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援疆农技人才为玛纳斯县打造“一带六基地”新格局
2025-02-07 09:00: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三明援疆农技人才为玛纳斯县打造“一带六基地”新格局 优势产业做大 特色产业做精 东南网2月7日讯(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小清 通讯员 颜全飚 丛艳静) 近日,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的广东地乡袁家庄村,种植户吕大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去年我种了60亩水稻,产出20多吨大米。我还做了精美包装,销路好得超乎想象,基本上都卖完啦。” 丰收的背后,离不开三明援疆农技人才的付出。他们为玛纳斯县建设了富硒水稻绿色高效种植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集中育秧、机械作业、病虫防治、科学施肥等全方位技术指导。在三明援疆农技人才的帮助下,基地的230亩水稻年产大米82吨,实现了高产优质。种植户亩均增收500元以上,种植意愿更强烈了,劳动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 玛纳斯县是粮棉种植大县,丰富的棉籽壳、玉米芯等资源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优势条件。自 2010年起,三明援疆农技人才就将先进的食用菌培育技术带到了这里。2024年,他们加大力度,持续引进新品种,通过开办讲座、举办大型现场培训会和观摩会等形式,为当地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及农牧民带来了知识的盛宴。这一年,他们培训了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2万余包食用菌菌包,覆盖85%以上的乡镇(林场),让1200多户农户受益,有力推动了香菇、羊肚菌、双孢菇、雪莲菇等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的稳定发展。 玛纳斯县玛纳斯镇上二工村的党员示范户范爱平,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中尝到了甜头。“种植雪莲菇真是省力又省时,一茬只要40天。而且雪莲菇深受消费者喜爱,我们已经成功打开了市场。接下来,我们要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范爱平对记者说。 在玛纳斯县塔西河乡东支渠村畜牧产业园的皮山红羊产业援疆示范基地,小羊欢快地叫着,跟在母羊身边茁壮成长。2023年以来,三明援疆农技人才支持塔西河乡引进皮山红羊90头,打造多胎肉羊示范基地。如今,基地已有20多头母羊产羔,全部一胎产两羔或三羔。 一个个特色优质援疆产业项目在玛纳斯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明援疆农技人才立足当地产业基础,紧密结合发展需求,精心打造“一带六基地”新格局。“一带”即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援疆示范带,“六基地”涵盖现代食用菌、新特优果蔬品种试验、特色富硒水稻、塔西河乡农旅融合、优质高效肉羊生产集成技术、肉苁蓉种植加工示范基地等多个领域。2024年,三明援疆有关方面投入产业援疆资金1180万元,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7个,引种建宁黄桃、赖坊花生、百香果、黄椒等果蔬新品种36个,累计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500万元,促进村民就业300人左右。 不仅如此,三明援疆农技人才还深入企业、产业基地,走村入户,开展现场调研,组织座谈会,与干部群众亲切交流。他们聚焦玛纳斯县所需,发挥三明所能,精心谋划新一年的产业援疆项目。在食用菌领域,他们引进榆黄菇、黑皮鸡枞、茶树菇、大球盖菇等新品种,致力于丰富林下经济种类,打破农业产业单一格局;在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他们在玛纳斯“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生产基地建设和招商引资上持续发力,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精做优,带富一方百姓。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