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体不同时段体验有福之州数字新生活
2025-04-24 10:30:56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有智更有质——不同群体看有福之州数字新生活 当晨曦透过闽江的薄雾,福州人的一天开始演绎数字技术与人间烟火的和谐共生。从清晨的AI导诊到夜晚的助农直播,从一部手机畅享生活到智能产品托起晚年时光,无数个“小确幸”拼出有智更有质的有福之州新图景。 孟超肝胆医院的导诊数字人。记者 石美祥 摄 数字之光温暖榕城,福州正全力践行“数字惠民”理念,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9:00】 照进现实的“未来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门诊大厅,一块“上岗”不久的大屏吸引了市民黄宝珠的目光。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根据屏幕提示打开AI导诊数字人界面,对着“小觅AI患者助理”输入自己的疑问:“你好,我上腹部不舒服有一个月了,食欲也不好,要挂哪个科?今天哪些医生可以看诊?这是第一次到你们医院,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怎么办……” 在与“小觅”的一问一答下,黄宝珠挂上了肝病内科相应医生的号,并找到了3楼的专家诊室。候诊时,她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观察排队号数,还完成了预问诊。进入诊室后,体验了刷脸就可以完成就医和结算的黄宝珠感叹:“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了。” AI也在为精准医学发展贡献加速度。“诊疗过程中,肿瘤病人全生命周期智能闭环管理系统里的‘AI医生’会综合患者检查结果,并结合国际权威诊疗指南与本地化临床路径,给出预估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为医生提供动态决策支持,实现‘千人千策’的个性化医疗。”孟超肝胆医院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郭鹏飞说。 从AI导诊到AI医生,在福州,一场围绕“患者服务—临床医疗—科研创新”的全场景智能生态正加速演变,让群众感受到“看病更快、诊断更准、花费更少”的医疗变革。 【12:30】 “e福州”里的城市温情 送达上午的最后一份邮件,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市分公司软件园营业部班组长陈海清简单用餐后,打开了“e福州”APP。跟着“福州市数智工会”导航来到白龙社区工会驿站,他开启了短暂的午休。 “在路上,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想要歇脚,‘e福州’上就能找到附近的工会驿站。”陈海清说,加入工会、新业态劳动者留岗慰问金、健康服务……所有工会服务通过“e福州”都能一键搞定。 陈海清是来自漳州的新福州人,手机里的“e福州”,是他打开福州生活的“金钥匙”。“第一次下载‘e福州’,是为了扫码坐地铁和公交,‘茉莉分’(福州市个人信用评分)达到701分的还能享受8折优惠。”陈海清说,如今越发觉得这是个宝藏平台。 从居住证申领到公积金提取,从便民服务到吃喝玩乐,“e福州”已上线便民惠企应用服务110项,总注册用户数突破1100万,位居全国政务便民类APP前列。 “‘五一’假期打球不?”“走起!”放下电话,陈海清又打开“e福州”,在“校园体育开放”页面中预约好福州铜盘中学的场地。每一次使用“e福州”,都在加深他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 【15:00】 智能相伴的晚年时光 福州城投光大百龄帮颐养中心活动大厅里,88岁的黄依伯正与下棋机器人对弈。设置好难度系数后,黄依伯走一步,下棋机器人就举起机器手臂走一步,可谓“棋逢对手”;不远处,几位老人正饶有兴致地与智能“魔镜”互动,了解当日的天气和新闻资讯。 下棋机器臂、智能拐杖、手指训练仪、步态训练仪……在颐养中心内,智慧化的应用无处不在,悄无声息地陪伴老人,守护老人的身心健康。家属也可扫描特定二维码,获取老人的实时健康数据。 “在这里养老很安心。”入住中心两年的龙霓明老人表示,上了年纪之后,她担心自己认知能力下降,使用电器会发生危险,颐养中心配备的智慧安全用电系统能够确保老人在危险用电情况下不触电,房间内还配有毫米波雷达智能睡眠检测、防跌倒检测仪等智能设备,护工可以及时查看他们的信息和接收警报,有突发情况可及时响应,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健康监测到远程医疗再到精神陪伴,在福州,数字化应用与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养老告别“暮气沉沉”,也为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提供了新方案。 【18:00】 直播间里的“新农活” “农家纯天然笋干,就在一号链接,拿去做笋干炒肉非常好吃!”天色渐浓,一副三脚架云台在永泰嵩口镇沿街摊位里格外显眼,补光灯下,张春容手里拿着一把笋干,对着镜头滔滔不绝。 张春容所在的“酸酸甜甜李干妹”直播间内热闹非凡——评论区快速滚动,购物车链接中的甜笋、李干、茶油、蜂蜜等永泰农特产品成交量持续上涨,火爆人气令直播间在抖音平台生鲜类小时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如今张春容的“直播经济”风生水起。这位来自嵩口镇的“90后”新农人线上开播3年来,目前已积攒1.5万名粉丝。 “直播带货的销售方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张春容说,过去农民蹲在沿街菜市上吆喝生意,接触到的客源十分有限。“现在不同了,直播间粉丝来自全国各地,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四五千块钱。” 随着粉丝量、带货量逐步提升,今年开始,张春容尝试下乡直播助农,走遍嵩口、盖洋等多个乡镇,解决周边村民农产品难卖问题。“等这一批笋干卖完,四五月永泰青梅将大量上市,我还要去村里直播卖青梅!”张春容说。(记者 莫思予 林文婧 叶欣童 蓝瑜萍)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