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为套公租房五兄妹闹翻

这套房位于上下杭,要拆迁,挂在老二名下,但其母遗嘱说拆迁收益五子女平分

东南网10月15日讯(海峡都市报廖庆升)福州台江上下杭的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不少居民爽快地签了约。不过,朱女士心里不太舒服。她的母亲原来在这里有一套50平方米的公租房。8年前,母亲将房子让给孤身一人的二女儿,并将租赁户的名字也改在对方名下。6年前,母亲在去世前夕留下遗嘱,如果遇到拆迁,所获收益,归朱女士五兄妹所有。但如今老二有不同的看法,一家人的关系也迅速降温。

母亲遗嘱房屋利益均分

朱女士说,二姐初中毕业后就到龙岩下乡,8年前,已经退休还离婚的她回到福州。由于孤身一人,又没有房子居住,母亲就将自己当时居住的公租房让给二姐,自己轮流到其他四个子女那居住。没过多久,二姐将租赁户的名字改到了自己名下。

6年前,病重的母亲立下遗嘱,表示自己百年之后,这套公租房遇到拆迁后的收益,归五个子女平分。

房在名下老二不认账了

在今年以前,五兄妹之间还会经常走动走动。不过随着拆迁的来临,彼此的关系开始降温:源头在于,老二决定将公租房买断,并将分到的房子,做到自己户头下。

这下,其他四个兄弟姐妹不干了。朱女士的大哥朱先生说,由于老二生活困难,扶养母亲的责任,主要由自己和其他三兄妹负责,“老二她责任没尽到,有了好处却要独享”。朱女士认为,按照母亲留下的遗嘱,这套公租房也该有自己一份。

朱女士的二姐则觉得,是兄弟姐妹不念亲情,想赶走自己。“他们都不想要房子,想补偿现金,然后分了,房子拆了后,我去哪里住?”

遗嘱无效最好协商解决

昨日,上下杭房屋征收指挥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公租房可以选择买断或货币补偿两种方式进行安置,不管哪种方式,指挥处都只认租赁户的名字。

福建闽君律师事务所卓文彬律师认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五个兄弟姐妹中,朱女士二姐的确对该公租房有处置权。其他兄弟姐妹要想获得收益,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起诉老二没有尽到扶养母亲的责任,请求法院判其补交这部分费用,“其他的,也只能大家坐下来具体协商”。

历史街区分七大区

保护开发部分故居会馆近期启动安防技防施工,聘专业人员24小时保护

  古田会馆将进行安防技防施工

本报记者吴静/文 见习记者刘朔/图

福州上下杭保护修复又有新进展了。昨日记者获悉,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七个功能划分区将启动保护性开发,部分故居、会馆则将采取修复和安防技防施工,这些保护工作将同时进行。安防技防将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对文物保护单位将采取24小时守护。

保护范围面积23.54公顷 分七大区域保护性开发

据了解,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北至福州四中、天胜花园;南至中平花园、洲边小学;西至白马路、隆平路;东至高顶路、三通路,总用地面积为23.54公顷。

而根据《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将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七个功能分区,具体为:恢复原有河坊筑堤的建筑形态,恢复三捷河传统风貌的下杭片商业休闲区、三捷河设置游船码头、商货码头的三捷河休闲旅游带,结合会馆和传统院落,建设适应现代生活的商贸高级会所的上杭路商贸会所区,以张真君祖殿、福州商务总会旧址工商联八角楼、陈文龙尚书庙、杨鸿斌故居、高氏文昌阁为核心的文化展示区,利用龙岭顶现有环境资源布置休闲商业,同时销售光饼、鼎边糊等传统食品,同时结合关帝庙突出民俗展示功能的龙岭顶民俗休闲区,在张真君祖殿西侧依托现有风貌建筑规划布局手工作坊和文化创意功能的创意街区和保留上杭路、下杭路、隆平路沿线以及张真君祖殿两侧商业集中区域的商业体验区。


 

根据最新的《保护规划》,上杭路商贸会所区、下杭片商业休闲区、三捷河休闲旅游带、龙岭顶民俗休闲区等七大区域,将启动保护性开发。“也就是说,虽然目前签约工作还在进行,但为了第一时间结束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相关项目工程指挥部将对部分规划项目,与签约工作同步进行。例如保护性开发工作可通过事先规划的内容,分步进行施工。”台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修复文物单位90多处 部分故居启动安防技防施工

据悉,上下杭有许多古迹,包括巨贾商户的老宅和商号,现有90多处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

日前记者获悉,杨鸿斌故居(采峰别墅)和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陈文龙尚书庙被确定为上下杭首批修缮文保单位。“首批确定修缮,也就意味这将马上动工,启动修缮。”台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然,首批修缮后高氏文昌阁等多处重点文物单位,也将紧跟着进行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上下杭文化街区的部分故居和会馆将在近期启动安防技防施工。据相关负责人称,该街区的安全防范工作是一种专门的技术。“由于此处有7处是省级文化保护单位,所以这边的保护和修复都需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该负责人说,将以运用技防产品、实施技防工程为手段,结合各种相关现代科技技术,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和重大治安事故。

目前初步计划是,从现在开始至修复工作全面开张时,对文物保护单位将采取24小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守护。“其实这一工作的开展,也就是担心一些不法分子会夜间偷窃文物保护单位内的物品。”该负责人透露。

此外,据悉该保护区内的古河道是三捷河(星安河),有省级文保单位7处:咸康药行旧址(下杭路219号)、黄恒盛布店旧址(上杭路217号古民居)、罗氏绸缎庄旧址(下杭路181号)、生顺茶栈旧址(下杭路238号)、张真君祖殿(星安巷88号)、福州商务总会旧址(上杭路100号)、采峰别墅(上杭路121号)。市级文保单位3处:星安桥(星河巷19号边)、三通桥(三通桥路20号)、黄培松故居。区级文保单位4处:高氏文昌阁(上杭路134号)、陈文龙尚书庙(三通街2号)、福州志社旧址(白马南路101号)、曾氏祠堂(下杭路198号)。另外,保护区内的古桥有:三通桥、星安桥。古碑刻是“全闽第一江山”和“钓龙台”两处。


相关新闻

文化街区将成立闽剧等培训基地

本报讯(记者吴静)记者昨日获悉,上下杭文化街区将成立茶亭十番音乐、福州疍民渔歌、闽剧以及民间民俗舞蹈培训基地。

据台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文体部门已经开始拟成立非物质文化基地的材料。成立基地要有相关专业人员,计划先从上下杭寻找相关人员开始,然后再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台江区乃至全福州市。该负责人称,寻找相关专业人士是难中之难的事情,只要有人,成立各种基地就水到渠成。

分别为采峰别墅、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陈文龙尚书庙

本报讯(记者吴静/文 见习记者刘朔/图)杨鸿斌故居(采峰别墅)和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陈文龙尚书庙被确定为上下杭首批修缮文保单位。昨日记者从台江区政府获悉,台江上下杭房屋征收工作已全面启动,保护建设指挥部保安人员已入住文保单位现场。台江上下杭房屋征收补偿签约工作也于本月10日开始,为期98天,至2014年1月15日,以分8组每组30人/天的进度进行。

