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时政 > 正文

汲取源头活水 落实八项规定⑦|这项持续35年的活动,仍在继续……

2025-04-30 10:40:24  来源:新福建  责任编辑:周冬

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要经常去了解群众的事: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要求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照此去做,把群众的事情在基层解决好。这便是我们熟知的“四个万家”。

不忘来时路是为了走好奋进路。今年是倡导“四个万家”优良作风35周年,让我们一起重温“四个万家”优良作风。

1990年4月,习近平调任福州市委书记,工作以调研开局。

到任的第二天,习近平就下基层,半年多时间,走遍福州市八县五区,每个县至少跑五六个乡镇,每个区也都走了两三个街道,有的县跑了十多次。

他把很大的精力花在调查研究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群众疾苦,提出“四个万家”活动、四条具体要求——

何谓“四个万家”活动?

下基层到老百姓家,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

四条具体要求是什么?

要深入扎实,不搞形式主义,要真心实意地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而不是为下基层而下基层;

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急”“难”问题,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要讲求工作方法,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解决起来确有困难的问题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求得谅解;

要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做好“送上门“的工作,通过领导接待日、领导接待周等活动“活血化瘀”,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把不安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时任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文贵回忆道,习近平同志到福州以后,需要面对的以前积累的问题很多,上访的人很多。他针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变革,把群众“上访”改成干部“下访”,并规定:每个月,由领导分工,到县区去负责接访。他不只是安排下去,自己也带头搞,带各个部门的人到下面去解决问题。

image.png

1993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左一)在福州市台江区领导联合接待群众日接待群众。图源:新华社

习近平强调,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社会反映最强烈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而且要雷厉风行,说到做到,办一件成一件,避免形式主义,也不搞花架子。

image.png

1990年6月,习近平在福州华林寺调研。图源:福建日报

1991年,习近平发动全市大调查,由福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组成16个课题小组,开展1991年工作思路暨为民办实事调研活动。那时,福州城市建设中有八大问题急需解决:卫生、绿化、交通、水电、“菜篮子”、住房、服务、治安。

从1991年开始,在习近平推动下,福州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为城乡人民办20件实事,拟办项目通过新闻媒介向全市公布,采用人民群众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年终公布项目完成情况,并让群众投票评选完成最满意的项目。

中央八项规定指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而是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上,福建将始终牢记人民至上、传承弘扬“四个万家”工作作风,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向群众取经,拜人民为师。

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出品

资料来源:《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习近平在福州》、新华社、人民日报、福建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