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长篇报告文学《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研讨会举办

2025-02-15 21:44:38 陈楠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办。主办方供图

东南网2月15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作家叶淑平长篇报告文学《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研讨会举办。专家学者、公安系统领导、作品原型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部记录时代精神、讴歌人民警察的文学力作。

此次研讨会,由福建省作家协会、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龙岩市公安局主办,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福建省直机关文联作家分会、福建省公安文联文学创作协会、厦门市作家协会协办。此次活动吸引了包括《文艺报》总编刘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在内的30余名领导嘉宾出席。

据介绍,《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是闽籍作家叶淑平老师匠心打造的一部公安题材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发表于著名期刊《中国作家》纪实版,2025年第1期。才溪乡是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毛泽东同志曾三次深入才溪乡调查研究,并写下《才溪乡调查》,揭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朴素真理。才溪派出所自1971年成立以来,始终传承着才溪乡调查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赓续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探索创新,2023年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作品以此为背景,以才溪派出所的先进事迹为蓝本,生动展现了才溪派出所从成立初期到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枫桥经验”、守护一方平安的感人故事。全书共8万余字,分为18个章节,通过“爷爷的心事”“驻村夜访”“公安特派员的初心”等多个鲜活故事,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枫桥经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所在进行了感性诠释,对当下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意义进行了生动、深度的解读。

“《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小切口,大情怀,通过对2023年被授予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荣誉称号的才溪派出所干警无私奉献,追梦圆梦,守护一方事迹的描写,反映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老区结出的累累硕果,热情礼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龙岩公安的独特贡献,作品融时代性、真实性和思想性于一炉,行文从容,细节丰富,感情真挚,催人奋进。”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梁鸿鹰在《中国作家》中“推荐人语”写道。据悉,该作品后期还将出版单行本,同时还将被改编成情景剧,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研讨会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与会人员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专家学者从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角度对《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进行了深入剖析,一致认为,这部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生动的基层公安治理文化教材。公安系统代表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阅读《从光荣亭走来的荣光》的感受和体会。

“这不仅仅是对才溪派出所工作的记录,更是对闽西红土地基层公安工作的深度挖掘和艺术呈现。”龙岩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许佳说道,“好的文艺作品是推动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报告文学,我们将把这部作品作为思想政治教材,发动全市公安民警学习才溪派出所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精神。并且将通过文学的力量,唤起每一位民警心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基层公安工作非常复杂,叶淑平老师把派出所如此庞杂的事化成故事娓娓道来,把我们的工作以文艺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很震撼,也十分佩服。接下去,我们将把这部作品中体现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传承红色基因、深化‘枫桥经验’,推动上杭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上杭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林友文说道。

3位作品原型人物代表也来到现场,深情讲述了创作背后的真实故事。他们的讲述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让在场所有人深刻体会到基层民警的艰辛与坚守。同时,他们对自己能够成为作品的原型人物感到非常兴奋,并纷纷表示,这部作品激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更好地服务群众,守护好一方平安。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时代公安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引导更多艺术工作者、文学爱好者聚焦公安文化,为推动公安工作上新台阶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