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民生 > 正文

平潭创新推广农民工电子劳动合同

2025-07-23 09:38:50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23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张哲昊 郭雅莹 通讯员 林小玉) 18日,在平潭国际赛车场项目部,来自内蒙古的28岁建筑工人王辉,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社会保障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手机依次进行信息输入、实名认证等步骤,与用工企业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这得益于当地试点推广农民工电子劳动合同,实现劳动合同签订环节“零跑腿”。“此举尚属全省首创,这意味着农民工通过手机即可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能够有效遏制建筑市场用工乱象。”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社会保障处处长李富家说。

当天,王辉在手机上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与用工企业的签约,整个过程高效又便捷。“你看,电子合同写得清清楚楚,每月工资按时发到卡上。我心里踏实多了!”王辉拿着手机向记者展示合同页面,喜滋滋地说。

近年来,平潭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引进了一批文旅项目落地发展,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招工热潮,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王辉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5年,刚加入平潭国际赛车场项目工程队一个多月。“以前工地上基本都没签合同,工资大多捏在包工头手里。”王辉告诉记者,“拖欠工资时有发生,甚至还遇到过包工头携款跑路的情况,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全打了水漂。”

据了解,为规范建筑行业劳动用工管理,本月起,平潭通过电子劳动合同平台,免费为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提供电子劳动合同签订、解除(终止)以及实名制用工备案等一站式线上服务,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该平台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如同给每一份合同都加上了“防伪印章”,保障信息真实、不可窜改,为劳资双方提供权威可信的凭证,有效降低了潜在的劳务纠纷风险。

“电子劳动合同的签订,好处显而易见。”李富家介绍说,此举既能减少人工误差,又能适应建筑行业人员流动频繁的特性,为工资支付、工伤认定、劳动争议处理提供依据。此外,还可与农民工实名制系统数据互通,形成“签约—用工—保障”闭环,从源头解决合同代签、结算争议、责任不明等隐患。

据介绍,当地于近日还启动了农民工电子劳动合同推广工作,以在建项目、产业园区、国企、科技企业为重点,覆盖全区在建工程施工企业及招用的农民工,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牵头,分包单位同步跟进,确保农民工“一人一合同、签约即生效”。

编后: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痛点,如何从源头保障劳动者权益?平潭综合实验区率先破题,在全省创新推广农民工电子劳动合同,由农民工与用工企业直接签约,用数字化手段为劳动者撑起“保护伞”。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农民工告别包工头代签、“白条工资”等带来的困扰,更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合同真实可信,实现“签约即保障”的闭环管理。

从包工头“口头约定”到手机“一键签约”,从维权无据到全程留痕,电子劳动合同的推广既是治理欠薪顽疾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政务赋能民生保障的生动实践。平潭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用工需求为契机,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新思路。期待这一“小合同”带来的“大变革”,能为更多劳动者筑牢权益保障的防线,也为各地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提供可复制的“平潭经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