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如何培育低空经济新引擎?——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
2025-05-02 09:15: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福建如何培育低空经济新引擎?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 东南网5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未来,中国低空经济有望像汽车工业一样,成长为下一个10万亿级的经济增长极,且极有可能引领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潮流。”前来参加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院士专家行(论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周成虎接受采访时表示。 2024年被视作“低空经济元年”,全国各地积极投身低空经济发展。周成虎介绍,已有30个省(区、市)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超20个省市设立产业专项基金,规模超千亿元。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当下,国内低空经济发展呈现通用航空市场持续增长、无人机产业全球领先、低空经济载体建设迅速等特征,发展潜力巨大。”周成虎认为,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推进,未来空域资源或更多由地方统筹,这将为载人交通、货运物流、飞行服务等开拓广阔空间。 周成虎直言,中国低空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装备制造上,我国消费级无人机领域领先,可载人、大运输类飞机装备制造提升空间大。空域资源管理也是难点,从传统军民航同管模式向地方管理转变时,地方政府和部门普遍缺乏经验。 谈到福建,周成虎认为其低空经济潜力巨大。在他看来,福建作为数字中国建设核心区,数字化转型积累了技术先发优势,在低空经济所需的智能导航、空域管理系统等技术上布局超前。而且福建对台区位优势显著,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两岸物流运输天然枢纽,为低空货运无人机、小型运输机构建跨海物流新体系提供了空间。 周成虎认为,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引擎,福建可聚焦三大方向破局。一是山区物流与货运装备制造,针对省内多山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福建可优先发展1~5吨级货运无人机及中小型运输机。二是低空文旅融合创新,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开发低空观光、飞行体验等文旅产品,带动通用航空服务等配套产业。三是对台低空物流先行先试,利用地缘优势,试点低空货运航线,探索两岸低空物流标准对接与监管协作机制。总之,福建若融合空域、技术与对台区位特色,有望在低空经济赛道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