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融合 热潮涌动
东南网10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殷殷嘱托,一以贯之。福建加快整合科技资金、人才、基础设施等关键要素,全力破除发展壁垒,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科技强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互促共进。
其中,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福建遵循系统性思维,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有机协同,推动“四链”深度耦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构的转型升级、创新的效能倍增。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县域重点产业链蓬勃发展的势头延续下去。”今年初,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现场会召开,福建吹响“四链”深度融合“冲锋号”。
“四链”协同,全域发力。放眼八闽大地,新质生产力正加速奔涌,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谋篇布局,“链”出新动能
福建各地资源要素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深化“四链”融合,基础在县域,关键也在县域。
作为全省首批10个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之一,龙岩武平这个山区小县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
在武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00万平方米的标准地里,汇聚了一条新型显示产业链:光学材料、显示面板、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采购销售均可实现闭环。
这背后,是创新链为产业链提供了动力。
多次组织企业赴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接,累计推动实施50多个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今年以来,已有6个项目获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还推荐申报6个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武平县工信科技局科技计划管理股负责人张海燕说。
资金链、人才链,则为创新链、产业链提供给养和支撑。
今年6月,以欧阳钟灿院士为首的福建省新型显示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正式组建,11位省聘专家团成员将为武平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智力支持。至今,武平县已组建由176位专家构成的“梁野智库”。
武平还对县域重点产业链在设备购置、厂房租建、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成立国投聚力龙岩产业发展基金和广龙一号创投基金,还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新显贷”“专精特新贷”“科技贷”等新产品。
从2019年起,武平决定走差异化、特色化的路子,重点走“中小屏”路线。几年时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已近百亿元。
山海兼容的地貌,造就了福建省内自然、人文、资源等要素差异。在新形势下,福建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深化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福建把县域重点产业链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梳理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保障。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各部门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组建竹产业、氟新材料、新型显示、纺织鞋服等重点产业链特聘专家团,优化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梳理县域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白名单”,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图谱上线“金服云”平台,制定“四链融合 链动八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聚合资源,“融”出新机遇
“四链”融合“链”接福建产业向上向新之路。随着“四链”融合向纵深发展,各地锚定目标,踩足“油门”驶向“快车道”,涌现出一批融合特征明显、人才引领发展的典型经验。
永春以一缕“香”、一口“醋”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产学研”融合,成立校地协同创新中心、科创服务中心,引入哈工大等3家大院大所设立科研工作站;“产研金”融合,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以投带引,助企融资超10亿元;“订单式”培养人才,依托泉州技师学院、永春职专等,每年平均输送技工人才1500余名。
厦门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进入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前十。建立健全“一个专班、一个图谱、一套政策、一个园区、一个赋能千行百业行动方案”。厦门聚焦千行百业“人工智能+”需求,收集工业制造、供应链、医疗三大领域82项能力清单和64项场景清单,国内代表性企业110家,涵盖基础层到应用层全产业链。基于此,厦门依托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嘉庚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在制造、医疗、城市治理(含交通、气象)、动漫游戏、海洋等多领域持续挖掘并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背后,得益于福建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作用,让院校、企业、人才、资金在同一个空间里对接订单、技术和场景,打通“链”与“链”之间的藩篱和堵点,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今年起,福建建立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同步开展“四链”融合对接活动,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让产业链上下游同场赶集、各取所需,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路演、对接、洽谈,链主企业台上“自荐”,激情澎湃,链上企业现场“匹配”,高朋满座。这样热烈的场面,今年在福建各地频频出现。
4月,在“福兴聚光·创启四链”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活动上,福建光电“四链”融合发展创新联合体成立。该创新联合体由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当天,共37个福州光电产业“四链”融合重点项目成功落地,签约金额超223亿元。兴业银行发布“商行+投行”光电产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兴业银行福州分行还与福州市光电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百亿元授信额度。
9月,在漳浦县省级试点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暨产业社区招商(供需)对接会上,联盛浆纸(漳州)有限公司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与厦门建发浆纸等10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覆盖绿色纸业、新材料、食品等多个领域,总意向金额达7.15亿元,将有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与资源整合,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链”融合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形成“一载体、一动力、两关键”的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