据悉,在动迁过程中为保障文物安全,文物部门已采集大量资料,拍下大量文物构件照片,作为今后文物修缮的参考依据。保护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下杭有许多古迹,包括巨贾商户的老宅和商号,现有90多处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

众所周知,上下杭是我省著名的商贸中心区,商贸文化深厚。“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宋代以后,上下杭居民增多,形成街市。上下杭商贸的繁荣始于清。清道光年间,福州港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正式开埠。上下杭一带商业、金融业日趋繁荣,商铺、钱庄林立,商品辐射省内外,远销东南亚一带。到清末民国初,福州商务总会和14个会馆集中于此。上下杭与中亭街一起成为福州商贸的发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该街区初步确定首批修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鸿斌故居和福州商务总会旧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文龙尚书庙。其中,杨鸿斌故居和福州商务总会旧址内的福州商会八角亭待房产移交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将进场施工;陈文龙尚书庙修缮方案正在设计中。

福州商务总会

福州商务总会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双杭街道上杭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福州富商张秋舫、罗筱坡、李郁斋等人首倡组织“福州商务总会”,并集资兴建会所。俗称八角亭,又称魁星楼。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坐北向南,双层,穿斗式木构架。

亭前有花圃、假山;亭后为三开间厅堂,后有三开间披榭、假山;西侧另有厅堂两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且有前后天井,占地约1070平方米,保存较好。


 

采峰别墅

采峰别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上杭路122号。是马来西亚爱国侨领杨鸿斌(1884~1974)1920年所建,别墅由大门、坊门、照壁、庭院、主体建筑和园林组成。主楼设开敞式挑廊连通北、东、西三面。布局合理、风格独特、用材讲究、陈设古典,是福州近代别墅建筑的优秀代表,也是福州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近代中西合璧民居建筑之一,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文龙尚书庙

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后洲坞尾街。始建于明代,是纪念抗元忠烈陈文龙的祠堂。清道光年间“奉旨重修”,民国10年(1921年)重修。坐北向南,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封火围墙。正门横额“敕封水部尚书”,左右小门额为“履忠”、“蹈义”。墙基堵石刻“民国十年东西社捐造石基全座”。殿堂面阔五间,深七柱,高6.5米,前廊后堂,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祠厅正面石廊柱刻有林则徐手书楹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东西墙尚存多方嘉庆、道光年间捐资修庙碑刻。1988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签下这一纸协约,就要告别老宅了

东南网10月1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昕颖 肖春道 文/图)昨日是福州上下杭征收补偿签约的第一天,早上8时许,台江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现场指挥部里已是人山人海,不少居民都拿着厚厚的材料准备签约。“心里很舍不得,毕竟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不少市民流露出难舍之情。

据了解,签约现场将上下杭总体征收的区域划分为后洲街道、上海街道、宁化街道、新港街道、洋中街道等8个区域,分别设立工作组,每组每天的工作计划为签约30户,整体将完成约240户征收户的签约工作。

89平方米私宅获偿170多万

王依伯今年已经95岁,在上下杭居住了一辈子,他的祖宅位于上下杭的里进巷,属于私宅,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确权面积为89平方米。这次房屋征收,他选择了货币补偿的安置方式,根据私宅的补偿方案:货币补偿金额=被征收房屋的确权建筑面积×(9385元/㎡被征收房屋重置价×成新率),经过一番换算之后,王依伯的房子最终获得了170多万元的补偿款。王依伯说,心里还是舍不得老宅子,毕竟这里有王家几代人的共同回忆,“我已经95岁了,但我肯定会经常回来看看”。

同样住在上下杭的江依哥一家,在签约时选择的则是产权调换方式。他看中了现房上海新苑,依据对接价格的政策,他家5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可以置换76平方米,他最终选择了75平方米的房型。“最后还能退给我1万多,离开了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就希望新房子能够让老人生活得更舒心更方便。”江依哥说。


现场设多个咨询专窗

记者注意到,签约第一天,由于对补偿政策还有一些细节未明,不少居民都是携家带口齐上阵,有的负责签字,有的负责计算补偿费用,有的专门咨询……记者在现场看到,指挥部内设置了法律咨询、政策咨询等专窗,但现场人满为患,服务人员都解答不过来了。

负责后洲街道签约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签约号码早在10月7日就已抽签发放完毕,原则上,首日签约的都是每个组的1~30号居民,第二天签约31~60号,以此类推。有问题的居民,可以打电话给当初上门负责联络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提供上门咨询服务。“部分还没有考虑好的居民,可以咨询清楚再签约,不用担心。”

相关新闻

上下杭搬迁签约昨日启动

  昨日上午,福州上下杭居民在拆迁指挥部了解房屋拆迁情况

本报讯(记者吴静 见习记者郭立峰/文 柳涛/图)昨日是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房屋征收签约首日。当天,众多房屋被征收者前往拆迁指挥部,但多数人是去了解情况,签约的人较少。据悉,本月8日台江区政府下发上下杭房屋征收补偿方案,正式签约期为2013年10月10日至2014年1月15日。

拆迁指挥部满是人问的多签的少

昨日上午,上下杭拆迁指挥部每一个角落都站满人,就连指挥部内唯一一座楼梯上,几乎每一个阶梯也都坐满人。

据了解,这些住户90%以上是来了解信息后回家与家人再次探讨的。签约首日就立即签约的人可谓是屈指可数,其中一组一整天只签约了30人。

“我们是先来了解一下房源情况的,还有一些产权细节问题想要向拆迁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做了解。”上杭路住户高云辉说,自己在这条街住了30多年,全家人也在这条街做点小生意,现在房屋被拆了生计也断了,所以今天就是带着所有产权资料和有效证件过来咨询,看看是否能再给些补助。

同样带齐所有证件,却只是来“看看”的还有住着公房的黄阿姨,她告诉记者,“大多数住户都不会今天就立即签约,主要是还有太多细节上的问题都没了解清楚。不过大约两三天内就会签约,否则好的置换房源可能会流失。”


当然,昨日也有当即签约的住户。在征收3组记者看到一用户已经带上所有材料,签字、按手印表示同意签约。该住户说,“在上下杭的房屋是祖宅,分到后辈面积也就30多平方米,上个月张贴出《征收意见书》后家人们就商量好以‘调换安置房’处理祖宅。所以,今天就带上证件签约了首山丽景90平方米的房型。同时还能退1万多元。”

