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三明:政策发力筑巢引凤

2025-04-11 09:26:14 作者:庄紫怡 梁梦婷 谢启秀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梁梦婷 谢启秀)

人才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引不来、活力弱、流失多,是山区市人才工作普遍面临的困境。

戴云山脉与武夷山脉交汇处,一场关于人才的“破局之战”已悄然展开——近年来,三明投送“真金白银”引才政策大礼包,统筹抓好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去年以来,三明市新增各类人才认定8500余人,发出人才房票60张,发放人才补助8000万元,“麒麟山英才卡”申领人数突破8000人。

“这里生活环境舒适,前不久我还申请到了80平方米的人才房。”山东淄博人牛业政在三明找到了“家”的感觉。2023年,他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入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担任美术老师。

“除了每个月2000元的人才生活补助,对于服务满10年及以上的‘双一流’院校人才,还能按照博士、硕士分别给予12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人才房奖励呢!”牛业政告诉记者,这些人才政策补贴让他在陌生城市的生活更有保障,也更有归属感。

和牛业政一样享受人才待遇的,还有同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工作的江西上饶人曹水连。“在这里落户后,家属就业、子女教育、医疗服务都能提供保障,还有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人才驿站优惠服务、景区优惠等人才专属服务。”曹水连告诉记者,他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一眼望去便是绿水青山,这里空气好,人也好”。

从生活补助到住房保障,再到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三明的人才引进政策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来了就是三明人,来了就有归属感。”

人才引进来,如何更好地育才用才是关键。

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的刘丽雅,是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引进的首位博士人才。“来到这里后,我申请了120平方米的人才房,并拿到了20万元安家补助,每个月还能享受4000元生活补助,完成考核后,医院还有100万元安家费,在这里工作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在沙县长大的她,切实感受到了三明引才的真情实意。

“碎片化政策”升级为“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三明成为刘丽雅心中施展才能的舞台。她告诉记者,医院还专门成立了科研办,为她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目前,由她主导研发的抗高血压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如何留住人才是重中之重。

“00后”王焱是毕业后返乡就业的三明青年之一。2022年,他从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怀着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心愿踏上返乡就业之路,入职三钢集团维检事业部。

“入职后,我拿到了每月1000元的三明籍人才补贴,还申请了年薪60%的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补贴。”家乡的热情,让王焱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不仅如此,“被认定为A、B、C、D、E类高层次人才及实用型一类人才,在三明购买首套自住商品房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购房补助。”三明市人社局副局长钱锋介绍。

据悉,今年三明市计划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50场,推出优质岗位超万个,涵盖教育、医疗及11条特色产业链等领域,招引更多高端青年人才到三明就业创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