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叶圣陶在福州

2025-01-19 12:46:33 作者:郑斯扬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1 去福州

1923年秋天,叶圣陶再一次踏上求职之路,即将从上海乘轮船前往福州。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时年29岁,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家人先是搬到苏州城内,后又搬到上海,刚刚安顿下来,就收到郭绍虞从福州的来信,说是邀请他去福州协和大学任教,教授新文学。为了不辜负郭绍虞的美意,也为了谋得当大学教授的机会,叶圣陶匆忙与妻子和孩子道别,踏上了远行之路。

此时,他到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也才半年,且出手不凡,《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二号、第三号的《卷首语》都是他写的。好友王伯祥也来到商务印书馆,而且两位老朋友又把家搬到一处,是离火车站不远的永兴坊永兴里。过了夏天,为了方便上下班,两家人又一同搬到宝山路顺泰里一号。这里是文学研究会会所的所在地。虽然是租房居住,条件有限,但对于叶圣陶一家四口而言,终究是安稳的日子。然而,郭绍虞的来信,还是让叶圣陶决定去福州。他明白去福州就意味着撇下刚刚稳定的生活。毕竟那时候大儿子叶至善才5岁,女儿叶至美还只有1岁多,都要靠妻子胡墨林一人来照管。临行前几日风雨交加,让他不安的心瑟缩难受。看着床头上新缝制的被褥、叠好的衣服,叶圣陶只是皱眉叹气。有时候整整一天,他都窝在躺椅上,发呆地看向散乱的书册、零星的稿纸、积着墨汁的水盂,歪斜地摆着的砚台,离别的愁绪越来越浓。

散文《将离》记录了他当时的心境,“然而我触着这气氛了,而且嗅着它的味道了,与上半年在旅馆里感到的正是同一的种类,不过还没有这样浓密而已。我知道它将要渐渐地浓密,犹如西湖上晚来的烟雾;直到最后,它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便会把我一挤:我于是不自主地离开这里了。我依然谈话,写字,吃东西,躺在藤椅上;但是都有点儿异样,有点儿不自然。”

去往福州的轮船照例是十二点开,正午天空晴朗,一扫往日的阴沉,为离别减去不少愁绪。叶圣陶提着梨子和香蕉登船了,船舱里热气蒸腾,发动机轰鸣刺耳,他一直站在船栏边的扶梯上,大声地嘱咐着“快写信来!”

叶圣陶站在甲板上眺望,他以为穿过吴淞口,便是苍茫无际的海天和汹涌飞舞的海浪。谁知出了吴淞口还是连绵的青山和看不完的沙滩,水波依然平静,客船依然平稳。他有些失望地回到船舱,爬上自己的铺位,困了就昏昏沉沉地躺着,饿了就随便吃些饼干、牛肉、香蕉之类,直到抵达福州。

2 两扇窗户

出行前,叶圣陶的内心被离愁占据,几乎没有对福州做过什么细致思考。然而,当真正落脚在福州时,他的心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向来不曾亲近江山的叶圣陶,被山水之城福州牢牢吸引住了。这就不得不说,他住所内的两扇窗。一扇是书房内的“闽江之窗”,一扇是卧室内的“黑石之窗”。这两扇窗分别对应两处不同的自然美景,而这两处美景又都极具福州山海特色。那时候,他总是端着茶杯在书房和卧室间徘徊,想象着一人泛舟江上、一人徒步山林的情景。不过更多时候,他会倚着窗户,读家中的来信。

