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开展2025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2025-02-06 19:32:32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东南网2月6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近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开展2025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促进就业公共服务扩容、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据活动安排,2024年12月中旬至2025年1月下旬,开展就业援助月。以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残联部门开展,集中为困难群众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

1-3月,开展春风行动。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各类劳动者、各类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支持各类劳动者有序返乡返岗,支持各类用人单位及时开工复产。

2-5月,开展国企拓岗招才·稳就业促发展专项行动、以国有企业和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同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开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引领示范作用,举办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专场招聘活动,搭建国有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精准高效对接渠道。

3-5月,开展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区域性青年人才交流会、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及配套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3-6月,开展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专项活动。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联合开展,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带企送岗进校园,征集不少于辖区内院校2025届高校毕业生总数30%的岗位,并向毕业生全覆盖推送。一体推进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服务等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

4月,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以民营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教育、退役军人、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到民营企业就业。

6-9月,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以及有招聘用工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展,运用好网络招聘平台,开展专场网络招聘,以优质高效服务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7-12月,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以2025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为重点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针对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求职需求,开展政策落实、权益保护、困难帮扶等系列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9-11月,开展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区域性青年人才交流会、跨区域巡回招聘会及配套就业创业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精准对接服务。

10月,开展金秋招聘月。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为重点服务对象,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联合当地民政、退役军人、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开展,帮助企业招工稳岗,支持劳动者求职就业,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对接。

12月,开展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面向高校毕业生和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广泛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集中组织直播带岗、优化就业指导、有序组织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等活动,持续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扩大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

《通知》要求,结合《福建省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行动方案》,灵活运用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开展专项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加强零工平台推广应用,发挥零工市场职能,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推介、求职应聘、技能培训供求对接、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