政策点击据了解,本次产权调换房屋为期房的,在签约期限内签订协议搬迁的,过渡期限自签约期限结束之日(2014年1月15日)起开始计算,36个月后期限结束;超过签约期限签订协议搬迁或由法院强制搬迁的,过渡期限自搬迁或强制搬迁之日起36个月。因征收部门原因造成被征收人逾期回迁的,征收部门应双倍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安置房符合回迁条件,但被征收人以其他理由拒绝回迁的,征收部门和征收实施单位不承担逾期责任并不再发放过渡费。若被征收住宅房屋正常过渡费的发放期限以被征收人的实际过渡时间为准,即从被征收人签订协议并将被征收房屋腾空交房之日起至产权调换房屋交房之日止,实际过渡时间不足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在正常过渡费发放期限之外,对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的被征收人,另给予增发3个月过渡费。

设8个征收小组所有信息贴上墙

本次上下杭拆迁指挥部设在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内。“拆迁指挥部有8个征收小组和一个现金领款组组成。”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被征收用户的房屋选择意向看,90%以上的用户选择了房屋置换。这些选择房屋调换的住户可根据姓名寻找自己所在的小组办理相关手续。

“所有住户想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小组,均可到拆迁指挥部中间的空地右侧墙面查询。”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被征收人花名册及房屋状况》昨日上午已全部张贴上墙。

记者看到,在拆迁指挥部不大的空地里,墙面两侧被各种拆迁相关信息贴满。例如,在墙面的左侧依次分别张贴了安置房源公示、上下杭地块安置房分布平面示意图等。其中部分安置房源的小区效果图、户型图甚至23个安置房公交车信息均被详细张贴。

政策点击据悉,本次房屋征收补偿采取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相结合的方式。所谓“产权调换”,即根据被征收房屋确权面积增加10%的公摊面积(最多不超过10平方米)后就近上靠标准房型,或根据被征收房屋补偿金额除以产权调换房屋对接价所得面积就近上靠标准房型。就近上靠标准房型安置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足7平方米的,可增房15平方米安置。产权调换房屋的安置房型分别为45㎡、60㎡、75㎡、90㎡、105㎡、120㎡、135㎡。此外,被征收房屋属于以下情形的只作产权调换,不作货币补偿:被征收私有房屋的共有人或被征收公有房屋的各使用人对安置方式的选择达不成一致意见的;被征收房屋产权有纠纷、权属不清或产权人下落不明的;被征收房屋设有抵押权的,抵押权人和抵押人未重新设立抵押权或抵押人未偿清债务的。


相关新闻

部分无证店面也可“转正”补偿

本报讯(记者吴静 见习记者郭立峰)昨日,记者在上下杭拆迁指挥部现场发现,有部分住户反映自己在上下杭经营零售业,但由于所经营的商品比较杂乱,且营业面积非常有限,同时加上历史因素等,这几十年来均是“无证”经营。现在面对拆迁,“无证”营业性用房是否可“转正”?

记者从拆迁指挥部了解到,对营业性用房的补偿安置也有明确规定。被征收房屋所有权记载的性质或用途为营业性店面的,可按营业性店面进行补偿安置。

被征收房屋改成营业性用房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房产登记机构确认,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或税务登记证明,在签约期限内签订补偿协议并搬迁的,对沿街底层第一自然间(进深按房屋的结构确认,最多不超过6米)依据规定补偿。在签约期限内未达成补偿协议的,一律按原房用途补偿。

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经认定营业性用房的,其征收补偿款可用于购买住宅安置房,但购买住宅安置房的面积最多不超过认定的营业性用房面积的3倍。

非公益性用房的附属物只能货币补偿,不作产权调换。

补偿方案还明确了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办法。因征收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助标准,根据生产经营者近三年的年平均净利润确定,生产经营期限不足三年的,以实际生产经营期限的年平均利润确定。停产停业期限,一般按不低于半年计算。生产经营者承租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依照其与被征收人的约定分配停产停业损失补助。

对无产权房屋的征收补偿原则上以市勘测院历年的航拍图(矢量图)为依据,经权利人具结并经村(社区)、镇(街道)确认并公示无异议后,根据建设年限区分处理。

超过签约期限搬迁,不享受规定的奖励及优惠政策。

 

本报讯(记者刘丰)近期,福州上下杭房屋征收启动,让福州的二手房中介闻风而动,周边房屋租赁市场也进入了一个量价齐涨的上升通道。

多名二手房中介经纪人透露,近段时间,上下杭附近二手房业务量相比此前上涨了20%,租赁成交均价环比涨幅达5%以上。同时,一些资金也开始关注到上下杭周边房源的投资价值。

房源信息贴进房屋征收指挥部

昨日,在下杭路上,有中介经纪人举着贴着房源的牌子在路边揽客。而在上下杭房屋征收指挥部内,十多张房源信息宣传单整齐地贴在墙上,不时有被房屋征收的居民上前查看、咨询,七八名中介经纪人正在提供服务。

丹厦房产经纪人谢先生介绍,上下杭搬迁消息出来后,不少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就开始看房子了,“最近看房子的客人比原来多了20%左右。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在上下杭附近买房子,毕竟生活圈子基本都在附近。”

此外,一些选择期房产权置换的被征收人也开始在附近寻找过渡期的落脚点,中介租房业务量涨幅也达到两成左右。

记者查询了几家本土二手房网站,苍霞新城、中亭街等区域近期都在房源介绍中加上了“上下杭拆迁”之类的字样。

而需求量增加让不少上下杭附近的房东在近期提高了租金。

“福州二手房租金一般每年上涨10%左右,最近上下杭附近的二手房价格在此基础上又上涨了超5%。”谢先生介绍,以一套中等装修、三室的无电梯房为例,今年的租金一般在2300元左右,上下杭房屋征收工作启动后,租金上涨了约200元,目前一套这样的房源租金一般要2500元,如果房子带电梯,租金会更高。


业界预测周边房价将加速上涨

不过,从目前来看,上下杭周边二手房价格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国房网经纪人方先生介绍,虽然需求量近期增加明显,但二手房价格变动并不大。

业内人士称,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福州二手房价格整体处在较高水平,整个市场正处在价格博弈期,短期内房价上涨空间不大。但从中长期来看,上下杭附近投资价值正在显现。

据介绍,目前苍霞新城作为距离上下杭最近的小区,获益于地理位置而成为上下杭老居民的首选。从公布的房源看,苍霞新城房源不少。该小区一套2002年建的套内面积102平方米的房源,售价126万元,平均12233元/平方米。经纪人在房源介绍中指出:“单价才1.2万多,比旁边的拆迁补偿价还要低5000元左右。投资、自住均可,即买即赚。”

不少中介机构表示,目前上下杭周边表现比较活跃的房源基本上都是1998年前后的房子,各种设施配套较为完善,房型以两房至三房为主,单价在12000元/平方米左右,而目前上下杭拆迁补偿价都走到17000元/平方米,这意味着,上下杭周边楼盘目前正处在价格“洼地”,很可能会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馍馍”。

消息人士透露,早在去年上下杭要改造的消息传出后,就已经有不少投资客在附近买房,“当时的房价才8000-9000元/平方米”。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下一阶段投资资金注入上下杭周边小区,可能会拉动局部房价加速上涨。

