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英雄碧血染桑乾
2025-07-07 08:11:5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7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张子言)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12月20日,上海各校学生相约向市政府请愿。 “同学们,跟我来!”人群前,一名个头不高的女学生振臂高呼。李秀若,作为上海市学生示威游行队伍的积极分子之一,她的名字被当局列入重点监视名单。不久,李秀若便销声匿迹。 “骑兵们,跟我来!”3年后,“女游击队长李林”的威名在雁北一带流传开来,她常骑着高头大马,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一如当年她奔跑在上海学生游行队伍最前列。 赤子丹心 李林,原名李秀若,1915年11月出生,40天后被遗弃在漳州市塔口庵门口,侨眷陈茶抱养了她,取乳名翠英。 李林4岁时,养母陈茶带着她远渡南洋。在海外侨居时,李林目睹了殖民者的种种暴行,荷兰人对于当地爪哇人的残酷压迫和中国人在那里的不自由,给她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14岁时,有着强烈民族忧患意识的李林毅然归国,就读石码私塾近半年后,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在集美,学校的爱国教育、苏俄革命文学与李林的民族意识交相重叠。她在《给中央妇委的一封信》中回忆:“我进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在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是文学,我希望着我能够做一个文学家。”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炮火震碎了李林的文学梦,她立即加入学校组织的抗日义勇队,共同宣誓:“余以至诚……准备对日作战,为国牺牲,如有二心,天人共戮,此誓。”并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与募捐活动。 从集美学校毕业后,李林来到了浙江省立杭州女中读高中。她非常仰慕秋瑾,常去西湖西泠桥南的秋瑾墓和西湖西北角的岳王庙瞻仰凭吊,不仅将秋瑾的诗全部抄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还穿男装留男发,立志像秋瑾一样救国救民,为国献身。 随后,李林来到上海,入读上海爱国女中。她以诗明志:“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1935年12月,李林身先士卒,参加声援北平爆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游行。当游行队伍途经外白渡桥时,遭到英国印籍巡捕列队桥头挥棒乱打,李林不顾一切喊着口号,数次带头冲上前去,还向巡捕喊话:“我们都是受压迫的民族,应当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 次年夏天,上海学生组织了上海大中学校暑期抗日宣传团沿沪杭线进行宣传,李林也参与其中。一批军警和便衣特务把宣传团包围起来,李林奋力挣脱警察的拖拽,跳到剧场前面的台阶上,对着数百名群众,愤怒控诉国民党当局卖国罪行。她讲得声泪俱下,台下群众群情激愤。 暑假快要结束时,迫于当局压力,学校要开除李林,她向往着“五四”和“一二·九”的策源地——北平,考取北平民国大学。北上前,她将名字改为李林,取列宁的中文谐音。随后,李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晋绥扬名 1936年西安事变后,李林受党组织派遣,从北平奔赴山西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以下简称“牺盟会”),并参加抗日军政训练班,练就了骑快马、打双枪的好身手。 1937年,因李林归侨与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上级将其调入牺盟总会工作,而李林强烈要求到“前线的前线”去工作。据原晋绥边委书记赵仲池在《奔驰在长城内外的女英雄——李林同志牺牲二十周年纪念》一文中记载:“在她的坚决要求下,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她了。” 在山西大同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时,李林不顾炮火威胁和汉奸匿名信恫吓,日夜不停地在全城奔走,组织学生上街宣传,刷写抗日标语,散发抗日传单,到工人中发展牺盟会员。9月中旬,大同沦陷,李林坚持留在敌后发动游击战、开展抗日宣传。 在晋绥边区,她不仅要指挥作战,还需组织参与根据地建设。面对物资匮乏的困境,她坚持与战士同甘共苦,拒绝任何特殊待遇。朔风刺骨的冬天,她没有袜子穿,一双光脚板冻得肤裂血流却毫不叫苦。她自己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却将新棉衣全数送给难民儿童。一次战斗中,部队缴获了一批日军物资,有人提议为她更换战马,她却断然拒绝:“战士们的装备更重要!” 在革命斗争和日常工作中,凡是涉及群众的利益,李林皆用心用情。她带领战士们挖野菜,专门选择远离村庄的地方,不在村边道旁挖。她说:“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在平鲁县城,为减轻群众的负担,李林组织当地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深得民心。当地群众也没有把李林当外人,大家遇到难事都找她拿主意,还争着给她做“李林鞋”。 1940年4月,日伪军集结重兵,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4月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7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怀有身孕的李林率骑兵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身负重伤的她只身被围困于山西朔州的荫凉山顶,壮烈殉国……李林在乱道沟部署突围的空隙写给丈夫屈健的信尚未寄出,此刻正浸泡在她胸前的热血中—— “你走后刮起了大风,担心你受凉会不会加重你的病情。现在身体怎样?说也奇怪,在一起又常争吵,离开了又很想念。要不是你病,真不想让你走!据侦察,扫荡晋西北的敌人正在撤回雁北……请你放心,我们会胜利移转出包围圈打击敌人的。” 李林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根据地军民无不悲痛,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她的血衣,被辗转送到了延安。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当时的唁电中赞扬李林:“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1973年9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山西大同时,赞誉李林是“中国的贞德”。 浩气贯洪涛,碧血染桑乾。洪涛山麓,桑乾河畔,榆叶黄了又绿,塞北大地上,英雄的故事久久回响,从未褪色。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