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带火“飞手”培训
2025-02-17 08:32: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2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苏益纯) 近日,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办公室,23本蓝色封皮的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整齐摆放,陆续有人前来领取。这是漳州首次颁发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认定证书。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人机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电力、水利、植保等多个领域。随着政策倾斜扶持,无人机驾驶员这一新兴职业正日益成为漳州年轻人的新选择。 “飞手”考证热 “三、二、一,喷水!”腾空、起飞、盘旋、穿障……漳浦县一处深远海风力发电机处,“00后”无人机“飞手”倪政斌紧握手中的遥控器,搭载高压清洗系统的无人机对准风力发电机,喷出数米长的水龙,污水“从天而降”。 “以前清洗风力发电机需要停电作业,让工人登高清洗,费时费力,还很危险。”倪政斌介绍,这套设备可以进行高空定点清洗,清洗一台风力发电机仅需1.5小时,轻松应对浮尘及轻度油污,且不会损坏线路。 作为漳州圈内小有名气的“飞手”,倪政斌告诉记者,在电网巡检、异物清理中,“飞手”需要准确识别问题并高效完成作业,这就要求其不仅要深入了解无人机的飞行性能,还要对电网结构等有充分的了解。而不同的地理、天气环境又对无人机飞行有着不同的要求。 专业性强,让“飞手”需求旺盛。漳州鹰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绍英说,公司在龙海区玉枕岛开拓无人机海岛物流航线,还专攻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销售,无人机“飞手”和设计师的需求量较大,不少“飞手”从其他行业转行而来。 需求端火热,考证端则蓄势待发。 近日,漳州首次举办了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来自全市30家企事业单位的41名考生参加了此次考试,共有23人通过考核,均取得无人机驾驶员四级/中级工证书。 据悉,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内容涵盖了无人机操作、维护及应用等多个方面。目前,漳州市主要开展的是三级、四级和五级的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参加考试的考生集中在“80后”和“90后”,也有不少“70后”和“00后”参与。考生背景多样,涵盖建筑、教育咨询、农业、安保、电子等多个行业。 技能培训忙 随着首批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发放,漳州市第二批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也已开始招生。培训课程主要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学习周期在20至30天,培训费用在900元至1800元之间。 “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求职、任职和单位录用的重要依据。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评价机构,我们学校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无人机驾驶员进行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后颁发证书。”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师钟羡荣说,去年6月,漳州市低空经济无人机职业技能培训及实训基地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用,这是我省首个专注于低空经济无人机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训基地。基地聘请了8位无人机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理论和实训教师。 漳州市人社局也推出了相关政策,支持无人机领域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补贴性培训,帮助在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登记的城乡劳动者提升无人机测绘操控和驾驶技能。截至目前,已举办了两期培训,共有202名学员参与。 此外,漳州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动无人机培训的校企合作。去年11月,漳州开放大学与福建云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整合资源,共同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航空专业技能人才。 “考证”只是踏入低空经济行业的第一步。从某招聘平台上看,数百家企业发布了无人机“飞手”岗位需求,月薪资在7000元至2万元之间,薪资待遇较高的岗位均要求“飞手”具备三到五年的工作经验。 “未来,光伏板清理、高海拔运送物资、救生救援、城市玻璃幕墙清洗等场景,都将逐渐应用无人机。一般而言,中年人更愿意吃苦,往高山运送物资、植保等方面发展。而年轻人更愿意尝试无人机设计和维修等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林绍英告诉记者,让一名“飞手”从入门到精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飞手”取得相关证书后,用人企业还要提供场地、设备、物资以及教员等资源,对“飞手”进行二次培训。 “无人机‘飞手’缺口显而易见,不过,这个新职业‘香不香’,关键要靠场景和项目牵引。”如今,林绍英感受到了漳州市各行各业围绕低空经济做具体谋划的那股热乎劲。例如漳州移动积极布局低空赛道,打造市政府、碧湖智慧低空示范公园、漳州古城等通感示范项目,助力漳州入选全国15个领航城市。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