上下杭大杂院里,邻里相处几十年,搬迁后或许从此天各一方

  上杭路的老住户吃最后的团圆宴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位40多岁的大姐站起来举杯高呼,众人附和叫“好啊!”。

昨天中午12时许,在福州台江区上杭路166号的大杂院里,几户人家凑在一起吃了一顿中午饭,他们说这可能是最后一顿团圆饭。从今天开始,邻居们陆续开始搬迁,或许从此天各一方。

“这是多年以前单位分的老公房,住了近60年了,从小鬼住到老头子了。”头发几乎全白的杂院住户潘依伯感慨道。

众人合伙炒了一桌子福州菜

昨天中午的一桌子菜的制作,前来参加团圆宴的4、5家共10多个人都有参与,炒的也都是传统的福州菜,大家都很爱吃。白灼虾、炸排骨、荔枝肉、老鸭汤等,还有用大塑料瓶子装的自家酿的酒。


  上下杭的老住户在家门口拍摄“全家福”

“快点过来吃啊!怎么上桌子吃饭的都是女士?男人们在哪里?”开饭了,很多男士还在忙着炒青菜、煮鸡汤鸭汤,女士们打趣道。

老居民潘依伯说,这座房子里住了大约10多户人家,有几十号人。现在年轻人大多搬了出去,中年人和老年人还住在这里,因为有些人中午不回家吃饭,每家每户晚上吃饭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昨天只凑齐了10多个人,也已经很不容易了。

邻里相处最短的也有20年

据潘依伯回忆,他的邻居们相处时间最短的也有20年左右了。每家每户占据几间小屋子,有上下楼,各自有各自的水电表,每天互相串门谁家有个大小事也很公开。

“住在一起几十年,多少都有点口角。”潘依伯笑着说,“事情都很小,无非是孩子打架,你家的狗咬了他家的猫。”潘依伯笑着说,总体来说大家都很和睦。

这里的杂院人家还保留着原始的村落文化,邻里之间谁家有好吃的都会拿出来分享。现场一位50多岁的大姐告诉我们:“邻里这么多年,端着碗串门蹭吃是常有的事情,熟悉到谁家炒菜放多少盐都知道,亲戚都没这么亲。”


  不少人留恋在这儿的“幸福”

这种和睦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听闻此处要拆迁,昨天有很多装修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询问是否有新房需要装修,潘依伯在门口第一个见到了这些人,他说自己不需要,但是朝邻居们大喊:“装修有要的没?”很快几户人家探出头来。

而昨天吃团圆饭的还不只这一个大杂院,附近前来观望的一些老街坊告诉我们,他们院里也刚刚吃完,并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坐一坐。“老房子住着很凉快,又有水井,夏天都不用开空调的。”语气中带着万分的不舍。

本报记者孔丽/文吕诚/图


再见,上下杭!

从中亭街到茶亭街再到三坊七巷,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有着鲜明老福州人生活特色的街区都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近期随着上下杭拆迁工程的推进,居住在这里的很多老居民开始跟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老宅说再见。

这几天,这两条路颇为热闹,文史爱好者前来怀旧,带着相机和笔记本;居住在这里的老居民一边恋恋不舍互诉衷肠,一边无限向往新生活。

无可非议,这里是城区现存最有福州味的老街道。今天起,本报征集一些上下杭福州味的故事,可以是一张老福州人的全家福,可以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店,也可以是一门兴起于此的老手艺。亲爱的读者朋友,可以通过东快新闻热线968977告诉我们。

 

台江区政府昨日出台《关于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决定书》,公布异地安置房源、过渡期、征收补偿等决定。

新增一处安置点

据介绍,新出台的《决定书》与之前的《意见书》相比,新增了一处安置点:福机新苑。

目前,该地块进行产权调换的现房有:红星苑一期、光明港苑、鳌港苑二期、鳌港苑三期、桂园怡景、上海新苑、翁排龙祥小区、建中小区。

进行产权调换的期房有:浮村佳园、螺洲新城、霞镜新城、东鼓新城、首山丽景、盖山新苑、横屿组团、东升新城(万里星辰)、象峰新苑、鹤林二期、联建新苑、江夏小区、紫阳新苑、新港苑、福机新苑。

以上房源均为毛坯房,内部均不设隔墙、不配洁具,给予相应补偿,补偿标准为80元/平方米(按安置房标准房型为基数计算)。产权调换房屋为期房的,过渡期限36个月。

部分住户如期搬迁可另获补贴

台江区政府表示,上下杭搬迁将于12月29日启动。

同时,《决定书》还明确了搬迁补助办法:若被征收人或其直系亲属为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的居民也如期搬迁,将给予每户3万元的装修补助。台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的“如期”就是从12月29日开始搬迁。

其中,住宅房屋的被征收人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按其确权住宅建筑面积一次性给予50元/平方米的安家补贴;住宅搬迁补助费按确权建筑面积15元/平方米计算;非住宅搬迁补助费按确权建筑面积20元/平方米计算,搬迁补助费不足1000元的按1000元计算。

选择期房产权调换进行安置需自行过渡,其临时安置补助费(过渡费)按确权建筑面积每月10元/平方米(原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按30平方米计算)。

被征收人在签约期限内签订补偿协议并搬迁的,若区位补偿评估价格不含成套房基础设施配套费补助的,对被征收的成套房可另给420元/平方米的成套房基础设施配套费补助作为搬迁鼓励。

被征收住宅确权面积小于45平方米且被征收人在本市范围内无其他房屋,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经权利人具结并经村(社区)、镇(街道)确认及公示无异议后,按45平方米予以补偿安置,但补足部分不计算旧房补偿费或成套房补助。2006年7月24日后对房屋进行产权分析,致使产权面积少于45平方米的不适用本规定。


案例测算(仅供参考)

以一处木构二等、成新率65%的住宅为例,假设该住宅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符合不足45平方米优惠政策的条件。

该房产的补偿情况为:

1.区位补偿款:30平方米×9385元/平方米=281550元

2.旧屋补偿款:30平方米×750元/平方米×65%=14625元

3.搬迁奖励:30平方米×1877元/平方米=56310元

4.公摊补偿:30平方米×10%×(9385元/平方米 1877元/平方米)=33786元

5.补足45平方米:(45平方米-30平方米)×(9385元/平方米 1877元/平方米)=168930元

6.按户搬迁奖励:60000元7.租房补贴:20000元

8.安家补贴:30平方米×50元/平方米=1500元

9.搬家费(2次):30平方米×15元/平方米=450元(单次补足1000元按1000元计算),计2000元

10.增发过渡费:30平方米×10元/平方米·月×3个月=900元

11.过渡期间的过渡费按实际过渡期限计算,每月过渡费标准为10元/平方米

12.隔墙洁具补偿费按实际安置房的标准户型为基数计算,补偿标准为80元/平方米

13.不含电话、闭路、宽带、装修等补偿假设选择安置房为福机新苑、上海新苑、红星苑一期等对接价格为11000元/平方米的安置房,安置房型测算情况:

(区位补偿 旧屋补偿 搬迁奖励 公摊补偿补足45平方米)/安置房源对接价格=50.47平方米,就近上靠安置60平方米房型一套。

  上下杭的安置房分布图公布了,大家都在拍照选房

东南网10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昕颖 黄孔瑜 通讯员 陈晓 文/图)备受关注的福州台江上下杭拆迁安置方案,昨日下午发布。征收补偿方案中明确了补偿方式有“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方式,并详细规定了关于上下杭中用于经营性质的店面的场所、历史遗留出租的房屋、标准租金的国有公房、无产权房屋四类房产的补偿方案。

记者从台江区委了解到,所有的拆迁安置签约,预计将在2014年1月15日前完毕。其中私宅性质在签约期限内签订协议搬迁的,最高还将获得奖励5631元/㎡。

私宅限期搬可获奖励5631元/㎡

记者获悉,方案对上下杭各类建筑做了详细的货币补偿规定,其中私宅的货币补偿金额=被征收房屋的确权建筑面积×(9385元/㎡被征收房屋重置价×成新率);私宅按时搬迁的,最高可额外获得5631元/㎡的奖励。

国有公房住宅补偿计价方式:货币补偿金额=被征收房屋的确权建筑面积×(9385元/㎡被征收房屋重置价×成新率-700元/㎡)。

此外,上下杭的营业用房将根据所处的位置和产权方,按照15210元/㎡~32058元/㎡被征收房屋重置价的价格进行换算。单位和国有公房也按照9385元/㎡ 被征收房屋重置价进行征收补偿换算。


产权调换可增房15平方米

选择产权调换的市民将根据被征收住宅房屋确权面积,增加10%的公摊面积(最多不超过10平方米)后就近上靠标准房型。或根据被征收房屋补偿金额除以产权调换房屋对接价所得面积就近上靠标准房型。

由于安置房的面积是固定的,如果出现就近上靠标准房型安置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足7平方米的,可增房15平方米进行安置。产权调换房屋的安置房型为45㎡、60㎡、75㎡、90㎡、105㎡、120㎡、135㎡。

也就是说,假设房屋增加公摊后面积为70㎡,按照规定就近上靠选择标准房型,则应选择75㎡的安置房,但是增加面积仅为75-70=5㎡,不足7㎡,则可以选择增房15㎡再置换,增房后面积为70 15=85㎡,随后再进行就近上靠选择,最后可以选择90㎡的安置房。

因上靠面积不足7平方米、需增房15平方米进行安置的,增房价格按对接价的1.1倍计。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调换房的房源均为毛坯房,政府还将给予80元/㎡的补偿。

公房租户也可获补偿

对于实行标准租金的国有直管住宅公房,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出租给员工的住宅房屋,租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征收补偿方案。补偿方案将依据租(住)户及其配偶是否享受过住房保障政策,以及市国有房产管理中心或产权人是否同意将房屋产权放弃给租(住)户来制定。

四种情况不能产权调换

有四种情况只能进行货币补偿,不作产权调换:非公益性用房的附属物;被征收私有房屋的共有人或被征收公有房屋的各使用人对安置方式的选择达不成一致意见的;被征收房屋产权有纠纷、权属不清或产权人下落不明的;被征收房屋设有抵押权的,抵押权人和抵押人未重新设立抵押权或抵押人未清偿债务的。征收历史遗留出租的房屋,所有权人要求产权调换的,原租赁关系应继续保持,但合同规定不保持的除外。

名词解释重置价是指在现时条件下,重新购置、建造或形成与评估对象完全相同或基本类似的全新状态下的资产所需花费的全部费用。


相关新闻

上下杭搬迁 凭无房证明能买断公房

  上下杭老租客涌入房地产档案馆,开具无房证明

本报讯(记者刘丰 吴静文/图)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位于福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一楼的房地产档案馆被数百名市民挤爆。档案馆工作人员说,业务量暴增主要是因为上下杭拆迁需要用到无房证明。

老租客蜂拥而至叫号机“停摆”

昨日上午10时左右,在档案馆里,数百名市民挤在业务窗口前,而墙上的叫号机却一直停留在“001”号。

工作人员说,平时,市民办理无房证明需要在咨询窗口领取号码牌,然后等待叫号,再到相应的窗口办理业务。但昨日,这些市民一上班就蜂拥而至,工作人员根本无法维持秩序,叫号机被迫“停摆”。

据介绍,这些人大多是因为上下杭拆迁来开无房证明的,“比平时多了不少”。

而现场虽然有一个业务窗口贴着“上下杭拆迁咨询专窗”,但几乎所有窗口都被上下杭的居民们“抢占”。

随后,记者在位于下杭路的上下杭房屋征收指挥处看到,征收按房屋区位被分为6组,其中第一组涉及389户,二组涉及329户,三组涉及402户,四、五、六组分别涉及730户、392户和561户,产别包含公房、私房和单位房。

“如果能证明在福州没有房子,就能买断现在租的公房。”市民张先生说,自己的父母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租住在上下杭,房子属于公房,出示无房证明就可以获得拆迁补偿。


公房租户开无房证明买断产权

张先生的说法在上下杭房屋征收指挥处得到证实。据介绍,公房租户可自行具结承诺是否享受过住房补贴、房改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优惠保障政策,按其具结内容现行签订协议并配合搬迁。最终,公房承租户必须经以市、区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审查小组的审查符合条件后,方可领取货币补偿或办理交房手续。

如果公房承租户早期已领取住房补贴,且在福州市无他处住房,自愿具结承诺从房屋征收补偿费中双倍扣还原来已领取的住房补贴后,就可买断公房产权进行补偿安置。

如果公房承租户要求更名给直系亲属的,则要求其直系亲属必须未享受过住房优惠保障政策、福州市无他处住房且在此公房长期居住至今,经家庭内部协商一致并先行签订协议及搬迁后,方可按规定办理更名手续。

对早期已享受过房改房、经济适用房或在其它地方另有公房的公房承租户,可选择给予货币补偿(区位补偿价、旧屋补偿费、搬迁奖励、货币奖励和公摊补偿)的50%及装修补偿、搬家费作为搬迁奖励,其余补偿款返还给福州市国有房产管理中心;或公房承租户购买公房产权后给予补偿安置,购买价格=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区位评估价被征收房屋重置价×成新率)。

另外,如果公房承租户已享受过住房优惠保障政策,且不同意按上述方式协商签约搬迁的,将由福州市国有房产管理中心签订产权调换协议,由原承租户继续承租。

上下杭房屋征收指挥处相关人士介绍,除了公房外,面积在45平方米以下的私房也需要开具无房证明。“如果被征收人产权面积在45平方米以下,且在福州没有其它房产,根据政策可以上靠到45平方米进行补偿。”

(东南快报)

 