《客语》写道:“书室的窗外,只隔一片草场,闲闲地流着闽江。彼岸的山绵延重叠,有时露出青翠的新妆,有时披上轻薄的雾帔,有时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好些云,却与山通起家来,于是更见得那些山郁郁然有奇观了。……卧室的窗对着山麓,望去有裸露的黑石,有矮矮的松林,有泉水冲过的涧道。间或有一两个人在山顶上樵采,形体藐小极了,看他们在那里运动着,便约略听得微茫的干草瑟瑟的声响。这仿佛是古代的幽人的境界,有什么诗篇什么画幅里边遇见过的。暂时充当古代的幽人,当然有些新鲜的滋味。”在叶圣陶眼里,集商道与文道为一体的闽江,并非《马可波罗游记》中描写的那样,几乎完全被繁华占据。当然,这里仍然停泊着大批船只,满载商品的货船川流不息,各国商人在这里汇聚,糖和珠宝的贸易依然持续。但闽江还是会把人的注意力引向小桥流水、渔火清风处,给远道而来的人们带来超然物外的欣喜。清晨和夜晚的闽江,清静安逸、悠然自得,好像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切,自足美满、称心如意。

叶圣陶特别喜爱闽江边的草场,经常会去那儿与牧人聊上几句,然后静静地看向那几十只牛羊,仔细地听着它们吃草的声音。最让他感到快乐和幸福的,莫过于喝上一杯牛奶或羊奶。他经常会说,这又白又浓又香的饮品,滋养人的体魄和精神,是上天给人最大的恩惠。

在多年奔波的生活中,他终于有机会在山海、潮涌之间享受愉快和安宁。轻轻云雾和悠悠江水使他心情愉悦极了。数日来,他的内心安定了不少,经常跟着郭绍虞夫妇散步,对福州愈加熟悉。看着郭夫人和当地人打交道,竟说得一口流利的福州话,让他称赞不已。

3 有秋虫的地方

从五四运动走向低潮至“五卅惨案”爆发前的一段时间里,叶圣陶和这一时期的广大知识分子一样,陷入了对国家民族前途深深的思虑中。眼见昔日的伙伴各奔东西,人们的政治观点日益分化,黑暗的社会环境没有改变,广大人民依然遭受压迫、剥削和蹂躏。中国往何处去,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之问。

1923年8月31日,叶圣陶写下了散文《没有秋虫的地方》,记叙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彷徨。“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居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音。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至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叶圣陶表达了他对压抑环境的反抗,他坚决要寻一处自由之地,做一个放声鸣叫的秋虫。这些文字反映出叶圣陶内敛坚决的性格。朱自清曾说,叶圣陶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然而,唯一见到他发怒,是因为他对中国公学风潮妥协论者的轻蔑。如此刚直的性情,自然是要站在台前发起反抗,用“秋虫之鸣”比喻人民之声,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和正义的大胆追寻。

即便置身黑暗和危险,他也要用尽全力企及光明和希望。这就是叶圣陶的人生境界。当写下这些时,叶圣陶一定没想到,即将去往的福州,将会为他奏响秋虫之鸣。

叶圣陶意外收获到秋虫之声,这个象征团结的力量之声,为他减去了不少苦闷和彷徨。曾经,他希望遇到一个大哲学家来为世人解除困厄,而今他把宛若秋虫的广大民众看作是拯救民族的根本力量,这让他备受鼓舞和感动。也许,这是他后来返回上海的一个原因,“返回”更像是“回归”,回归到家人和同事身边,回归到编辑的工作中去,为集合广大人民的力量发出呐喊之声。

4 仓前山

仓前山,又称烟台山,福州老地名。在南台岛北,闽江以南,天宁山一带。

早在康熙年间,烟台山就被誉为“福山八景之首”。“五口通商”福州开埠后,福州港口地位凸显,闽江之畔的烟台山,在外交和商业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一直以来,烟台山仍保留外国领事馆、官邸、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还有数十座中式园林古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叶圣陶眼里的仓前山,可以说是福州最可爱的地方。“仓前山差不多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响,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他经常跟着郭绍虞夫妇山前山后地走,学会了分辨荔枝树和龙眼树。最让他称奇的还是福州的榕树。福州的榕树数量非常多,且长势旺盛,长长的气根向地面深处蔓延。

