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社会 > 正文

秀屿这群​驻村第一书记 巧制“金钥匙” 打开“富民锁”

2025-09-20 08:21:05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校舍变车间,海蛏上“户口”,海岛焕新颜……秀屿这群驻村第一书记

巧制“金钥匙” 打开“富民锁”

东南网9月20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陈彬)白露时节,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莆田市国资集团驻中南村第一书记吴振凌蹲在田垄间,看着日益茁壮的红薯苗,心里升起成就感。

去年12月驻村以来,他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和村民一道,将破碎的田地重新规划利用,打造“小而美”的桃园、薯地等农文旅项目,因地制宜探索富民产业。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秀屿区第七批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已过半年。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破解发展瓶颈,让特色产业“兴”起来,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截至目前,当地37个驻点村已形成乡村振兴项目262个,带动村集体经济同比增长约10%。

闲置校舍变车间

走进笏石街道苏塘村鞋面加工厂,日光灯管高悬,43岁的林细梅坐在工位上,麻利地将泡沫材料送入压脚,很快,手中面料成型,平整又服帖。

“家门口上班当然好啊,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林细梅说着话,手中操作不停,“村里就有活干,谁还老远跑去城里打工呀。”

先进的各类设施机器,亮堂规整的车间设置,加工厂内,3条生产线火力全开。谁能想象,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落着灰的废弃校舍。

苏塘村总人口5000余人,青壮年多在外从事模具、玉器、建材生意,村内留守老人、妇女多。村里的富余劳动力都有务工需求,怎么用起来?

莆田市木兰集团驻苏塘村第一书记陈秀凡开始想法子:“作为女性,我能理解女同胞既要养家又要照顾老小的不易,得为她们做些实事。”

正巧,她在走村入户时发现村里有一处闲置多年的校舍,不仅地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面积也够大。

“这房子空着多可惜,改造成厂房正好能让村民就近上班!”经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征求村民意见,一场改造就此展开——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牵头投资50万元,废旧校舍摇身一变,成为面积5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生产车间。

车间建成后,陈秀凡四处跑企业、谈合作,成功招引莆田市力恒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入驻。

“我们不仅拎包入驻,还能就近招工,用工成本降低了不少。村民在家门口上班,积极性高、稳定性强,产品质量也有保障。”企业负责人黄丽霞说。

如今,这一鞋面加工厂为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村集体通过场地租赁每年获得稳定收益,企业也正在规划增加新的生产线,沉睡资源成了有利于三方的“活”资产。

老产业贴“金名片”

“我们的海蛏一斤35元,比普通海蛏贵20元,却还是很抢手。如今注册了商标,大家更要好好经营。”晨光初露,秀屿区检察院驻岱前村第一书记李梓献卷起裤腿,随着养殖户的步子在滩涂地里缓缓探索,脚下的泥浆咕噜噜冒泡。

月塘镇岱前村地处平海湾北岸,4000多亩滩涂海域风平浪静,滩涂松软肥沃、绵软无沙,生物饵料丰富。经过数十年的探索改良,岱前海蛏以个大、无沙、味甜的优势“走红”,并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近几年,产业规模虽稳步扩大,却一直停留在有产品无品牌、有口碑无标识的状态。

去年底,李梓献驻村后,很快就捕捉到这一老产业的新问题,他白天跟着养殖户挖蛏,晚上到村民家唠嗑。“必须要给岱前海蛏‘上户口’,注册属于自己的商标,以品牌增值助推产业升级。”他总结道。

于是,李梓献带着村干部收集海蛏养殖历史、地理环境优势、品质检测报告等资料,往返有关部门对接商标注册事宜。两个月后,“蚮前蛏”商标成功获批。

好品牌需要好品质承载。为此,李梓献请来龙头企业、养殖专家,为村民做“面对面”技术指导,由此,当地海蛏亩产从30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

“最近正是海蛏采收季,订单不断。现在蛏子上高速、乘飞机,到了外省还是鲜活的!”岱前村养殖户陈国水笑着说道,“我们现在做的也是‘品牌货’了。”

目前,岱前海蛏年产量近600吨,产值突破3500万元,老产业焕发新活力的同时,还带动周边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长86.9%。

旅游设施再进阶

初秋的南日岛,碧空如洗,沙软潮柔。轮渡在海面迎来送往,上半年共服务游客36.68万人次。

日头正盛,九重山下,莆田市公安局驻港南村第一书记李鹏飞、村党支部书记陈青龙二人站在阴凉处,目光紧盯着正在装修的村游客服务中心,一旁的停车场也已平整完毕,准备铺上沥青。

“已经在收尾阶段啦,国庆前要给游客一个大礼。”陈青龙兴奋地比画着,“到时候一楼展示南日鲍、海带、紫菜等特色渔业产品;二楼做个大屏,公开海区养殖环境实时监控,游客既能在这里休息,又可以采购到可溯源的好海产。”

港南村位于南日岛东南面,拥有九重山3A级旅游景区、福鲍沙滩等热门景点,凭借独特的山海风光和渔业资源,文旅产业搞得有声有色,是省级金牌旅游村。

不过,李鹏飞发现,作为游客进入景区的第一站,现有的游客服务中心长期荒废,“大家一进村就看到这破败样子,体验感肯定不好”。

为此,他争取到区属国企投资,对现有游客服务中心进行焕新改造,并积极促成村集体与联通公司合作,以联营方式,在港南游客服务中心打造集成化数字渔业管理平台,推动渔旅服务体系现代化升级。

李鹏飞计划,等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通过数字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活动信息、提供交通指引和预约服务,打造集咨询、导览、休憩于一体的服务枢纽,让游客无障碍畅游海岛。

“我们还将推进游客服务中心至福鲍沙滩道路改造工程,以更优路况串联服务枢纽与滨海风光,为游客提供更优质体验。”李鹏飞说。据测算,随着海岛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尤其在全国海钓大赛和夏日沙滩音乐会等活动期间,港南村游客接待量将持续增长,全年可达到10万人次,带动消费3000万元。

进入下半年,秀屿区驻村第一书记带着精心培育的“我最满意的乡村振兴项目”,做交流、亮成果、晒实绩。他们聚焦地域优势,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富民产业、提升治理水平……先后对接12个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力量进驻,与乡亲们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奋力描绘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斑斓画卷。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秀屿区驻村工作队带动驻点村村集体经济增收760余万元,帮助约200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两个驻点村上榜2025年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