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布局加长加密!古雷石化“产业雨林”如何长成经济新引擎?
2025-05-11 08:20: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古雷以平台支撑创新链,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补链延链—— 涵养高端化工的“产业雨林” 东南网5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杜正蓝 张子言 通讯员 牟洋 蔡彩霞)在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内,“化尾”新阳科技与“油头”福海创相隔两公里。近日,记者在新阳科技看到,福海创的化工原料液态苯酐通过园区管道,输送到新阳科技的原料罐区内,成为新阳科技不饱和聚酯树脂项目的原材料,实现“即需即输”。 对新阳科技而言,约有80%的原材料向园区内企业采购;对福海创而言,为园区内近10家下游企业供应化工原料,约占企业产值的50%。 走“少油多化、减油增化、高端化”“炼化一体化”的路子,古雷石化园区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加长加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领域。 创新延伸产业链 在日新月异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现场,多道工程进度不断刷新国内石化领域新纪录。去年,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动工,总投资约448亿元。“明年此时,这里将完成世界级规模的化工装置的‘硬装’,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施工部总经理冯振友介绍,随着项目进度的全速推进,园区就地谋划生成一连串下游产业链。 例如,碳五碳九是乙烯装置的重要副产品,是生产各类胶粘剂树脂的好原料。在袋泡茶、口罩、纸尿裤,甚至在路标漆及轮胎橡胶上,都有它的身影。园区内的福化鲁华碳五碳九项目分两期建设50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30万吨/年碳九分离装置及下游深加工装置。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投产后,产出的碳五碳九将成为我们的原材料。在经过分离装置的提炼加氢后,剩余液体又能返回给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做原材料,在他们的乙烯塔中裂解变成新的化工产品。”福化鲁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碳五碳九固体变液体后,不具备附加值,外售还需要支付高昂的消费税。有了“油头”领航,余量变增量,不仅减少消费税,也能拓宽上游燃料的收益,一链多次循环。 古雷石化园区拥有5000万吨/年的炼油规划指标,却苦于没有炼油产能。去年,古雷大步迈出“油头”之困,总投资711亿元的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迎来开工。 古雷炼化二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加工1600万吨炼油,生产288万吨航煤、船用燃料等油品产品,1270万吨聚烯烃等化工产品。不仅提高园区上游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的供应能力,更可满足古雷石化基地下游企业原料需求。 二期项目作为超级龙头,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超2000亿元,拉动福建及周边地区塑料制品加工、橡胶制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及仪表制造等十几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如二期项目石脑油、丁二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等产品,可供给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及园区内其他企业,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 新平台支撑创新链 搭建产业链对接平台,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必要一环。 3月28日,古雷石化园区迎来福建省绿氢中试基地项目的动工。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由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权属的3家企业——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能源石化创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能化科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嘉庚创新实验室共同合资建设。 能化集团在古雷现有5家二级控股企业,彼此之间链式融合紧密。该项目聚集省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氢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在古雷建设风电氢联动一体化实证系统,搭建全链条氢能检测验证平台,加快打通“绿色能源—氢储能—氢基能源应用”链条,为绿氢装备及材料技术升级迭代提供有力支撑,为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全新方向。 “这里的中试基地以陆上风电为基础,开展电解制氢以及氢的下游应用和氢基绿色燃料的转化。”福建省能源石化创新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人员介绍,当前制出的绿氢有较丰富的应用场景,例如燃料电池、生物制造、高性能纤维等涉及储输用氢方面的拓展方向,与古雷化工产业可以充分耦合。 “中试”指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的试验。2024年7月,省科技厅发布《福建省加快推进中试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8年)》,要求进一步强化产业中试能力支撑,加快推进福建省中试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于2020年挂牌成立,布局催化反应技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数智工程、过程安全评估、化工环保等领域研发。“实验室的研究,在长周期考核以及做经济评价时,中试是最主要的连接点。”厦门大学古雷石化研究院副院长陈秉辉主张,从企业现实需求中揣摩研发课题。 三面环海的古雷石化基地,化工罐体沿海排布。沿海特殊气候使罐体和管道容易腐蚀生锈,每年养护罐体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为油罐穿上防腐“外衣”,成了研究院的重要课题之一。经过多年反复试验,陈秉辉研发出新型纳米防腐涂料,已小范围应用在古雷石化园区福海创公司的罐体上,并进行了周期性记录。目前园区已有多家企业期待这项课题投入量产应用。 “石化项目的研究需要较长周期,也许一个催化剂就要连续做8000小时,才能得出技术评价,投入工业应用。”陈秉辉说,但实验室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比如近期在研究的苯加氢制环己基苯而后氧化生成苯酚和环己酮项目,应用的是更为高效环保的技术路线;再如,有些有机高分子材料含有双键,经过加氢,产品价格可能实现翻倍,如一般的丁腈橡胶经加氢价格可能相差4倍。 陈秉辉认为,当前古雷石化园区内精细化工产业的科研工作仍是一片“蓝海”,要经常与企业交流,获取企业真正的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基础研究,实现创新。推进实验室成果转化落地,解决制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产业难题,突破技术瓶颈。 古雷另一平台,漳州市化工与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试基地(一期)项目已经开工,聚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精细化工、新能源与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 眼下,古雷石化园区紧盯18条产业链、102种高附加值新材料,纵深推进“2+1”产业链,即“芳烃—纤维”“烯烃—塑料”两条主要产业链和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补链延链,使高端化工的“产业雨林”根系日益发达、枝叶愈发繁茂。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