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减免“个转企”资产转移费用;对转型后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准予扣除。相关部门还进一步优化了不动产登记、社保和公积金服务。 《指导意见》还鼓励各金融机构对“个转企”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鼓励银行业机构提高对“个转企”企业的信贷审批效率,提供便捷的融资需求。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后,金融贷款方面更灵活,贷款期限、方式、利率优惠更大。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