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两地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
2025-04-12 09:41:27 来源:新福建客户端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注意!注意! 三明、龙岩 调整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 一起来看 ↓↓↓ 三明 日前 三明市住房公积金 管理中心发布了 《关于扩大“商贷逐月冲还贷” 业务覆盖范围的公告》 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减轻我市职工偿还商业性住房贷款压力,结合前期业务试运行情况,即日起,我市委托逐月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商业性住房贷款本息(以下简称“商贷逐月冲还贷”)业务覆盖范围拓展至省内(除厦门外,下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兴业行、农商行、中信行7家商业银行。 一、办理条件 (一)本人在我市无未结清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含公转商贴息贷款); (二)本人或配偶在省内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兴业行、农商行、中信行7家商业银行有未结清的纯商业性住房贷款(在省内异地的需为夫妻二人合计持有100%产权); (三)纯商业性住房贷款已还满1个月(含)以上; (四)借款人同意授权三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查询该笔纯商业性住房贷款信息。 二、提取金额 “商贷逐月冲还贷”实行报账制,分别于每月5日、15日、25日报账,每月提取金额为借款人该笔纯商业性住房贷款上月实际归还的贷款本息(不含提前还款部分、罚息及罚息复利);提取后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至少保留1元。 三、办理流程及材料 “商贷逐月冲还贷”业务采取线下申请,申请人携带以下材料到我市任一住房公积金管理部窗口办理签约手续: (一)身份证原件; (二)纯商业性住房贷款借款合同原件及复印件、贷款账号; (三)贷款银行一类还款账户原件及复印件; (四)不动产权登记证或备案信息表原件及复印件; (五)个人住房贷款信息查询授权书(借款人柜面签署); (六)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借款人配偶申请或偿还异地商贷且已婚的提供)。 四、注意事项 (一)纯商业性住房贷款金额中包含车位(车库)等非住房用途贷款的,不可办理“商贷逐月冲还贷”业务。 (二)“商贷逐月冲还贷”业务当月申请,次月生效。借款人应确认约定的还款银行卡资金是否充足,确保每月足额还款,避免因还款银行卡余额不足产生贷款逾期,造成提取失败、个人信用不良。 (三)办理“商贷逐月冲还贷”业务期间,不得办理其他提取业务。 龙岩 日前 龙岩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印发 《关于调整部分住房公积金 使用政策的通知》 通知自2025年4月10日起施行 各有关单位、缴存人: 为支持刚性及改善性购房需求,防范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将优化调整我市住房公积金部分政策通知如下: 一、公积金贷款政策 (一)拓展贷款适用范畴。在本市范围内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具体实施细则由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制定。 (二)放宽商转公贷款条件。贷款对象拓展至全国缴存职工;允许全国范围内未使用或仅使用一次公积金贷款的家庭申请。 (三)优化多子女家庭认定。多子女家庭指二孩及以上家庭,成员含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离异、再婚家庭,子女个数计入有抚养权一方;依法收养子女计入家庭子女数。 (四)规范贷款评估。申请二手房贷款或商转公贷款,由受托银行出具房屋价值确认函或评估报告。若评估价明显高于同期周边房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有权要求受托银行重出报告。 (五)贴息贷款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异地缴存人员作为主借款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可按贴息贷款方式办理。 (六)逾期贷款扣划。住房公积金贷款出现任何一期逾期,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有权直接从借款人及其配偶、保证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中扣划,扣划金额不超逾期还款对应的本金、利息、罚息等款项。 二、公积金提取政策 (七)放宽共同购房提取限制。职工与非直系亲属共同购买自住住房,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共同购买再交易住房,提取时需持有该房屋不动产权证满6个月,已办住房贷款的除外。 (八)简化死亡提取手续。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以下情形免提交公证证明或法院判决书:一是提取资金转入死亡职工名下银行储蓄账户;二是提取金额一万元及以下。申请人需提交有效身份证件、与职工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关系证明及承诺书。 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施行,此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具体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 2025年4月10日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