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文教 > 正文

台湾雾峰林家的文化密码

2025-03-04 08:51:43 作者:颜 郡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image.png

石雕“哭秦庭”

image.png

彩绘“勾践知耻”

台湾雾峰林家凭借其在政治、军事、农业和商业等领域的深厚影响力,在台湾近代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台中林氏宗祠位于台中市南区东北隅的民主里(现长荣里),其先后经过林禄公祠、林尚亲堂及林氏宗祠三个阶段,历时12年始告完成,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宗祠由漳州名匠陈应彬主事肇建,其宏阔的格局与精美的雕饰,堪称宗祠中的经典名构。

台中林氏宗祠三川殿门额高挂的“忠孝堂”匾额、左侧入口处“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先”的门联、三川殿外墙“忠心同日月,庙须壮河山”的对联,三川殿的彩绘门神,无不彰显着林氏宗亲恪守的忠孝节义的美德和忠勇之气。

宗祠内随处可见以“忠、孝、节、义”为主题的石雕和彩绘作品。龙虎壁左侧上幅石雕为“哭秦庭”。三川殿左侧身堵的透雕作品“伯夷、叔齐不事周”,出自《史记》,讲的是商朝末年孤竹国的王子伯夷和叔齐,因反对周武王伐纣,选择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他们的行为被视为坚守气节、不事二主的典范。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这种题材的意义不言自明。

“伯俞泣杖”“弃官寻母”等二十四孝故事以彩绘、雕塑等艺术形式,也被广泛用于林氏宗祠建筑装饰中,成为教育后人践行孝道的重要来源。例如“打虎救父”这个题材在台中林氏宗祠中出现了两次,一个是在三川殿龙虎对看堵的石雕作品,另一个是三川殿前步口右次间附壁大通的彩绘作品。“打虎救父”讲述的是晋代年仅14岁的少女杨香为救父亲,勇敢与猛虎搏斗的故事,被后世传颂。

“文魁”匾额高悬于台中林氏宗祠正殿前步口,为的是纪念林家唯一一位举人林文钦。雾峰林家世代秉承“力田习武”之训,以武备立身开基创业。直至1893年林文钦高中科举,林家因此更加崇文重教,终成文韬武略、德业双馨之名门望族。千百年来,读书致仕、求取功名始终是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价值追求。在台中林氏宗祠中,这种崇文重教的文化基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三川殿龙虎对看堵柜台脚浮雕作品“一路连科”,以莲花(谐音“连”)、白鹭鸶(谐音“路”)以及芦花(谐音“路”)背景为构图主题。古代科举考试是学子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该装饰显然寄托着先辈对后人读书仕进的期望。三川殿龙虎壁右侧璧堵雕刻着一只活泼可爱的猕猴跨坐树枝上,几只蜜蜂在猕猴上方飞舞。蜂与“封”谐音,猴与“侯”谐音,以此来表达“万里封侯”之意,鼓励后人要树立远大志向,功名显赫、功勋彪炳,为林氏宗族争光。

尧聘舜、渭水聘贤、三顾茅庐和商汤聘伊尹等“四聘”题材同样出现在宗祠的彩绘中:尧帝访贤于畎亩之中,三度诚聘舜帝继位;周文王渭水访贤,得遇姜尚辅佐;刘备三顾茅庐,诚请诸葛亮出山;商汤五聘伊尹,终得贤相治国。这些传世佳话不仅展现了古代圣君求贤若渴的胸襟,更彰显了中华文化尊贤重士的优良传统。以彩绘形式呈现这些典故,既是对先祖重视人才、崇尚文教的家风传承,也寄托了宗族对后世子孙勤学上进、励志进取、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

雾峰林家由台湾漳州籍垦民转而为台湾垦首,进而跨海为官为绅。这种敢为人先、追求进步、开拓进取的精神传统在台中林氏宗祠中有着充分体现。正拜殿卷棚行书作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仅是对家族先辈的致敬,也是对后人不懈奋斗的激励。右回廊大通彩绘左书“知耻图强”,传递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右书“卧薪尝胆”,激励后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努力改变现状;中间“勾践知耻”彩绘图,讲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击败吴国的故事,鼓励后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保持斗志。

在台中林氏宗祠中,还可以看到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演义》等著作中有着道德指引价值历史故事为主题的建筑装饰艺术作品。这种社会担当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刻进了林氏宗族的基因中,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雾峰林家人积极入世、经世致用。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