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生活无蚊扰 乡村更宜居
2025-09-25 10:42: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东南网9月2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陈欢欢 通讯员 高坤颖 刘其燚) 秋分前夕的傍晚,在罗源县松山镇八井村,惬意漫步、乘凉的村民可真不少。“以前夏天晚上不敢在户外多待。今年多亏了这些灯,在院子里坐很久也不会被蚊子叮了。”村民雷灼芳指向小院围墙顶上安装的一盏小灯。记者看到,几只蚊虫正环绕小灯飞行,毫不理会院中喝茶唠家常的村民。 “这是智能诱蚊灯,可在夜间自动切换到工作模式,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吸引它们靠近,再通过电击灭蚊。”罗源县疾控中心医生于述航介绍。与蚊香、烟雾等传统化学驱蚊方式不同,诱蚊灯无污染、无刺激性,既对人体无害,又能维护乡村生态环境。 安装诱蚊灯,是罗源县创建“无蚊村”试点项目的重要环节。今年1月起,八井村成为首批“无蚊村”项目试点村。像这样的诱蚊灯遍布八井村,共有60盏。罗源县疾控中心医生游益银告诉记者,项目团队每月对蚊媒密度监测2次,通过统计路径指数、布雷图指数和停落指数,动态掌握相关情况。这3个指数分别反映在室外每千米发现的积水处数量、每100户住宅内伊蚊幼虫滋生的积水容器数量、30分钟内会停留于暴露在外环境的人身上的蚊虫数量。 游益银说,在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调查并清理蚊虫滋生地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如今,这一环节可借助科技力量轻松完成。 清晨,一架无人机从八井村村部起飞,工作人员紧盯屏幕,通过实时传回的画面,细致查看村内是否存在积水点。随着操作员的控制,无人机精确悬停在一间民房的天台上空。 “你们看,这个屋顶有口缸,昨晚下了大雨,里面积水应该很深了。”确认情况后,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倾倒水缸并倒扣,还向屋主科普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 “以前都要靠人工巡查,不仅要花上几天时间,而且难免会有遗漏。现在有了无人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全村扫描,谁家屋顶积了水,看得一清二楚。”八井村党支部书记雷可寿说,在专业人员的定期培训下,村中操作无人机的能手越来越多。 “‘无蚊村’项目也是一次科技赋能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游益银说,项目团队将继续推进村内排水管道清理、水培景观植物改造等工作,将蚊虫防控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同时为制定农村蚊虫防治策略总结经验,探索适合罗源实际的蚊媒传染病长效防控机制。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