仓前山上,不独有树木花草,那些穿着朴素、奇异的乡间女子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叶圣陶在《客语》中写道,“乡间的女人匆匆地归去,走过我们身边,很自然地向我们看一看。那种浑朴的意态,那种奇异的装束(最足注目的是三支很长的银发钗,像三把小剑,两横一竖地把发髻拢住,我想,两个人并肩走时,横插的剑锋会划着旁人的头皮),都使我想到古代的人。”

5 转过头来

叶圣陶没来多久,就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说儿子叶至善站在楼梯上逗弄妹妹,一步踏空,从楼梯上滚下来,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当场就昏了过去,流了很多血。第二天,被送往东方医院,检查并无大碍,但头上留疤是逃不掉了。好在有王伯祥夫妇和郑振铎的帮忙,总算是让胡墨林松了一口气。读着信的叶圣陶内心十分无奈,毕竟他刚刚来福州,立即折返回去也不现实。他想着先适应一下环境,稳定心绪后再做打算。

四个月后,叶圣陶还是返回了上海。叶至善在《我父亲长长的一生》中说起叶圣陶返回上海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叶圣陶不会说福州话,生活非常不方便;一是学校受到美国人的控制,全无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

临别时,叶圣陶在郭绍虞的提议下,看了一场足球比赛。没想到,这场足球比赛竟然摄住他的心神。在散文《转过头来》中,他做了细致的描写,“他们的身体那样轻,腿那样健:才奔向一角,刹那间已赶到那一角了,正同于绝顶机敏的猎犬。……这些仅是一瞬间的形势而已,而且叙述得太粗疏了,实际绝不止这些。待球一脱手,局面便全变了。主客之势,犄角之形,身体活动的姿态,又样样是全新的了。那球腾扔不歇,场上便刻刻呈现新的局面。……他们那样地无心,什么胜利荣誉贪婪欺诈的心都没有,简直可以说他们没有各自的我。他们的心已融合为一个了!他们又这样地雄健,什么困疲伤残痛楚的顾虑都没有,简直可以说他们没有各自的身体。他们的身体也已融合为一个了!他们就是力!他们就是活动!”运动场上的男儿,他们热烈无畏、肆意挥洒青春样子,让叶圣陶非常感动。一瞬间,清廷的灭亡、辛亥革命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兴起,这些波澜壮阔的画面突然涌到眼前,竟让他感喟不已。他在心里默念,这些兼具理想和力量的中国儿女,终有一天会冲破政治阴霾,奔向光明幸福的生活。

早上,叶圣陶照例是依着窗户看向外面。这天的天气极好,对面的山被阳光照耀得绿意浓浓,江面波光粼粼,江上的船只寂静地停泊在岸边。整个画面好像静止了一般,了然清晰。忽然,他听到“砰砰”的一阵爆响,让他惊讶起来。随即,他想起今天是邻居建筑师动身归国的日子。建筑师的叔父去世了,他要回家继承家业,这声响是送行的爆竹声。叶圣陶从楼上看向楼下人群中的建筑师夫妇,他们一路笑语,向着送行的人挥手,似乎很高兴,又似乎有点勉强,不像他们平日里那样自然。这不再会合的分别,让叶圣陶心头一酸,不免有些难过。他告诉自己,不能再看了,于是转过头来。这些细小的内心波动都被记录在《转过头来》中,是叶圣陶的个人抒怀,也是生活记录。今天回看,可见叶圣陶当时的心境是非常复杂和纠结的。

返回上海的叶圣陶,多次给儿子讲述他在福州的见闻,最让叶至善记忆犹新的是协和大学的美景。“校舍全是木结构,在闽江北岸的魁岐,福州到马尾之间。江面弯曲,山头白云缭绕,四季草木葱茏。白天跟夜晚一样静,浮动着晚香玉的清香,只听得潮涨潮落。偶尔有小火车轮经过,一声汽笛在山谷之间回荡,惊起了一丛水鸟。真个跟天方夜谭似的。”后来,叶至善来福州出差,在经过魁岐的江边停下来,看着山上的几栋洋房,想象着父亲在这里教书的样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