  卓先生拍照

  徐小姐在老街拍照留念

@东南快报:近来,福州上下杭拆迁改造的消息成为网络讨论的热点话题,引发一股浓浓的怀旧潮,不少福州市民对此表示惋惜并前往拍照留念,希望能将福州老街的印象记录下来。昨日是国庆长假最后一天,许多人赶在拆迁改造前用镜头记录下这传统老福州的建筑。

昨天下午三点多,记者来到台江上下杭,推开油漆斑驳的大门,略显不平的街道上自行车骑过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一些老人坐在家门前的石椅上乘凉闲聊。

与街巷外的现代化与嘈杂不同,这里古老而宁静,而这一切,也将随着上下杭的拆迁改造而消失。这引来不少市民惋惜,也争相赶在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前往拍照留念。


深圳游客也喜欢上下杭

狭窄的巷子里,除了上下杭的居民,还有不少带着相机的游客,记者大概数了下,有三十多人,有独自拍照的,也有一家人或情侣同行的,他们行走在上下杭,手里的相机不断地记录着这里的模样。

福州市民尤先生特意带着他的妻子与女儿从屏山过来,拍些照片留念。他说:“上下杭这样的老建筑在福州已经越来越少了,再不看以后就没有了。”从深圳来福州旅行的徐小姐更是一下子便喜欢上了上下杭,她说:“这里的邻里街坊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任人拍照也很自然。这种宁静安详的环境真是太棒了!”

希望保留原汁原味的上下杭

除了拍照留念的,也有不少人呼吁拆迁改造能尽量保留上下杭原来的味道。

卓先生就是土生土生的上下杭人,他告诉记者,十六岁前,他都生活在这里,并且上下杭都住过,从小就喜欢在街巷里到处乱窜。他告诉记者,他希望上下杭在改造的同时能修复塌陷房屋,尽量保留原来上下杭的面貌,不要破坏了众多福州人的回忆。

上下杭,即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俗称“双杭”。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繁华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     见习记者叶佐温

 

福州新闻网讯 台江上下杭房屋征收工作已全面启动,房屋征收各项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将于近期公布。

台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指挥部保安人员已入驻现场,在动迁过程中保障文物安全。文物部门也开始采集资料,拍下大量文物构件照片,作为今后文物修复的参考依据。

搬迁工作结束后,三坊七巷管委会将实施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修复工程,估计是在11月或12月。

首批确定修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鸿斌故居和福州商务总会旧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文龙尚书庙。待这三处房屋腾空交地后,管委会将进场施工。日前,本报记者走进这一古老街区,寻访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汇集90多处文物点

上下杭是我省著名的商贸中心区,商贸文化深厚。“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宋代以后,上下杭居民增多,形成街市。上下杭商贸繁荣始于清。清道光年间,福州港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正式开埠。上下杭一带商业、金融业日趋繁荣,商铺、钱庄林立,商品辐射省内外,远销东南亚一带。到清末民国初,福州商务总会和14个会馆集中于此。上下杭与中亭街成为福州商贸的发源地。

上下杭有许多古迹,包括巨贾商户的老宅和商号,现有90多处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

采峰别墅:

爱国富豪华侨故居

上杭路122号是已故爱国华侨杨鸿斌的故居,也叫采峰别墅。记者跟随台江区博物馆王惠明馆长、看守采峰别墅的杨家亲戚徐扬帆走进这座老宅。

这是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整座建筑木门均采用楠木,门窗上部仿中国古典花格式样,下部为普通玻璃窗,外层加装百叶窗以遮阳。“别墅建筑用的地砖、木材都是从海外运来,砌墙用砖是专门烧制的。”徐扬帆介绍。记者看到地上的两块砖,烧制有“采峰”字样和兰花图案。

“杨鸿斌喜欢兰花。他几个女儿名字中都有兰字。这座别墅位于彩气山南麓,是杨鸿斌在南洋发财后,于1920年回福州置地建造的。别墅东侧是杨鸿斌的龙慎钱庄,西侧房子住人。杨家三代都住这,直到1978年,其幼子移居香港,房子才没人住。”徐扬帆介绍。

“别墅取名采峰,就是采五峰之灵气的意思。五峰是指鼓山、旗山、五虎山等福州名山。”王惠明介绍。

别墅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23平方米。年久失修,主体建筑只剩墙面,楼房和屋顶都坍塌了。别墅还有花园、假山、亭子,园内植有芒果、樟树,楼前有两棵老藤。

徐扬帆介绍,杨鸿斌19岁跟人下南洋,凭着勤奋和聪明,做起航运和橡胶生意,发家致富,上世纪20年代成为马来西亚槟城首富。他在当地组织华侨成立福州会馆,还建起三山小学、福建公墓和广东公墓。他在福州创立慈善社、孤儿院、平民医院等。


福州商会八角亭:

雪洞美人靠花瓶门

上杭路100号是福州商务总会的旧址“魁星楼”。

目前,此处古建筑完全坍塌,满地腐叶,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气息。一片清末木构建筑群也已破烂不堪。

这里有一座红色的八角亭。此亭建于清宣统三年,占地约1070平方米,是典型清末古建筑。建筑坐北朝南,为攒尖顶斗式木构建筑亭,亭房有花厅、假山及清末木构建筑群。八角亭因双层八角而得名,它原名魁星楼,是双层八角攒尖顶斗式木构亭,檐角高翘,如隼展翅,是商会成员子弟读书的书斋。当时,学生在楼上读书,而楼下有一尊魁星塑像,为儒学标志。

八角亭的精美,还体现在细微处。其附属建筑,有雪洞、美人靠(在二楼),有青花瓷片拼砌的花瓶门,上面有诗句。八角亭后面的花园,还有一级保护名木樟树和二级保护名木榕树。

“福州商会是议行论市、互通信息、商务咨询、仲裁纠纷的商界民间社团组织,威望很高。”王惠明说,它当时不仅在经济、政治上发挥作用,在文化教育上也有很大贡献。八角亭就是那段辉煌岁月的见证。

去年,省市文物部门和台江区共同出资100多万元,对八角亭进行了修缮。二期修复有待在此次上下杭保护建设工程中启动。

陈文龙尚书庙:

春节上演“躲债戏”

位于下杭路口的陈文龙尚书庙,也叫陈文龙纪念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10多年前,由坞尾街原万寿尚书庙移建而成的,初建于明代,为抗元铮臣陈文龙祠堂,在清道光年间奉旨重修。

记者走进尚书庙,只见门内有戏台,两边是酒楼。大殿内祭祀着陈文龙塑像,还陈列着一艘海船。“陈文龙是海神,这艘海船是象征其出海巡游坐的船。”尚书庙负责人卓海柱介绍。

大殿两根石柱上的对联是清道光三十年,林则徐手书的楹联,内容是歌颂陈文龙的事迹。庙内还有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多处碑刻、壁刻等重要的文物,是研究陈文龙尚书庙的实物资料。

卓海柱介绍,目前陈文龙尚书庙拥有两个民间信俗项目,一是福州陈文龙信仰民俗,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另一个是大年三十的“躲债戏”,是区级“非遗”项目。

