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观察⑥ | 当AI邂逅中医 智能诊疗解锁健康新体验
2025-04-30 14:02:25 来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责任编辑:蔡秀明 |
市民体验脉象中医智能机器人 东南网4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文/图)AI脉诊精准捕捉二十八脉象,智能舌诊系统秒级分析体质特征,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传统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与现代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构中医药诊疗服务体系。 AI脉诊:科技赋能传统四诊 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里,脉象中医智能机器人体验互动区前排起了长队。不少观众对AI中医诊疗十分感兴趣。坐在机器前,把手伸进机器里,一两分钟后脉象中医智能机器人就能根据测试者的脉搏、肤色、舌苔等方位辨识,迅速做出评估,生成中医体质报告,对被测者的健康保健相关事宜做出提醒和建议。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脉象中医智能机器人在浙江多家医疗已经上线使用。患者在候诊时,可以通过中医脉象智能机器人进行初步诊疗,随之生成的AI诊疗报告也为医生的诊疗起到了决策辅助的作用。另外,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脉象智能机器人在基层卫生机构还能够辅助基层医生的学习。 古籍智慧对接AI大脑 峰会现场,福建省首个中医医疗大模型"吉祥福医"引发关注。该模型通过深度学习《黄帝内经》等多部中医经典书籍(涵盖疾病、证候、中药、古籍文献等),深度融合中医诊疗精髓,充分吸收传统中医的诊疗智慧,并化身智能助手“小吉”辅助医生开展诊疗工作。 据介绍,目前“吉祥福医”大模型已在福建省人民医院实现了医学知识问答、病历生成、病历质控、辅助影像诊断、智能决策支持、智能导诊等六大功能。 医生通过“小吉智能助手”的病历生成功能,几秒内就能调出病历资料,有效缩短写病历的时间,还能智能挑出病历漏洞。患者可以在医院微信服务号、小程序上,向“小吉”咨询,获得便捷的健康指导及导诊服务。数据安全方面,“吉祥福医”大模型采用本地化部署方案,确保数据仅在医院内封闭运行,严格保护医患隐私。 “未来,我们还可以实现‘名老中医经验数字化传承’,将名老中医诊疗经验转化为可复用、可迭代的数字资源,助力青年医师成长。”福建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