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李缘缘:以专业化审判护航创新创业

2025-07-01 20:38:29 林先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东南网7月1日报道(记者 林先昌)多年来,她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案卷,在复杂的法条与创新案例间穿梭。“2012年我到思明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工作,我都奋战在知识产权审判一线,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始终以专业化审判护航创新创业。”近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鼓浪屿人民法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李缘缘如是说,坚守一线办好每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凭借扎根审判一线,专业能力突出,李缘缘先后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701192243.jpg

李缘缘说,通过每一次审判,让群众相信法官、相信法律,感受到公平正义。受访者供图

不断学习与钻研

投身思明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工作以来,李缘缘在这一领域深耕了13年之久,作为全省首个受理知识产权案件基层法院的法官,她直面大量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挑战,累计审理案件超2000件,凭借不断学习与钻研,成长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行家里手”。

在李缘缘经办的一起商标侵权案中,一家知名运动品牌起诉小张销售假冒其品牌的鞋子,然而,小张早就因为假冒商标构成犯罪被关进监狱,企业根本没办法拿到赔偿。当小张的同案犯小杨被抓,为了避免企业权利再次落空,李缘缘赶在小杨被移送法院进行刑事审判前,联系了调解员,召集品牌方和小杨就损害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小杨当场支付赔偿。因为获得企业的谅解,小杨在随后的刑事审判中也得到宽大处理。

李缘缘说,始于这个案件,在刑案前端同步开展民事纠纷化解的“三融合”机制诞生了,权利人不需要再花费成本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就快速获得赔偿,提升了司法效率与权利兑现程度。

为给审判工作提速增效,李缘缘还善于借助科技的力量。前些年,她基于自己审理经验,梳理出相关案件的核心要素,引入第三方科技公司开发知识产权智能审判系统,只要输入案件核心要素,就可以一键自动生成庭审笔录、裁判文书等,为同事们省去了许多事务性工作。

她还全程参与福建省首个“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的设立;主持制定《知识产权纠纷简单案件快速分流处理工作细则》,建立起案件快速审理通道,将平均庭审用时缩减近40分钟。

推动机制创新

知识产权案件常涉及新事物,判后答疑、规范引导极为关键。李缘缘曾审理一起鱼丸店不正当竞争案,判决后她向老字号店主普及知识产权理念,助力其申请商标、升级经营主体,以现代方式守护老招牌。近三年,她为110多个案件当事人答疑解惑,收获群众认可。

面对复杂案件,李缘缘还展现出创新思维。在办理某知名企业维权系列案中,老板面对一起已经成功调解的案件却仍然愁眉不展。原来,侵权人遍布全国,维权成本居高不下。

李缘缘说,我当时想到,一个扎实的判例可能胜过千万场心累的口水仗。我立刻选取这家企业的两个典型案件办成示范案例,并向社会发出风险提示和诚信倡导。建立“1+N典型促批量纠纷化解机制”,不到一年促使500余件纠纷达成和解,并向企业发出司法建议,引导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化解更多纠纷。

提升专业素养

多年来,李缘缘凭借扎实工作与突出贡献,收获诸多佳绩。审理的梦工厂域名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鹿角巷”著作权案入选“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并获评“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如今,李缘缘担任鼓浪屿人民法庭庭长,开启历史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征程。她积极联络各方推动组建鼓浪屿司法保护协同中心,联动处理各类纠纷,并举办主题论坛和文化沙龙,提升公众法律意识。面对知识产权领域持续更新迭代的挑战,她始终保持开放学习态度,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新问题、新挑战。

李缘缘说,我始终认为法官必须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通过每一次审判,让群众相信法官、相信法律,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