“躲债戏”就是以前穷人大年三十躲债时在这里看的戏,债主不能到这里逼债。大年三十看“躲债戏”的风俗一直保持到现在。

“我已经在这里七八年了,这些年,每年除夕到大年初一,都演‘躲债戏’,由闽剧团的演员来演,附近老人都爱来这里看闽剧。”卓海柱告诉记者,此次启动陈文龙尚书庙修复工程,拆除了庙后前几年建的水泥建筑,此处将恢复配套建筑天后宫,祭祀海上保护神妈祖,使一座庙敬奉两位海神,一男一女,都是福建籍。

(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綦芬/文 陈建国/摄)

美术爱好者在上杭路写生,为老房子留下画作。

游客在上杭路小巷内拍照

福州新闻网讯 国庆假期,一些市民来到上下杭,他们大多带着相机,还有人带着画架来到这里,在上下杭改造启动之际,这更像是一场告别。

3日下午,在上杭路120号附近,有人支着画架,将老房屋定格在了画上,一位居民看过画作之后发出赞叹。

除了作画留念,更多人则选择用相机留住这些老建筑的影像。走在上下杭,不时可以看到摄影爱好者正在拍摄,他们当中有的是父子同行,有的是朋友结伴。在下杭路,记者遇到了福州老建筑爱好者池志海,他计划将上下杭的老建筑用相机拍一遍。

上下杭的一些传统行当也受到摄影爱好者的关注,比如下杭路的“柯伯藤椅手工艺店”。店主柯先生说,他家三代经营手工藤椅,在下杭路开店已经三四十年了,这里即将拆迁,他已经在寻找新的店面。

(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文 张人峰/摄)

福州新闻网讯 3日下午,台江区举行历史文化街区地块(上下杭)房屋征收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大会,对上下杭房屋征收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俗称“双杭”,是近代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之称。据《福州双杭志》记载,上下杭附近的大庙山以南原是闽江水域,宋朝后期,沿岸两处沙地逐渐形成陆地,即今上下双杭。随着人口增多,街市形成,加之南侧有兴安河联通闽江,水陆交通便捷,闽北土特产皆集于此,行栈鳞次,商贾云集,经营物资达数百种,商品辐射全国,甚至远销东南亚。清末民初,随着商业的极度兴盛,这一区域聚集了许多经济界的名人,并兴建会馆。据统计,当时上下杭地区曾有过14所同乡会馆,孕育了早期的物流业并使上下杭成为老福州经济商贸中心。

我市决定将上下杭改造成以“商会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与三坊七巷的“士人文化”遥相呼应,成为福州另一张地理名片。根据市城乡规划局今年5月底公示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草案,上下杭将以居住、商业、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形成具有浓厚福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福州传统社区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

据了解,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为北至福州四中、天胜花园,南至中平花园、洲边小学,西至白马路、隆平路,东至高顶路、三通路,总用地面积23.5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四至”范围为北至延平路、学军路,东至中亭街西侧三通路,南到中平花园北侧、中平路,西至隆平路、白马南路,面积8.29公顷。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草案明确,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将分为下杭片商业休闲区、三捷河休闲旅游带、上杭路商贸会所区、文化展示区、龙岭顶民俗休闲区、创意街区、商业体验区等七个功能分区,除了恢复原有河坊筑堤的建筑形态和三捷河传统风貌外,还将展示上下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福州日报记者 王玉萍 通讯员 陈晓)


相关新闻

上下杭房屋征收全面启动 拆迁补偿方案将于近期公布

福州新闻网讯 3日下午,台江召开历史文化街区地块(上下杭)房屋征收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大会,标志着上下杭房屋征收全面启动。据悉,截至目前,房屋征收各项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将于近期公布。

上杭路和下杭路俗称“双杭”,是近代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之称。根据市城乡规划局公示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草案,上下杭将以居住、商业、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为主,形成具有浓厚福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和典型福州传统社区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

据悉,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为北至福州四中、天胜花园,南至中平花园、洲边小学,西至白马路、隆平路,东至高顶路、三通路,总用地面积为23.54公顷。此次地块征收的范围为北至延平路、学军路,东至中亭街西侧三通路,南到中平花园北侧、中平路,西至隆平路、白马南路,征收面积约40万平方米,涉及住户4076户。

据介绍,台江区委区政府调整充实了台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征迁工作组、资金房源组、企业协调组、纪检监察与督查组等9个工作组。

据了解,此次房屋征收有不少特点,比如公房、老房子多,不少房子都住着三、四代人;一些旧房不拆,保留一些老建筑;在征收补偿方面,则有货币补偿高、安置房源多等特点。

此次征收过程中有关产权调换面积、“无证”营业性住房如何“转正”、安置房源位于福州哪些地方、如期拆迁可获什么标准的补贴等政策受到当地居民关注。记者从会上获悉,上下杭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目前正在完善,将于近期公布。

(福州晚报记者 李晖 通讯员 陈晓/文 记者 叶诚/摄)

  这是第一次四代同堂一起合影

东南网9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何旌 黄启鹏 实习生 黄杰敏 徐秋媛 文/图)又是一年月圆时。住在福州上下杭星安桥畔83岁的刘阿婆,守着百年老宅,安享四世同堂。而因为此地拆迁的临近,昨日的中秋,成为了她和家人在老宅里度过的最后一次中秋节。

星安桥巷18号。若没有祖辈承载的几代记忆,此处多为砖木结构的老宅,与其他福州老木屋并无太多差别,外表残破,岁月沉积。但阿婆家世代居住在这里,有上百年了,上世纪初,阿婆的父母在这儿靠着制作蚊香养家,父母在宅子里离去,而阿婆的童年、婚嫁、生子也都在这宅子中,她的儿子、孙子也在此成家。


  老宅最后的中秋节,幸福、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如今,一直和阿婆住在老宅里的小儿子快60岁了,孙子也上了30岁,曾孙女7岁。他们是这一带唯一四世同堂的家庭,也是邻里们称道的和睦之家。

解放后,阿婆曾做过原星安居委会的两任主任,是个党员。记忆里幼时的老福州很苦,阿婆说,解放前,闽江一发洪水就淹了宅子一半高,吃睡都难以保障。附近的邻里大都做些苦力活,打铁、劈木材……


  中秋佳节,刘阿婆和儿媳张罗了一桌好菜,祭拜祖先

但记忆里也有抹不去的美好。六七岁时,她和伙伴们常在星安桥上玩耍,踢毽子、跳绳,星安河水清澈见底,小鱼、蚬子、田螺伸手可捉。星安河畔的张真君祖殿,还能看见独特的水文景观——“潮水两头涨”。

