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数”前行 福建让数据资源活起来,用起来
2025-02-18 20:55:3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
东南网2月18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2月10日,我省开出首张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名称为“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形成的收入”,总额为100723.2元。数据资产使用费缴入国库,标志着我省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开启崭新篇章。 作为新时代的战略性资源,数据要素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各领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数字化浪潮中,福建凭借创新的政策、平台和机制,积极推动数据要素的流通与应用,推动千行百业加“数”前行。 去年,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着力推动数据要素在12个行业和领域释放价值。 2020年,福建被列为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份,在全国创造性提出公共数据资源分级开发模式,开创了数据面向社会的高效供给新模式;2022年,福建制定《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开发管理办法(试行》》,上线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为推动数据资源共享提供了政策等支持。 2023年,福建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公共数据应用场景建设,率先实现公共数据资源面向社会的安全、高效、持续和直接供给。这些举措不仅为福建省内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也为国家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建设贡献了“福建经验”。 当前,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效应作用不断凸显。 省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坚持适度超前、按需部署,实施“双千兆”网络建设行动、物联网深度覆盖行动、算力优化布局行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打造数字经济核心引擎,遴选33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独角兽”“瞪羚”创新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元宇宙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建设一批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 去年4月,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经济应,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加快培育全省数据要素市场,助力“数字福建”高质量发展;并从强化数据高质量供给、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创新数据应用赋能等方面出台具体举措,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福建着力夯实要素保障支撑,从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做优做大数字产业、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同时,福建积极搭建数字化发展对接交流平台,汇聚各类资源要素,赋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运行福建省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对接平台,向民营企业推广一批“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优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目前,福建省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对接平台已对接落地90个应用场景,对数字化转型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同步加大。 2022年7月,福建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向民营企业提供公共数据供给,推动公共数据赋能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截至今年8月,该平台已入驻民营企业153家。此外,福建还开展全省数据要素应用优秀案例征集工作,遴选出一批数据要素赋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平台的建设和案例的推广,加速了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数据要素的多元化应用。 数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生产要素,福建省先行探索与实践,以公共数据赋能千行百业。据福建大数据一级开发有限公司生态建设部部长黄炜介绍,在数据要素的流通、融合与交易上,福建创新性打造“三驾马车”模式,即以省公共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平台、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平台、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平台为基础,支撑全省公共数据“一本账”统建统管,开展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服务。 截至目前,福建省共开放4万多张公共数据目录,开放公共数据超百亿条,提供近1.5亿次数据下载服务,推动200多个公共数据应用场景上线。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数据流通的效率,也激发了民营企业在数据驱动下的创新活力。在平台支持下,福建省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生产力提升。 下一阶段,福建将研究制定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方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提升工业、商贸、物流等领域重点平台发展水平,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再创优势。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