桥仍在,月仍明,令阿婆唏嘘的是,当年的伙伴,如今大都已离开人世,星安河变得浑浊,潮水景观也不复存在。

更令她感叹的是,这个中秋以后,他们全家也将搬迁,永远告别他们出生、成长的地方。


  刘阿婆经常带着曾孙女去家旁的星安桥,那里有着四代人共同的记忆

昨夜,老宅里最后一次中秋晚餐。

门外,阿婆30多年前栽下的树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庇护着这户人家。夹杂着屋里的香火味和屋外的鞭炮声,阿婆和小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曾孙女围坐在厅堂里,芋泥、太平燕、菜头糕,几道福州小菜,诠释着这一家团圆的一夜。像以往父母告诉自己一样,阿婆对子孙说,“不论在哪里,孩子在身边的地方就是家,子女孝顺、全家健康就是幸福。”

岁月更迭,时间总在改变着些什么,但有些什么,它又从未被改变。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这里过中秋节了。”福州市台江区上杭路105号,陈久霖在此已经居住70年。饭桌上摆着一盒厦浪月饼,但老先生脸上,并没有中秋过节的愉悦。

1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但节后,这里不日即步入旧房改造征迁阶段。作为曾经以商业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福州“双杭”历史文化街区正迎来涅槃前的阵痛。

福州市台江区的上杭路和下杭路,俗称“双杭”,以其富贾云集多而被史学家誉为“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福州史学家赵君尧告诉中新社记者,此地作为上下航的津口埠头,是早年福州最富盛名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是闽商发祥地之一,“杭”其实是从“航”音演化而来。

上杭路105号即是“中孚药材行”旧址,作为福州最大一家中药材的批发商,这厝五进大宅曾经享有盛名。陈久霖说,他祖上陈幼鸿是长乐人,1935年迁居至此;在双杭开店置屋是生意成功的标志,“其他长乐人大多在台江码头、北仔街和达道路卖京果卖花生牙,做小本生意。”

“中孚药材行”长盛不衰,人气最旺时,老宅里同时住着他父辈五个兄弟,“过去开饭就是五六桌,中秋节的热闹就更不要讲了。”但时光的“捶打”,昔日豪宅已经破败不堪。记者在上杭路105号看到,木板的墙体几乎倒塌一片,多处被警戒线圈围,屋顶露出一个个大洞。

蜗居于三进一间小木隔房的张依姐告诉记者,每到台风天,社区居委会都要求他们搬到旅社住,“危房,不敢住了。”

下杭路192号亦已年久失修。这座迄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老宅,作为老福州最有名的布料行,卖过福州最精美的绸缎,三进深的房屋直通到上杭路,可直达码头。


已经入住60年的老张,指点着横梁画作、石墩纹刻,为记者一一“还原”老厝的富丽堂皇。大宅子从前住过20来户人家,陆续搬出,现在只剩下六七户了。

58岁的林舫在这里出生长大,他跟记者聊起儿时趣事,特别怀念小时候和小伙伴玩在此捉迷藏,“房间多,上下杭相通,跑上跑下太快活了”。但后来,上阁楼的楼梯越来越朽,稳靠得只剩下地上两米见长的大石条。

昔日的小伙伴已经成为老伙伴,时常会来找老张饮茶攀讲,“但这回再搬走,就恐怕见面机会不多了。”老张说,“虽然是租的房子,大半辈子也都在这里了。”

记者了解到,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旧屋区改造拆迁面积271.42亩,总户数约3210户,实行异地安置和货币补偿,征收费用初估约45亿元人民币。这也是今年福州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拆迁地块之一。

走在逼仄狭长的上杭路上,记者看到家家户户摆满了烧纸钱的红铁罐,烧纸钱是老福州过中秋的习俗之一。

75岁的老朱是地道的“双杭”人,他家门框上悬一面八卦镜,红棱窗子边侧钉着二指宽的小香炉。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烧过纸钱,正在插香,老朱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给上下杭的土地公烧香了”。


燃尽的香根,老朱都码得整整齐齐的,香灰落下盖了一层又一层。

和将去投亲的大部分街坊一样,老朱也打算中秋节后搬去跟女儿同住。老朱说,女儿过去多次催他同住,他都没去,就担心“房子没人住会垮掉。”

福州早前已经出台《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有专家对此表示,上下杭要尽量少拆,多保留老建筑,尽量多保留“原住民”,以保留老福州人的生活气息,以免新城变成“死城”。(完)

  红梅舌点缀在马蹄糕上,煞是诱人

东南网8月2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熙慧/文 黄启鹏/图 实习生 张子昊)旧时双杭,十里洋场,商帮聚集,高档酒楼林立。时光变迁,繁华散尽。如今那些斑驳的老墙后,依旧汇聚着老福州各类地道的传统小吃:锅边、元宵、花生汤、猪血捞化、尚干拌面扁肉、煎包、鱼丸、饭等,白天黑夜轮番上阵,刺激着每个老福州的味蕾。


凌晨5点半,213号柴火锅边店开门了,张依伯给排队的食客舀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锅边

锅边·柴烧

凌晨2点多,很多都市的夜猫子才刚刚进入梦乡,而洋中路的张依伯和俞依姆却已经起床,买菜、磨浆、烧柴。清晨5点半,伴着晨光,213号柴火锅边店出摊了,袅袅炊烟中,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锅边上桌了。

与现在很多锅边店不同,张依伯和俞依姆依然用柴火烧锅,这样锅边吃起来很Q,虾酥用的也是老手艺。两块五一碗,虾米、紫菜和芹菜,鲜味在其中,再配一口虾酥,一口的满足感。很多老福州,就是冲着这口“怀旧”慕名而来。

然而,刚到上午11点半,夫妻俩就收摊了。晚上七八点,他们早早收拾停当,躺下休息。


  1号煎包店,起锅时,香气飘满整条街

煎包·酥脆

夜里8点,白日里热闹的上下杭,已然一片寂静,而延平路和中平路交叉口的1号煎包店,平底锅正嗞嗞作响,五六分钟后,又一锅酥脆的煎包出炉了。

这是福州最热门的煎包店之一,直到晚上9点,34岁的店主陈任才闲下来。陈任说,自己每天要打两三百斤猪肉,大都是后腿肉,用机器绞碎后,手工调大葱和香料,“我不用现成的料,宁可少做,经典一点”。


  这家炖品店经常忙到夜里2点,花花绿绿的红饭、炖罐美味十足

饭·鲜香

同样的8点档,学军路和高顶路口的盛记炖品,正是人声鼎沸时,十多张桌子座无虚席。

“中午来吃了闭门羹。”食客小牛说,早就听说这里的饭和炖罐好吃,没想到只做晚上的生意。店主张巧诚笑笑说,现在太热,傍晚5点才开门。

来这里的食客几乎都要点一份饭,再配上炖罐:脚鲜香诱人,加了香菇、干贝的糯米饭,令人口齿留香。“凌晨就要去海鲜市场定红了。”店主小张说,很容易坏,挑选好后要在营业前一两个小时再送来。

凌晨2点,盛记炖品打烊了,而张依伯老夫妻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第一锅黄米糕还没开锅,已经有人开始等待了


  清晨6点多,粿铺第一份糕点出炉了,依伯推着小车沿街叫卖